阳台上的多肉晒得通红,你以为是晒伤,其实是它在偷偷发求救信号。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植物用来防晒的分子,居然还能当“导演”,直接给感光蛋白下指令。
![]()
一株突变草的怪毛病
故事从一株不起眼的拟南芥开始。研究团队本来在找“晒不黑”的突变体,结果意外发现一种缺了关键酶的突变株,只要灯一开就长歪。罪魁祸首不是别的,正是本该去合成黄酮的半成品柚皮素查尔酮(NGC)。
这货在普通植株里只是过客,可突变体堵住了下游通路,NGC越攒越多,直接把生长程序搅了个底朝天。
![]()
NGC的“越权”操作
为了弄清NGC到底动了谁的奶酪,团队一口气造了几千株新突变,放在强光下“烤”。能活下来的,几乎都在UVR8基因上动了手脚。
UVR8原本是专门感受紫外光B的“光敏开关”,平时安静待命。NGC却像一把万能钥匙,直接插进UVR8的锁孔,把它拧到“开”的位置,哪怕没有紫外线也照发信号。
实验室里,他们把纯化的UVR8蛋白和NGC一起孵育,结果蛋白立刻改变构象,像被阳光照到一样。生化证据摆在眼前:代谢中间体第一次被证实能直接遥控感光蛋白。
![]()
后台小弟抢了主角话筒
如果把植物比作剧组,UVR8是专等“UV-B灯亮”才上台的演员,NGC只是幕后搬道具的。现在道具师傅突然冲上台抢戏,导演(植物细胞)居然没喊停,反而顺势改剧本。
更妙的是,这种“串台”并非乌龙,而是一种精细调节。植物在强光里会同时产生NGC和紫外线,NGC提前把UVR8叫醒,让整套防晒与生长程序同步启动,避免晒伤也避免长残。
未来田里的新剧本
搞清这套暗语后,科学家开始盘算:要是让作物自己多生产一点NGC,或者给UVR8换个“听NGC话”的版本,是不是就能在高原强光、温室弱光甚至雾霾天都长得倍儿精神?
初步实验里,调高NGC水平的拟南芥在模拟高紫外环境下长得更壮,叶绿素损失减少三成。下一步,他们准备把这一招搬到番茄、玉米和大豆身上。
如果植物真的靠“防晒霜”聊天,那它们会不会在夜里偷偷复盘白天的光照强度?下次你给花浇水时,不妨想想:你浇的不仅是水,还可能打断了一场精密的化学对话。
留言区聊聊,你觉得人类能不能也学这招,用代谢产物给自己“调光”?或者你见过哪些植物在极端光照下反而活得更好?等你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