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审计揭NASA痛处:蜻蜓超支10亿,深空探测路在何方?

0
分享至

NASA最近有点头疼,监察长办公室直接发了份审计报告,把“蜻蜓”土卫六探测任务的管理批得挺狠,这任务本来计划2026年发射,预算10亿美元,结果现在不仅要推迟到2028年7月才发射,到土卫六还得等到2034年,预算更是飙到了33亿美元。



这事儿放航天圈里不算新鲜,但超支超这么多、延期延这么久,还是挺让人意外的,毕竟这任务可不是小打小闹,是要送个汽车大小的八旋翼核动力飞行器去土卫六,还是首个能在外太阳系天体表面动力飞行的航天器,目的是找生命迹象呢?


预算没留缓冲,承包方也犯难:管理漏洞咋拖了后腿?


审计报告里说,NASA允许这任务“在低于最佳项目成本储备的条件下开发”,简单说就是没留够备用金,主承包方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手里没多少财务缓冲,碰到技术难题时,一点意外就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跟咱们平时做项目没留备用金一个道理,本来计划得好好的,一出差错就只能卡壳,成本超支的根儿其实在最开始,估算的时候太乐观了,风险也没评估到位,这蜻蜓任务跟一般的轨道器、着陆器不一样,得开发全新的飞行控制系统,土卫六的大气密度是地球的四倍,飞行器得适应这种环境才能飞。



项目团队当初可能觉得这些技术难题能顺利解决,没料到实际做起来又复杂又费钱,而且NASA科学任务局的监督也不到位,没建立起有效的成本控制机制,应对技术风险的资源也没留够。

我查过之前的数据,近10年NASA大型行星科学任务基本都有超支情况。

再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之前做“帕克太阳探测器”这种简单点的轨道任务时,成本控制还挺稳,一碰到蜻蜓这种复杂的飞行任务,财务预案不足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这样来看,不是承包方能力不行,是整个管理体系没给任务留出“容错空间”,这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管理问题还没理顺,土卫六的极端环境又给技术出难题

毕竟,要去的地方可不是地球周边,土卫六表面温度能到零下179摄氏度,大气主要是氮气还混着复杂有机化合物,想在这儿正常工作,技术上得跨过不少坎。

-179℃+80分钟延迟,蜻蜓要克服的“地狱级”挑战,不过蜻蜓的技术设计确实有亮点,它用的是MMRTG多任务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跟“好奇号”“毅力号”火星车用的是同款技术,能在低温环境下长期供电,这一点还是挺靠谱的。

八个旋翼的设计也专门考虑了土卫六的大气密度,能靠这个优势实现高效飞行。

现在项目团队已经做完了旋翼系统的地面基础测试,计划明年1月在NASA格伦研究中心的真空环境室里做正式测试,那地方能模拟土卫六的表面压力和氮基大气。

但模拟归模拟,真到了土卫六上,情况肯定更复杂,从测试到实际飞行,中间还有不少技术关要过,最头疼的是极端环境带来的问题,零下179摄氏度的低温,再加上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很容易让设备出故障。



而且,地球和土卫六之间的通信延迟有80分钟,根本没法实时遥控,飞行器必须自己能导航,之前“机智号”火星直升机有自主系统,但土卫六的环境比火星复杂多了,蜻蜓的自主系统还得升级抗干扰和适应环境的算法。


另外,核动力系统的热管理也是个大难题

RTG要同时给飞行系统和科学仪器供电,低温下怎么分配热量很关键,现在用的是聚酰亚胺隔热薄膜,但怎么平衡各设备的热量需求,工程师们还得再琢磨琢磨。

搞不清的是,当初评估技术难度时,咋就没把这些极端情况的细节算得更透?可能真是太想实现外太阳系飞行这个目标了,有点急于求成。



其实,不光蜻蜓任务,NASA这些年不少深空探测项目都有类似问题,新前沿计划本来是资助中等规模行星任务的,但最近几年任务成本总超上限,比如之前的“奥西里斯-REx”小行星采样任务,虽然最后成功了,也超了一点预算;还有火星样本返回任务,去年预算从27亿涨到40亿,发射时间也推迟到2033年了。

欧空局也遇到过类似情况,“罗塞塔号”彗星任务延期了两次,预算也超了不少

科学界对深空探测的期待越来越高,想探索的目标越来越复杂,但预算增长却很慢,2025财年NASA科学任务局的预算只涨了3%,这点增长根本跟不上任务需求。



NASA科学任务局副局长NickyFox现在得赶紧落实审计报告的建议,比如建立“动态成本储备机制”,之前“新视野号”冥王星任务做得就不错,前期风险评估充分,最后只超了一点预算,这个经验其实可以借鉴。

现在的关键是平衡任务的雄心和实际执行能力,要是还按以前的管理模式来,以后还得出问题,总的来说,蜻蜓任务延期超支,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管理上没留够预算缓冲、监督不到位;技术上要应对土卫六的极端环境,自主系统和热管理都有难题;再加上整个深空探测领域都面临预算不够、需求却越来越高的矛盾。


但不管怎么说,这任务的意义还是挺大的

土卫六是太阳系里最像地球的天体之一,有厚密的大气层和液态甲烷湖泊,要是能在这儿找到有机化学过程或者潜在生命迹象的线索,对人类了解地外生命太重要了。



我还是希望NASA能尽快把管理问题理顺,技术难题也慢慢攻克,毕竟,这么多年的准备,这么多钱的投入,要是最后能成功,不仅是NASA的突破,也是全人类航天探索的一大步。

而且这任务也能给以后的深空探测项目打个样,看看怎么在有雄心的同时,把成本和风险控制好,这可能比任务本身的科学发现,对航天界的影响还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副部级江凌,有新职

副部级江凌,有新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22:37:14
33岁吴倩怎么老成这样了?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表情严肃

33岁吴倩怎么老成这样了?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表情严肃

八星人
2025-11-03 14:41:57
89岁谢贤生活近况曝光:四名工人24小时看护,王菲举动让人没想到

89岁谢贤生活近况曝光:四名工人24小时看护,王菲举动让人没想到

聚合大娱
2025-09-19 16:23:52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睿知睿见
2025-11-04 07:49:11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蒋军司令起义,见解放军将领太年轻,脸色大变:你们不讲信用!

蒋军司令起义,见解放军将领太年轻,脸色大变:你们不讲信用!

大运河时空
2025-11-03 21:40:03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史记趣闻
2025-10-31 20:25:03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4 07:20:43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大运河时空
2025-09-03 11:55:59
正式退出,余嘉豪发声,官宣决定,浙江队同意,吴前期待

正式退出,余嘉豪发声,官宣决定,浙江队同意,吴前期待

乐聊球
2025-11-03 10:41:08
家猫一生都被关在家里面,它会寂寞吗?其实它比咱想的要开心多了

家猫一生都被关在家里面,它会寂寞吗?其实它比咱想的要开心多了

向航说
2025-11-02 02:45:03
储能需求大增 社保基金持仓11只概念股

储能需求大增 社保基金持仓11只概念股

证券时报
2025-11-04 06:23:03
胡可与沙溢接机儿子,安吉鱼儿英国读书回国,兄弟俩比爸爸还高。

胡可与沙溢接机儿子,安吉鱼儿英国读书回国,兄弟俩比爸爸还高。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3 10:39:24
海港“太子”李新翔上演绝杀,81岁根宝执教的上海全运U20男足艰难二连胜

海港“太子”李新翔上演绝杀,81岁根宝执教的上海全运U20男足艰难二连胜

上观新闻
2025-11-03 22:29:05
“解绑”杨振宁后,翁帆回归大女主,被可怜的她才是真正人生赢家

“解绑”杨振宁后,翁帆回归大女主,被可怜的她才是真正人生赢家

胡一舸南游y
2025-10-23 19:10:30
广州全域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广州全域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南方都市报
2025-11-04 07:02:19
中国新飞行器将首飞空间站,3000万舱外航天服:用它带回家?

中国新飞行器将首飞空间站,3000万舱外航天服:用它带回家?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4 00:11:16
蓝营内部战火一触即发!11月3日上午,台湾政坛传来新消息

蓝营内部战火一触即发!11月3日上午,台湾政坛传来新消息

李博世财经
2025-11-03 17:18:37
街机《三国志》争论三十年没结果,BOSS到底叫淳于导还是惇干导

街机《三国志》争论三十年没结果,BOSS到底叫淳于导还是惇干导

街机时代
2025-11-03 18:00:03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文史达观
2024-10-24 06:45:03
2025-11-04 08:35:00
普览
普览
探寻历史文化, 不仅是了解过去, 更是启迪未来
2754文章数 2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游戏
房产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小岛秀夫谈最喜欢的死亡搁浅2角色:可惜不能复活他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旅游要闻

从“无缝入园”到“首乘权益”,冬航季好客山东不断升级出行体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