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播种后的7天,是种子从休眠到扎根的“命门期”。
![]()
这7天管得细不细,直接影响根系发育、出苗齐不齐,甚至决定后期蒜头大小。 去年河北老李种蒜,就因这阶段没控好湿度,烂种率超两成,最后亩产少了800斤。 大蒜胚根喜欢“舒服温度”,15 - 20℃最利于萌发,土壤得保持“润而不涝”,湿度70% - 80%最合适。
北方冷凉地区注意,要是日平均温低于10℃,播种后1 - 2天就得盖黑色地膜。 地膜边缘用土压严实,别留缝,能让表层土温升高3 - 5℃,给胚根营造暖窝。
![]()
要是赶上霜冻预警,赶紧在地膜上盖3 - 5厘米厚秸秆,霜一停就拿掉,别捂坏刚露头的胚根。 南方温暖地块记牢,要是未来7天日平均温超25℃,千万别盖地膜,容易闷烂种蒜。 得搭50厘米高的遮阳网,选遮光率50%的,每天正午前后喷次水,把土温控制在20℃以内。
温湿度咋监控?每天上午10点、下午4点,用温度计测5厘米深的土温。 要是连续两天低于12℃或高于23℃,别等,马上动手调,别让胚根“受委屈”。
![]()
湿度管理得分阶段,播种后1 - 3天,土干得握不成团,就得浇“蒙头水”。 用滴灌或小水漫灌,别大水冲,不然容易板结,雨后及时排积水,别让种蒜泡水里。
4 - 7天胚根刚突破种皮,这时候土得“握成团、轻轻碰就散”,太湿就浅松土,太干补“润根水”。
![]()
要是7天还不见苗,小心扒开土看看,种蒜发霉变软就是烂种了,赶紧补种已发芽的种蒜。
这时候杂草也跟着冒头,草苗争肥得早防,播种后1 - 2天,墒情好就喷封闭除草剂。
![]()
选33%二甲戊灵乳油,每公顷1500 - 1800毫升兑水喷,别在高温天或大风天喷,别用乙草胺,容易药害。 没打封闭药的,5 - 7天看到2 - 3厘米高的小草,赶紧人工拔,轻拔别带土,别伤了旁边的胚根。
浇水或下雨后,土壤容易板结,得在4 - 5天后,土稍干时浅松土。 用小锄头轻划表土1 - 2厘米深,离播种行3 - 5厘米远,别碰着种蒜,盖地膜的记得扎些透气小孔。 松完土要让表层土松松的,别让胚芽顶土费劲,要是有苗卡住了,轻轻拨开周围土帮个忙。
![]()
种蒜自身养分有限,得补“启苗肥”,最佳时间是播种后5 - 6天,胚根刚吸收养分、胚芽快顶土的时候。 选水溶性肥料搭配生物菌肥,推荐0.
3%尿素 + 0.2%磷酸二氢钾 + 500倍生物菌肥,滴灌或冲施。
每公顷尿素加磷酸二氢钾别超7.5千克,肥多了苗容易徒长,抗寒差,沙土地保肥差,得分两次施。 土壤酸化的地块,施肥时加些生石灰调调酸,让土壤pH值回到6 - 7,不然影响根系吸收养分。
北方地块重点保温保湿,南方注意降温防涝,黏性土多松土,沙质土勤补肥,别搞“一刀切”。
我个人觉得,这7天多跑几趟地头,比后期追肥管用得多,细节做到位,苗齐苗壮才有盼头。 现在该干啥?赶紧看看自家地块的土温湿度,准备好地膜、遮阳网、小锄头,别等问题来了再着急。
记住:7天管理细如针,来年蒜头大如拳,错过这茬关键期,后期再补难回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