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最近持续推动城际铁路建设,其中属于珠江口黄金内湾范围内的建设更加突出。深中城际与南中城际是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地理上形成互补,共同串联起深圳、中山、广州南沙等核心区域。
深中城际起于深圳前海合作区,止于中山北站,线路全长约 47 公里,设计时速 160 公里,共设 11 座车站,串联起深圳宝安、东莞滨海湾、广州南沙及中山北部等片区,预计多年后将建成通车。
![]()
深中城际和南中城际
南中城际则起于广州南沙万顷沙站,止于中山站,线路全长约 47.6 公里,设计时速同样为 160 公里,途经南沙枢纽、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等关键节点,2023 年已正式开工建设,计划 2027 年建成运营。
在这些线路推动中,深圳更为积极,为什么深圳如此积极推动两条城际联动?
首要原因是缓解跨江交通压力。当前深圳与中山、南沙之间的跨江通道以深中通道为主,2024 年周末高峰日均车流已突破 10 万辆,拥堵时长超 3 小时;而深中城际与南中城际联动后,深圳前海至中山北站最快仅需 25 分钟,至南沙枢纽仅需 18 分钟,能分流 30% 以上的跨江车流,大幅提升通行效率。
其次是助力产业协同,深圳 2024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 3.5 万亿元,但产业空间趋于饱和,而中山装备制造业产值超 4000 亿元、南沙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规模达 800 亿元,两条城际联动可推动深圳研发、设计环节与中山、南沙的生产制造环节深度对接,预计能降低产业链物流成本 20% 以上。
此外,联动建设还能优化大湾区空间结构,深圳常住人口超 1768 万,住房、土地资源紧张,而中山、南沙住房均价仅为深圳的 1/3-1/2,两条城际形成 “30 分钟通勤圈” 后,预计年均可引导 5 万 - 8 万深圳人口向中山、南沙疏解,同时带动中山、南沙 GDP 年均增长 1.2 个百分点,为大湾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留言交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