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操作哪里是做生意?简直就是在拿整个中国当提款机!”
![]()
你敢相信吗?一百多年前,有个外国财团一边往中国倒鸦片,一边操控国家财政,还顺手在上海盖起了最贵的楼。当时老百姓坐公交、用水、用电都得看他们的脸色,惹得他们不高兴就给你断电、断水。更离谱的是,他们连谁当皇帝都不在乎,只要能抵押税收,管你是袁世凯还是张勋,照贷不误!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个“隐形帝国”,沙逊家族。他们不是政客,却比政客更有权,不是军队,却比军队更能掏空一个国家。
他们到底有多厉害?又是如何拿整个中
![]()
国当提款机的?故事的开头,还得从1830年代说起。那时候的大清还在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而远在印度的犹太商人沙逊家族已经盯上了中国市场。他们干的第一笔“大生意”,就是鸦片,说到这里或许不少看官朋友都懂了,毕竟鸦片可是人尽皆知。
一开始只是小打小闹,240箱鸦片悄悄运到广州,没人当回事。可短短十年,数量直接飙到了1.8万箱!这是什么概念,多少人因为鸦片家破人亡,财产损失殆尽。林则徐虎门销烟烧掉的近两万箱鸦片里,光是印着“SASSOON”火漆印的就占了四成多——这哪里是贸易?为了消除鸦片带来的危害,林则徐虎门销烟烧掉的近两万箱鸦片里,光是印着“SASSOON”火漆印的就占了四成多,你敢说,这是贸易?
![]()
在鸦片战争结束之后,清政府赔了2000多万银元,本以为这事就算翻篇了,然而好戏还在后头。没想到,沙逊家族转头玩起了“金融魔术”:利用伦敦、孟买和上海三地的汇率差,愣是白赚了400多万银元。货还没靠岸,信用证就已经开好;贷款还没到账,海关关税早就被他们提前“预订”了。这种操作,放今天叫“资本闭环”,放在当时,那就是赤裸裸的制度套利。
赚够了“黑心钱”,他们立马转型,进军金融行业。1865年,汇丰银行成立,沙逊家族不仅是发起人,还是最大的股东。大卫·沙逊的儿子阿尔伯特直接坐上了终身董事的位置。从此,清政府借钱,得看他们的脸色;还钱,得用关税盐税作抵押;甚至连关税怎么收、怎么用,都得经过汇丰点头。
![]()
1874年福建要修海防?需要钱,借钱!1885年中法打仗?借钱!1895年甲午战败?同样需要钱。还得借钱!三笔大单,总共3200万两白银,全进了汇丰的账。更绝的是,上海江海关收的税银,根本不进朝廷国库,而是直接存进了汇丰设在地下室的“托管账户”。到了1902年《辛丑条约》签订时,列强干脆指定汇丰为庚子赔款的全球收款行,每年1800万两白银,先打给汇丰,再由他们分发给各国。说白了,中国的钱,他们说了算。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沙逊家族的野心早已从“吸血”升级到了“造城”。1923年,家族掌门人维克多·沙逊把总部从孟买搬到了上海,放出豪言:“我要用英镑换砖头!”接下来八年,和平饭店北楼(当年叫沙逊大厦)、河滨大楼等18栋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总出租面积近19万平方米,占了当时上海高端物业的将近一半。他们定下的租房规则更是离谱:“一元起租、押一付三、违约没收”——听起来像促销,实则是收割。普通职员一个月工资,八成都拿来交房租都不够,细想一下,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1932年,《字林西报》直接吐槽:因为沙逊,上海成了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港口城市之一。
![]()
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他们的资本触角,早已伸进老百姓生活的每个角落,早就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出门坐公交?他们控股英商电车和上海公交公司;寄货走码头?六成仓栈是他们的;家里用煤气、自来水、打电话?不好意思,这些公司背后都有沙逊的股份。更狠的是纺织业——他们通过自家银行给华资纱厂放高利贷,一旦市场波动、棉价下跌,立马启动“债转股”,厂房设备直接归他们所有。1927到1933年,上海31家民族纱厂,近三分之一被他们吞并或控制。老百姓私下里称他们为“章鱼”,因为触手所及,寸草不生。
最让人脊背发凉的,是他们对政治的态度以及手段。在沙逊眼里,中国政局不是国家大事,而是投资机会。1915年,维克多亲自跑到北京,跟袁世凯密谈“帝制借款”,开口就是2500万英镑,条件是拿全国烟酒税和京张铁路路权作抵押。
![]()
张勋搞复辟?没问题,300万两军饷马上到账,盐税作担保。1924年江浙打仗,他们左右开弓,给两边军阀各贷500万银元,唯一要求是:上海到南京的铁路运费涨两成。维克多在私人信里写得明明白白:“我们不在乎谁坐龙椅,只在乎龙椅背后有没有足够的税收可贴现。”——这话要是发朋友圈,估计得被骂上热搜。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军炮火直接炸了沙逊在外滩的五个仓库,损失1200万美元;1935年国民政府推行法币改革,废除银本位,他们赖以暴利的“白银套利”瞬间失效;1941年太平洋战争一开打,维克多被困在上海租界,八成资产被日本冻结;1950年,维克多在巴哈马去世,遗嘱里写道:“中国的时代已经结束,我们失去了最好的牧场。”可他大概到死都没想明白——那片“牧场”上,长出的不是利润,而是亿万中国人被榨干的血汗。
![]()
今天回看这段历史,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又是犹太资本搞鬼?”但我们得清醒点。把问题简单归咎于某个族群,不仅不客观,还容易掉进阴谋论的陷阱。沙逊家族固然贪婪,但真正让他们得逞的,是当时中国主权不完整、制度不健全、金融体系脆弱的现实。英帝国的炮舰在前开路,清政府的腐败在后送钱,民族资本又缺乏保护,这才给了他们“空手套白狼”的机会。
对于此,您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