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网)
转自:中国环境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家规、家风、家训、犹如小溪汇川,合聚成海,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坚实基础。其中,家风尤为独特,家中父母或长辈以言传身教来启迪和影响自己的孩子,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我家在南方一个小山村,小时候赶集要走十多公里蜿蜒弯曲的小山路。在那个物资比较匮乏的年代,小孩子最期盼的日子就是过年。一进入腊月毛毛细雨不断,虽然天气十分寒冷,但和吃的比起来那就算不了什么了,杀年猪、吃年猪汤、熏腊肉、年饭,过年就慢慢拉开了序幕。从初一到十五,我还有机会随着母亲去串亲戚,能收到三五毛压岁钱,想想那时感觉真幸福。
吃年猪汤是我一生挥不去的记忆。在那个年代里,猪通常要养一两年、体重要有一百七八十斤、过年时才杀。猪吃的全是野山草,光那肥肉就有三指厚,用肥肉炼油,放入坛中凝固后香味扑鼻,白如雪脂,肉的香味能在空中飘荡很远。
杀年猪之日就是吃年猪汤之时。记得每次杀年猪当天,母亲都起得很早准备柴火烧水,清洗锅盆碗盏。收拾得差不多,八点来钟随着杀猪匠的到来,其他帮忙杀猪的亲戚陆陆续续到齐,大家到猪圈里有的推、有的赶、有的拽。随着猪的嚎叫声不断响起,几个人一起分别拽尾、抓脚、按头,杀猪匠手起刀落,猪血喷涌而出,猪嚎叫的声音越来越小,倒水、褪毛、开边、清理内脏、分割完成。
这时,母亲会叫我挨家挨户去请本村的长辈到家里来吃年猪汤。当时我很不理解,母亲还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去请因田边地角边界不清和我爸产生争吵的幺叔。其他长辈都到了,幺叔还没来,母亲又叫我去请,直到把幺叔请来才上菜。不一会儿,雪白的川豆花、蒜香浓郁的生爆肉、颜色红亮的回锅肉、香味独特的青椒烧肥肠、滑嫩的炒肝尖、黄白分明的咸鸡蛋、翠绿葱香的酥肉汤等摆满了桌。大家相互闹家常、开玩笑、划拳、喝酒、瞬间屋内笑声四起,席间母亲还要不断给长辈们满酒。下午天色渐暗,屋外下起了毛毛细雨润湿了地面,长辈们在微醺的状态下告辞回家。
如今父辈们已远离我而去,留在我童年记忆里的,不止有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有我长大后渐渐明白的待人以诚、尊老爱幼、宽以待人、邻里相帮、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道理。这些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北京会议与培训基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