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十四五”以来,大气治理攻坚成效让“天空蓝”成为常态。步入“十五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守护蓝天常在、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既是使命担当,更是民生期盼。立足新起点、锚定新目标, 需系统总结“十四五”实践经验。为此,我们特别开设“美丽蓝天地方实践”专栏,分享各地在大气治理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成果。
当PM2.5治理成效显著,蓝天白云渐成常态时,一场更为隐蔽、复杂的“蓝天保卫战”已然打响。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进入深水区的现实,江苏主动求变,将治理重心从传统污染物转向挥发性有机物(VOCs)这一关键领域,以VOCs全流程治理为核心突破口,通过源头替代、过程严管和创新驱动的“组合拳”,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过程、末端“三个环节”综合治理转变。
![]()
源头替代,推进绿色转型
近年来,江苏省空气质量虽然明显改善,但VOCs排放总量较大、治理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最明显的就是“两个70%”的问题,即PM2.5中二次生成组分占比超过70%,臭氧对污染天的影响占比接近70%。
为此,江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十四五”以来实施VOCs治理项目3万余项,召开臭氧污染防治现场会,组织实施重点城市、园区、产业集群帮扶,并开展专题培训、经验交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VOCs减排筑牢根基。
清洁原料替代是VOCs减排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江苏通过制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清洁原料替代工作方案,推动钢结构、包装印刷等企业实施清洁原料替代。在汽车制造、家具喷涂、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批龙头企业率先示范,不仅从源头上大幅削减了VOCs的产生量,更提升了产品的绿色竞争力,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无锡市创新打造的全水性车漆喷涂中心内,汽修师傅正在用喷枪给需要维修的汽车上水性涂料。通过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实现“不提高企业成本、不降低生产效率、不牺牲车漆品质”的“三不”目标,VOCs减排效率近80%。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治理模式的创新。
过程严管,智慧赋能治理
如果说源头替代是“治本”之策,那么智慧监管则是推进VOCs治理提质增效的一项关键举措。在加强源头控制的同时,江苏对VOCs排放的全过程实施精细化、智能化监管,加快构建的“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正在让环境治理进入“数治”时代。
据悉,“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网络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便携式检测仪和在线监测系统等科技手段,实现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的VOCs排放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溯源。通过建立“一企一策”的治理档案,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储存、转运、投料等无组织排放环节依规推进密闭化改造,实现VOCs“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有效遏制了“跑冒滴漏”现象。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的“VOCs指纹图谱”便是这一变革的缩影。智慧监管平台不仅能实时报警,更能通过大数据分析,溯源到具体的工艺环节甚至原料批次。一位执法人员感慨:“我们不再是‘救火队’,而是‘预警员’。数据让执法更精准,也让企业对自身的环境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针对储罐、装卸等环节的无组织排放问题,江苏还率先推进高效储罐呼吸阀更换工作,累计更换7000余个,从源头避免“以呼吸之名行漏排之实”。针对部分末端治理设施效率不高、运行不规范等问题,江苏组织开展专项提升行动,通过专家团队上门“把脉问诊”,帮助企业淘汰落后、低效的治理设备,推广采用高效燃烧等先进技术。
创新驱动,激活减排“内生动力”
江苏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模式创新为突破,通过“靶向治理、科技赋能、政策激励”,推动VOCs减排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作为”。
![]()
化工园区是VOCs治理的重中之重。江苏通过开展重点园区“一园一策”帮扶,推动精准溯源、本质降污。据悉,2024年及2025年1—9月,全省化工园区VOCs浓度同比分别下降约16%、26%。
江苏还创新提出“活性减排”理念,聚焦对臭氧生成贡献率超60%的“两苯两烯”(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编制分环节、分物种VOCs排放清单,推动各地从“总量减排”向“活性减排”转变。同时,建立“线上巡查查异常+线下走航查高值”的“两线”工作机制,实现“发现高值—压降高值—防止高值”的闭环管理,有效遏制臭氧污染。
为破解部分中小微企业治污成本相对较高、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的难题,江苏率先实施“绿岛”建设,出台管理办法和奖补政策,推广“集约建设、共享治污”模式。南京市设立VOCs治理专项资金,实行“以减定奖、多减多奖”,每吨减排量最高奖补5万元。截至目前,江苏共建设“绿岛”项目200余个,服务企业超万家。
供稿 |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
编辑 | 张韵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