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波光日影长,鱼儿警惕性难防。浮标微动疑钩饵,浅底轻游避线旁。饵落惊逃藏草隙,竿提未果叹空忙。静观其变寻良策,智斗方能钓趣藏。钓鱼的整个过程,就是让鱼放松警惕的过程,尤其是在钓大鱼时,只有鱼儿完全放松了警惕,才会去咬钩。下面,我来讲下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
![]()
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
一、在窝子的外围转悠。如果鱼的警惕性很高,就不会进入窝子的中心区域,而是在窝子的外围活动,观察窝子里的动向,只有当鱼逐渐放松警惕后,才会慢慢靠近窝子。即使鱼开始吃窝料,往往也是优先吃外围的窝料,而不会先吃中心的窝料。
![]()
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
二、用尾巴来拍打鱼饵。野生大鲤鱼在找到食物以后,经常先用尾巴拍打食物,就好像在试探是否有鱼线或鱼钩的存在,如果没有感知到异常,才会去吃食物。所以,在钓大鱼时,浮漂出现火箭口,迅速下沉或黑漂,然后又快速复位,往往就是大鱼在进行试探,用尾巴扫到鱼线时产生的浮漂动作,但是提竿又不中鱼。
![]()
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
三、吃光窝料也不咬钩。在钓鱼时,有时会出现一种不可思议的景象,就是窝子里的鱼把窝料吃得干干净净,唯独留下了鱼钩和鱼钩上的钓饵没吃,它们好像知道钓饵就是陷阱一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要么是鱼线偏粗,鱼的侧线能够感知到,要么是钓饵的气味太浓,让鱼感到害怕。
![]()
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
四、感知声光离开窝子。钓鱼时只要出现了较大的振动,比如有人在岸边跺脚,或者用力开车门,窝子里的鱼大概率会迅速逃离,无论是大鱼还是小鱼,都对声音和振动极为敏感。此外,在晚上野钓时,如果突然出现了光源照进钓点,或者是移动钓鱼灯,都会引起鱼的警觉,进而离开窝子。所以,夜晚野钓时还是优先选择夜光漂。
![]()
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
综上所述,就是钓鱼时鱼儿警惕性高的4种表现。想要钓到鱼,必须要让鱼放松警惕,可以在窝料里添加鱼安素,鱼安素是一种鱼类安全信息素,能够提高鱼的安全感,降低鱼的警惕性,让鱼在钓点中感到安全和舒适,鱼自然就留在钓点中不肯离去,咬钩率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