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哥徐永平 一一宁中参军参干学子 文|程绍淳
今年是宁海中学百年校庆,我翻阅宁中校史,再次看到1949年宁中参军参干学生名单,表哥徐永平的名字跃入眼帘。宁海刚解放,表哥与宁中一批同学踊跃参加21軍,不久又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成了志願军文工团的一员。那时我还在读小学,不知情,只在舅母与母亲的交谈中得悉,表哥是瞒着父母出走,舅母等焦急,挂念溢于言表。
小北门徐家在宁海也是世家大族,解放初还见到大门外立着棋杆石,上书“拔贡”两个大字。舅公是举人,当过直隶河工知县,还协编光绪《宁海县志》。舅母出身大湖五份头。
表哥能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枷锁,决然投入人民军队,这与他在宁中读书,受进步教师和地下党的影响至深,热血青年向往光明,为人民解放和人类和平事业而献身,这种精神值得我辈学习。第一次见面,已是他从朝鲜回国不久,出差上海,带妻子回宁省亲。我当时已初中毕业,闻讯就跑去见面,他是我心中的英雄。谈起当年,投笔从戎,只偷偷拿了她母亲嫁衣上一粒金纽扣作盘缠,暗中出走。入朝后冰天雪地,还不时遭美机轰炸。行軍中,宿营时,文工团就抓住时机表演短少精彩节目,活跃气氛,鼓舞士气,很受战士们的欢迎。他的妻子叫海婴,也是文工团员,他俩在炮火硝烟中相识相恋,一个苹果定情。那是坑道中,缺水少粮,一把雪水一口干粮。战士们难得吃上蔬菜水果,送上一筐苹果,就会记上三等功,分到一个真是异常高兴,舍不得吃。他俩互赠互让,留下一段佳话!
![]()
这次回家,海婴嫂正在房中替婆婆裁剪一身新衣。很有中国人传统尊老的美德。表哥送我几张照片,那是一寸黑白照,是他俩演出的剧照如“小放牛”扭秧歌等。可惜我几次搬家,不知散落何处。只剩表哥一张雪地戎装照。回国后他俩在武汉军区,一个是团部文书,一个在军区文工团。当年金日成首相访华,欢迎晚会前首相点名要演“战地护士”,海婴姐是剧中主角之一,她奉命进京会演。余暇她们还陪中央首长跳舞。一天她陪毛主席跳舞,主席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一曲舞毕,拉着她就坐休息,主席问起她个人生话,关怀备至,还问她丈夫吸不吸烟,她说他会吸,主席随即拿出自已刚吸的一包剩烟给她。烟不多,只三支,主席随和亲切使她感到温暖如春。回来后,表哥赠一支给领导,一支供在主席像前,自己点一支品着吸,那兴奋,激动,久久都感到荣耀!
![]()
左起,程绍淳,徐永平,母徐雪珍,徐永安,徐永秋,妻王维馨
改革开放后,邓公大裁军。表哥转业到长江航道局任工会副主席。具有高级政工师的职称。他是航道局老干处离休干部。这些是第二次見面时聊的。当时他母亲病逝,他回家奔丧,在殡仪馆他兄弟俩与我一起守灵,作长夜谈。事后,他兄妹三人又到我家看望小姑母(我母)说起海婴嫂,她退休后常在武汉、深圳两市办舞蹈班,培训青少年学生,真是越活越年轻。.表哥送我一张名片,我才知他参军后改名叫徐少卿 ,叫我们去武汉玩。临走,他把录像留给弟妹,因为忙于丧事来不及看。永秋送他一只金华火腿,他包好,象战士背枪一样背着说:去杭州会会21军的老战友。
![]()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图文:程绍淳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