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3日,江西省委金融办组织召开《2025年江西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集中清收季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一场协调江西省法院、公安厅、财政厅等多部门的不良贷款清收,拉开帷幕。
深水区化险
江西省展开全省集中清收不良贷款行动有着多重考虑,如坚守风险底线、应对部分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恶化的现实压力、规范金融秩序以及盘活信贷存量、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等,表明当地在风险化解进入深水区后持续攻坚的决心,后续也将看到优化的战术打法。
按照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公开发布的《江西省金融运行情况》,江西省金融业有动能减弱迹象。
如,江西省在居民储蓄回升的情况下,存款增长与贷款放缓存在“剪刀差”,信贷增长乏力,有效需求不足,住房贷款持续收缩等。
全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
2023年12月9.99%;
2024年12月7.69%;
2025年5月6.69%。
全省贷款增量比:
2024年较2023年少增806.85亿元;
2025年1~5月增量同比又少增379.65亿元。
全省存款增速:
2023年12月9.17%;
2024年12月7.38%;
2025年5月8.12%。
全省住房贷款余额:
2023年减少406.15亿元;
2024年减少502.47亿元;
2025年前5个月减少183.67亿元。
两家重要银行数据
以江西省当地两家重要银行——江西银行与九江银行的相关数据看,当地不良贷款确实存在一定压力。
江西银行,不良贷款从2021年的40.73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86.17亿元,增长约111.56%。
九江银行,不良贷款从2021年的35.14亿元增长至2024年70.12亿元,在2025年6月30日降至61.34亿元,即从增长99.54%回落到74.56%。
不良贷款率,江西银行从2021年的1.47%低点持续攀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36%;九江银行从2021年的1.41%低点攀升至2024年2.19%,2025年6月30日回落至1.88%。
按照万得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平均水平为1.49%。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1%,股份制商业银行为1.22%,城市商业银行为1.76%,农村商业银行为2.77%,民营银行为1.75%。江西银行与九江银行的不良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江西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率变动情况
不良贷款
2021年40.73亿元
2022年67.81亿元;
2023年72.99亿元;
2024年75.88亿元;
2025年6月30日86.17亿元。
![]()
不良率
2017年1.64%;
2018年1.91%;
2019年2.26%;
2020年1.73%;
2021年1.47%;
2022年2.18%;
2023年2.17%
2024年2.15%;
2025年6月30日2.36%。
![]()
九江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率变动情况
不良贷款
2021年35.14亿元;
2022年50.71亿元;
2023年63.04亿元;
2024年70.12亿元;
2025年6月30日61.34亿元。
![]()
不良率
2017年1.62%;
2018年1.99%;
2019年1.71%;
2020年1.55%;
2021年1.41%
2022年1.82%;
2023年2.09%;
2024年2.19%;
2025年6月30日1.88%。
![]()
再从江西银行不良贷款分布看,不良贷款存量规模最大的两个行业是:
批发零售业;
房地产业。
批发零售业
截至2025年6月30日,江西银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贷款金额为29.16亿元,不良率为7.06%。此不良贷款的飙升,是随着疫情影响而发生的。2021年,该行业不良贷款为12.88亿元,不良率为4.36%。2022年,该行业不良贷款升至30.78亿元,不良率升至11.29%。对比之下,当前不良贷款情况有所缓解,但仍在消化当中。
房地产业
2023年,江西银行不良贷款金额为3.44亿元,不良率为3.29%。2024年出现飙升情况,不良贷款增至12.30亿元,不良率增至17.81%。至2025年6月30日,江西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金额为12.95亿元,不良率19.07%。
以上情况说明,江西银行在局部行业中存在压力源乃至风险上升情况,需要深入化险。
此外,江西银行还存在客户集中度风险高(截至2024年末,江西银行十大非同业单一客户风险暴露余额为275.89亿元,占一级资本净额的56.6%,已超过监管规定的50%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高(近半数贷款集中在省会南昌市,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风险传导效应明显)、存在监管处罚情况(2024年,江西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因信贷违规、投资收益违规等问题被处罚,反映出其在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短板)等较为复杂的结构性问题。
“民心工程”与“环境工程”
江西省并非第一次开展不良贷款集中清收行动,但协调金融办、法院、公安等多部门的行动,必定是一场重兵集结(超普通规模)的攻坚战。
在9月23日江西省委金融办座谈会上,本次不良贷款集中清收被赋予一个鲜明的提法,即“将不良贷款清收作为‘民心工程’‘环境工程’”来推进。
也就是说,集中清收行动并不仅仅是针对不良贷款的技术性操作,作用也远不止于帮银行“讨债”和“回款”,而是一场关乎公众信心、社会公平和经济生态的系统性工程。
所谓“民心工程”,可以理解为从民众对社会公平和稳定的角度出发,即守护社会公众的金融资产,打击恶意逃废债,维护“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价值观,通过坚守金融稳定,来支持民众信心。
所谓“环境工程”,也就是从塑造经济长远发展的环境出发,净化金融信用环境(大扫除),优化整体营商环境(给企业以信心),盘活信贷资源,灌溉实体经济,为江西省经济的下一步转型及未来发展铺垫坚实的金融基础。
“民心工程”和“环境工程”的提法,提升了本次不良贷款集中清收行动的格局和立意,其对民众与对市场的两个视角也表明,江西省委金融办是用一次业务行动来统筹金融、社会、经济多维度目标,通过化解眼前的金融风险,来换取长久的民心安定和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
值班编委:樊永锋
编辑:韩涧明
审读:戴士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