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苏伊士运河危机,美苏是如何联手坑死英法的?

0
分享至



当丘吉尔作为三巨头之一出现在雅尔塔会议现场时,他从未想到短短12年后,英国竟再也不敢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采取任何重大外交行动。而让英国彻底丧失战后三巨头地位的关键节点,便是1956年爆发的苏伊士运河危机。

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由法国人主导修建,英国人持有部分股份。这条运河自19世纪末完工后,不仅是英法在非洲殖民竞赛的缩影,更是英帝国连通欧洲与亚洲殖民地的核心枢纽。运河沟通两大洋,为英国带来巨额财富,这让运河所在地埃及颇为眼红。埃及彻底丧失苏伊士运河股份,实则源于1874年,当时埃及因外债压力,将所持股份卖给了英国。但彼时埃及已是英国的傀儡政权,这一决定并未得到全体埃及人的认可。因此,当英国因世界大战实力受损后,埃及人开始谋划将这棵生长在埃及土地上的摇钱树收回自己手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已无力维持战前的全球帝国规模,埃及人随即发难,要求英国归还部分主权。作为纵横世界数百年的老牌帝国,英国也认清现实,大英帝国解体是大势所趋,埃及独立已难以避免。于是在1936年,英国与埃及缔结《英埃同盟条约》,终止对埃及的军事占领,归还部分主权,并计划在20年内支持埃及完全独立。埃及人获得独立许诺,本可成为皆大欢喜的结局,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再次削弱了英国,埃及认为无需再等待英国“施舍”独立。



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推翻法鲁克王朝,1953年6月建立埃及共和国。随后,埃及单方面废除尚未失效的《英埃同盟条约》,宣布不再受任何帝国主义国家控制。面对纳赛尔的行动,英国仍保持克制,毕竟《英埃同盟条约》本就是为埃及独立铺垫,殖民帝国解体后,继续控制埃及已无意义,英国在埃及的最大资产只剩苏伊士运河。

时任英国首相艾登领导的政府,在获悉埃及建立共和国后,立即准备与纳赛尔谈判。他们认为,当时苏伊士运河的大半股份仍由英法持有,且英国在运河区内仍保有驻军;只要英国同意分批撤走驻军并承认埃及政府合法性,埃及人便不会急于收回运河,这能为英国围绕运河进行资本操作争取时间。对英国而言,运河区驻军原本是为保护印度与不列颠的帝国生命线,如今印度早已独立,埃及军队实力又较弱,驻军已无实际意义。借着谈判卖给纳赛尔人情,在英国人看来是稳赚不赔的生意。但当英国带着条件抵达开罗时,得到的答复却是苏伊士运河本就属于埃及。

1956年7月26日,纳赛尔签署《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法令》,宣布没收英法殖民者股份,直接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英国对埃及的单方面决定极为恼怒,1936年他们已退让一次,1951年埃及单方面撕毁条约也选择默许,可两次妥协不仅未换来埃及“感恩”,反而让其得寸进尺,最终竟直接对大英帝国遗产动手。纳赛尔宣布国有化的当晚,恼羞成怒的英国首相艾登便宣布立即采取军事行动夺回运河,绝不能让纳赛尔卡住英国的脖子。



此时刚独立的埃及,尚无像样的军事力量。纳赛尔虽将自己塑造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但埃及的军事实力有限,别说对抗英国这样的大国,几年前的第一次中东战争已证明,这个国家甚至未必能打赢邻国。但纳赛尔此时宣布运河国有化,并非无谋的得寸进尺。这位埃及领导人早已意识到,英国的对手并非只有埃及,另有两位玩家已悄然入局苏伊士运河的博弈,它们便是当时尚未完全称霸世界的美国与苏联。

然而,《雅尔塔协定》虽划分了欧洲与东亚的势力范围,却未就英法等国殖民地的处置方案达成共识。战后旧殖民体系逐渐崩溃,美苏为争夺刚踏上独立之路的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成立新机构。连接三大洲且拥有巨额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自然成为美苏争夺的焦点。1955年,美国率先与英国协商成立巴格达条约组织,意图在中东对苏联形成包围。但美国虽主导了该组织的成立,却未加入成为正式成员,仅以观察国身份介入中东事务。

美国人清楚,英国希望将巴格达条约组织打造成由自己主导的中东版北约。一旦美国承认并默许该组织稳定存在,便意味着承认英国在中东乃至第三世界的特殊地位。虽然包围苏联至关重要,但维持美国在西方世界的主导地位更为关键。因此,巴格达条约组织与其说是美国在中东的立足点,不如说是白宫安插在中东的监视器,目的就是在合适时机抓住英国的破绽,顺势将英国主导的中东事务纳入美国掌控。正因为如此,在英国全面退出中东前,美国从未想过帮英国维持最后体面。



另一端的苏联,想法与美国有相似之处。对苏联而言,第三世界归属未定是《雅尔塔协定》的最大漏洞,却也成为美苏争霸的捷径。且与倾向于西方国家的美国不同,苏联更关注穷国弱国,显然与刚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有更多共同语言。20世纪50年代初,几乎每个刚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都或多或少获得过苏联的物资援助。纳赛尔主政的埃及因预感到迟早会与英国爆发冲突,已于1955年接收了大量苏联武器装备。当西方主导的巴格达条约组织成立后,苏联支持中东第三世界国家的动力愈发充足。在苏联支持下,未加入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埃及,于1956年3月与叙利亚、沙特建立针对该组织的南层联盟,为后续全面对抗做准备。

1956年6月,美苏虽仍将对方视为头号对手,但在中东的战略意图却出现交集,两国都希望抢在对方之前掌控中东,而这里原有的“主人”英国,不知不觉中成为了美苏共同的目标。此时,美苏只需一个将“压力转化为战争”的借口,而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恰好成为了这个借口。

不过,埃及在1956年7月26日宣布运河国有化,既非一时冲动,也非单纯依赖苏联支持,核心原因是西方的出尔反尔。埃及独立后,面临一项世纪工程,修建可开发尼罗河水资源的阿斯旺水坝,但埃及自身无力承担建设资金,纳赛尔遂开始寻求外国援助。1956年6月,苏联率先承诺为埃及提供4亿美元无息贷款;西方听闻后,也一改此前一毛不拔的态度,表示愿意提供水坝修建的一期贷款。与苏联相比,英美虽心怀鬼胎,但财力更雄厚,可还没等纳赛尔做出选择,美国便率先出尔反尔,收回了支持埃及修建水坝的资金承诺。



美国的这一决定最终坑了英国。在纳赛尔眼中这种出尔反尔是对埃及的公然羞辱;为回击西方,他最终做出了收回运河主权的决定。这一决定瞬间激怒了运河的实际控制者英法两国,英国当晚便宣布反对,并着手准备对埃及宣战。但此时,美苏两国却玩起了欲擒故纵的把戏: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后,美苏一方面不愿对方抢先渗透中东,另一方面却希望英法与中东爆发大规模冲突,为自己介入创造更大空间。两国建议英法将问题提交联合国大会,但仅讨论埃及如何保障苏伊士运河的国际化运营,绝口不提“埃及应将运河归还英法”。

尤其是苏联,始终坚持苏伊士运河主权是埃及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为支持埃及对运河的合法控制,苏联甚至在联合国动用一票否决权,否决了英国提出的提案。英法意识到,与美苏玩文字游戏永远无法收回苏伊士运河,最终决定以武力解决问题。而埃及的军事实力确实如预想中孱弱:仅两天时间,以色列军队便占领西奈半岛,兵锋直抵苏伊士运河地区。英法两国此时则假惺惺地要求埃及在12小时内与以色列停战,否则便对埃及开战。埃及连以色列都无法对抗,更无力抵挡英法,战争爆发不到一周,便将此事提交联合国,这正是美苏等待已久的机会。



11月5日,在英法顶着多数国家反对、连续动用一票否决权拒绝停战后,苏联向英、法、以三国递交最后通牒:若不停战,苏联将武装干涉中东。英法立即依据《北大西洋公约》请求美国支持,然而令它们没想到的是,美国不仅没有支持英法对抗苏联威胁,反而抢先做空英镑,以实际行动逼迫英法在埃及问题上向苏联让步。美国的态度让英法意识到一个可怕的现实,即便它们下定决心与苏联开战,美国不仅不会支持,反而会在背后拆台。最终,两国不得不在战场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撤军。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当上男搓澡工后,才知道原来富婆的生活这么多姿多彩

当上男搓澡工后,才知道原来富婆的生活这么多姿多彩

萧竹轻语
2025-09-05 17:16:41
狂揽130亿!开店9103家,这家隐秘的百亿帝国,正闷声发大财

狂揽130亿!开店9103家,这家隐秘的百亿帝国,正闷声发大财

品牌观察官
2025-07-23 01:12:46
2025-11-02 07:24:49
萧遥笙 incentive-icons
萧遥笙
读史知世界,读史阅人心
2157文章数 4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游戏
房产
公开课

亲子要闻

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能感受 领域 感激,不接受的只是方法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GTA》为什么经久不衰?丹·豪瑟透露制作理念

房产要闻

实力破圈!这个豪宅交付,正在定义海口品质样本!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