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江苏启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15元补助、8项基础内容,为居民免费提供“防病”服务。15年间,这份“健康礼包”不断升级。补助涨到108元,服务扩增至12大类还加了12项新内容,基层中医馆遍地开花,慢病筛防中心、运动站也建起来了。从城里到乡下,新生儿打疫苗、老人免费体检、慢病管理……这份“防病在前头”的关怀,已悄然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健康“菜单”越做越全,从生到老都管着
在江苏的城乡角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像一张网,兜住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盐城市盐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里,家长牵着刚接种完疫苗的孩子,来到宽敞独立的留观区,孩子开心地骑起了玩具马。泰州市张甸镇村大丁村卫生室中,村医为糖尿病老人测量血糖,嘱托他干完农活按时吃药;南京市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65岁以上老人正排队做免费体检。
从新生儿到孕产妇,从青壮年到老年人,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全年龄段覆盖。中医药健康管理也融入其中,全省已建成266个五级中医馆,服务超七成老年人、近九成婴幼儿。2024年数据显示,全省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稳定在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57%,65岁及以上老年人规范健康管理服务率达67.5%;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提升至92.21%,规范化建档率达74.81%,居民在家门口可享受健康档案查询、慢性病管理、疫苗接种等“一站式”服务。
![]()
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成常态后,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继续跟进居民需求,2025年将体重管理纳入重点工作。泰州市张甸镇中心卫生院慢病筛防中心里,高三毕业生小陈享受到“医院里的健身房”服务。小陈爱打篮球,体重220斤,还因为打球姿势不对老受伤。陪家人看病时,他看见这里不仅能锻炼,还有医生指导,立即挂上了号。一个暑假下来,在医生和运动处方师的帮助下,小陈体重降到180斤,关节稳定性也好多了。截至2024年,江苏已建成60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体重管理签约量同比增长322%。
服务越做越细,健康每环都护着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各项细节也不能落下。在南京市幕府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筛防中心,64岁的武先生刚测完血糖,就和公卫科科长韩慧聊起了家常事。2023年,武先生因为血糖飙升住过院,出院后社区就把他纳入糖尿病精细化管理。现在他血糖控制得稳,也和医生处成了朋友。
![]()
“最近买了点板栗饼,口味不错,晚上饿了就吃点,商家说没加糖,不影响吧?”一旁的公卫科科长韩慧听到后,耐心上前解释,板栗饼淀粉含量高,吃了会让胰岛“加班”,反而影响血糖。饿了不如喝牛奶,或者早点休息少饿点。武先生感叹,控糖知识点又多了一个。
社区医院的慢病管理还在升级。并发症筛查项目已经从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扩展到心脏彩超、视网膜病变检查等多项,管理疾病谱从高血压、糖尿病延伸到慢阻肺、房颤、骨质疏松等,还新增多项早癌筛查。武先生说:“以前查这些得去大医院排队,现在社区就能做,报告出来医生当场解读,省心又省时。”2024年,全省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71.56%,血压控制率61.7%;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70.8%,血糖控制率54.60%。
疫苗接种上,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细节满满。盐城人刘女士在南京上班,常常带着女儿两地跑。她告诉记者,女儿出生后,她就担心这样跑会漏打疫苗,没想到异地接种这么方便。在接种门诊上,护士能够直接调出孩子的电子接种档案,在哪里接种过,还有几针没接种,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这让她放心不少。
据悉,盐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接种门诊是全省首批三级数字化门诊,500平方米分了6个功能区,还有哺乳室和儿童游乐角,周末及节假日常态化开放。医院和公安、妇幼系统联网,每月比对未建卡儿童信息,避免漏种;对“应种未种”的孩子,每周打电话核查提醒。自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以来,该院辖区内0-6岁儿童无漏建卡现象,免疫规划疫苗平均接种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
![]()
服务触角越伸越远,打通最后一百米
清晨,阳光刚洒过泰州市张甸镇的稻田,大丁村的村民就扛着农具、踩着田埂往村卫生室走去。他们不是生病来看医生,是赶在下地前找村医王瑶“报到”。“王医生,先帮我量量血压,昨天有点头晕。”99年出生的王瑶穿着白大褂,拿起血压仪,为王大爷比对了之前的血压值。
这个25岁的全科医生,和3个同事管着村里2600个常住人口。光高血压患者就有566人,糖尿病患者174人。除了在卫生室接诊,打电话随访也是王瑶的工作重点。“陈奶奶,上次跟您说少吃盐,今天炒菜记得没?”电话那头老人说:“记着呢!你上次说吃咸了血压高,我现在炒菜都用小勺子放盐。”王瑶说,村里不少老人家里没有血压仪,她除了定期喊他们来测,电话里还要叮嘱饮食、吃药的事。
为了让村医能安心留在基层,泰州做了不少事。他们改革了收入结构,把村医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考核薪酬,村医把村民健康管理得好,收入就更高。并为在岗村医提供工会待遇,为新招聘乡村医生缴纳“五险一金”,为有意愿的原在岗乡村医生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村卫生室的建设也逐步升级,都配备和更新了基本设施设备。
在盐城市盐都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还延伸到了精神卫生领域。42岁的李女士曾因心慌、头昏等多种不适,来到盐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将她转诊到院内心理咨询门诊,李女士讲述了困扰她许久的家庭矛盾,最终她被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心理咨询师为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开具小剂量抗抑郁药物治疗。随着状态的好转,李女士身体上的不适也逐渐消失了。
自2012年起,盐都区政府实施精神病人“免费治疗+规范管理”政策,让患者实现“零负担”治疗。盐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分类干预与随访机制,精防医生定期评估病情,按风险等级分类管理。2024年,共随访辖区内258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9.6%、服药率达100%。
守护网越织越密,健康未来更清晰
15年来,江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持续“升温”,居民的健康指标也逐步“回暖”。2024年,全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40.07%,较2009年提升24.77个百分点;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0.1/10万以下,30-70岁人群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至8.54%;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71.56%、70.8%,这些数据源于江苏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持续投入与创新。
激励机制方面,江苏深化基层运行机制改革,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提高全科医生工资水平,实施基层卫生骨干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方式。通过卫生人才强基工程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稳定壮大乡村医疗队伍,完善村医养老保障,夯实基层网底。
智能技术的创新也在不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全省建成覆盖全域的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实现全程实时溯源;“江苏健康通”APP实现健康档案随身查,100多家三级医院检验报告实时共享;“微信小程序+电子药盒”模式使肺结核患者规范服药率保持在95%以上。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我国14亿人口,是守护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未来,江苏将持续推进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建设,深化体卫融合、医防融合;扩大体重管理服务覆盖范围,为“一老一小”和慢性病患者推出更多个性化服务;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稳定乡村健康“守门人”。通过这些举措,确保城乡居民和流动人口都能平等享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缩小城乡、区域和不同群体间的健康差异,让健康福祉扎根江苏每一寸土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梅书华 文/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