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文 施向辉/摄)既能打卡200余种含珍稀物种的阴生植物,又能逛科学市集、答题玩套圈赢盆栽,还能邂逅正值花期的向日葵与黄秋英……近日,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植物园与美好生活科普展”正式开展,为市民带来多元科普体验。
![]()
此次展览聚焦植物保育、药用植物、经济植物、观赏植物及生态环境修复等科研成果,通过生动的图文、专业的科学海报及珍贵的实物,全方位展示了植物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成就。展览分为南北两个展区,北园在双亭附近举办“植物园与美好生活科技成果展&科学市集”,南园则在温室一楼呈现“金陵绿韵,‘蕨’美生活”阴生植物展。
![]()
北园的“科技成果展&科学市集”别出心裁,将科研实物展品与热闹的市集巧妙融合。在这里,公众可以与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近距离了解植物园的最新科研成果,还能与研究生们深入探讨,倾听青年科研人员分享研究项目的精彩故事。
此外,现场还设有趣味科学“套圈”活动,只要答对科学问题,就能获得套圈机会,赢取植物园精心准备的盆栽或文创礼品;市集上布置的多处特色打卡点,也吸引游客们纷纷驻足拍照,留下美好回忆。
![]()
南园的“金陵绿韵,‘蕨’美生活”阴生植物展更是亮点纷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园艺和科普教育中心主任耿茂林说:“我们这次展览的主角是阴生植物,这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林下,适合缺少阳光照射的环境,核心品类包括蕨类植物。”他表示,展览把“自然秘境”和家居环境进行高度融合,在同一空间里展示这些植物,目的就是把植物园的植物科研成果更多地带入寻常百姓家,让公众直观感受到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文明的理念。
![]()
![]()
![]()
此次南园阴生植物展共展出200余种阴生植物,除蕨类、苦苣苔科、秋海棠科、天南星科植物外,更包含长兴水韭、笔筒树、桫椤、金毛狗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亮相,让公众直观感受到植物保育工作的重要性。
![]()
![]()
![]()
为迎接国庆及中秋佳节,园方还对蕨类专类园进行了精心翻新。如今,公众不仅能在温室一楼室内展区欣赏阴生植物的园艺之美,还能走进室外蕨类专类园,探索阴生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与此同时,南园大片正值花期的向日葵与黄秋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以蓬勃的生机热情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