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伐吴发动18大猛将20多万军队,为何雷声大雨点小,被孙权吊打??
夷陵之战后,曹丕本想等到蜀吴双方军队两败俱伤,再南下攻打孙权,教训一下老爸曹操当年口中“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这个人物。可令曹丕做梦没想到的是,陆逊在夷陵一把火,把蜀军烧得大败,吴军反而没什么损失,曹丕直接感叹:刘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
![]()
这样一来,东吴损失不大啊,但曹丕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咯。公元222年-223年,曹丕伐吴正式开打了,说说三路大军,三个地方攻打东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四路大军。
第一路:由征东大将军曹休率领,其麾下将领包括前将军张辽、镇东将军臧霸、豫州刺史贾逵、兖州刺史王凌等人,还有顶级参谋长赵俨给他当军师,出兵洞口。《三国志》记载:曹丕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馀军,击孙权大将吕范等于洞浦,破之。光这一路,主要就有曹休、张辽、臧霸、贾逵、王凌、赵俨6个大将猛将了,军队数量大概在十万左右。
第二路:由大司马曹仁率领,其麾下将领包括蒋济、曹泰、常雕、诸葛虔、王双等人,这一路实际上走的是曹操当年伐吴的老路,从合肥出兵,进攻濡须坞。《三国志》记载:黄初三年,蒋济与大司马曹仁征吴,蒋济别袭羡溪。而这一路,主要就有曹仁、蒋济、曹泰、常雕、诸葛虔、王双6个大将猛将,军队数量至少有数万人。
![]()
第三路:文聘率队偏师攻击孙权的江夏郡这一个方向,以此来牵制在武昌的孙权本部军队,配合第四路江陵战场的作战。《三国志》记载:文聘与夏侯尚围江陵,使文聘别屯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这一路,主要就是文聘1个大将猛将,军队数量估计几千人不到一万人。
第四路:由上军大将军曹真、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共同率领,辛毗担任参谋长,其麾下将领包括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等人,这一路其实算是曹丕最主要的进攻方向,因为刘备打夷陵也是为了打到江陵。《三国志》记载:黄初三年,车驾幸宛城,使夏侯尚率诸军与曹真共围江陵。这一路,主要就是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辛毗5个大将猛将,军队数量肯定在五万人以上。
![]()
以上总计,曹丕伐吴至少共发动了18大猛将20多万军队。这么豪华的军事阵容,为何最终雷声大雨点小,曹丕被孙权吊打呢?显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朱然在江陵坚守是此战的关键,朱桓在濡须口也很猛,斩杀常雕、诸葛虔,生擒王双,送至武昌。再加上之后魏军军中爆发了瘟疫,曹丕不得不无功而返,上天注定了,三足鼎立还得维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