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微软Windows在PC领域几乎垄断,全球市场占有率超98%。
但作为连接硬件与软件的“中枢”,操作系统直接关系信息安全。
尤其近年来国际局势复杂,Windows作为美国企业产品,在敏感领域使用存在潜在风险。为保障信息安全,国内必须拥有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
![]()
早期国产系统研发多基于Linux内核加图形界面,但用户体验差、生态薄弱。比如不少Linux改版系统刚推出时热闹一阵,后来因软件兼容性差、用户习惯不适应等问题逐渐退出市场。这种“各自为战”的模式难以形成合力,导致国产系统长期处于边缘地位。
![]()
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进入“合力突围”阶段。统信UOS、麒麟软件等企业联合攻关,重点提升用户体验和系统功能,同时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生态,兼容更多软硬件。
华为则推出欧拉、鸿蒙系统,从服务器到个人PC多领域布局,形成对Windows的替代方案。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PC市场中,Windows份额已降至约85%,国产系统占据15%。尤其在新增电脑中,国产系统占比达30%,越来越多用户直接选择国产系统。
![]()
机构预测,到2027年,新增电脑中国产系统使用率可能达到40%,带动整体市场份额变化,Windows占比将跌破80%。
这种转变背后是“生态正循环”的形成:用户越多,软件和硬件厂商越愿意适配国产系统;生态越完善,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形成良性循环。虽然当前国产系统在部分功能、生态丰富度上仍与Windows存在差距,但持续的技术迭代和用户增长正在缩小这一差距。
国产操作系统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信息安全自主可控的必然选择。随着更多用户和企业加入,国产系统有望从“可用”走向“好用”,最终在PC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替代。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都在夯实数字主权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