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理性对待热情“推荐”,进入停车场停车时注意了解收费标准和计费方式,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吉林省消协提醒消费者,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一定要理性对待热情“推荐”。景区、商业区、交通枢纽等区域是出租车、网约车运营的集中地,也是消费纠纷易发区。消费者在乘坐出租车时应注意观察计价器是否贴有有效的强制检定合格标志;起步前,驾驶员是否重新将计价器回零计价并显示起步费金额,并关注起步后计价器跳动是否异常;运营中不应有任何物品遮挡计价器主机面板。如对费用产生疑问,可要求司机提供当次乘车发票,并记下车牌号、乘车时间等信息。选择网约车服务时,要使用平台内置导航和支付功能,避免线下交易。对于司机过于热情的“推荐”,消费者要保持警惕,防止可能存在的诱导消费行为。
消费者进入停车场停放车辆时,一定要先看公示,拒绝违规收费。节假日期间,热门景区、商圈周边停车场往往一位难求,个别停车场经营者可能存在价格违规行为,例如未按规定进行价格公示。根据相关规定,停车场经营者必须在入口处、缴费处等醒目位置,以标价牌等形式公示收费标准、计费方式等信息。消费者入场停车前,务必留意价格公示牌,确认收费标准和计费方式。如遇未公示或公示不规范情况,可向相关部门反映。
节假日期间,充电站、加油站也是热门消费场景。消费者使用充电桩前,仔细查看充电APP或桩体屏幕显示的收费标准(包括电费单价、服务费单价等)。充电完成后,核对账单明细,确保与公示标准一致。要选择信誉好、管理规范的加油站,加油前注意观察加油机显示是否归零,可留意油箱额定容量与加油量是否大致相符,若差异悬殊应提高警惕。
消费者在出行过程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一看、二问、三索要”,看清服务价格公示、计价器检定标志等关键信息,对不清楚的收费项目、标准主动询问,务必索取并保留好发票、收据、电子支付记录等有效凭证。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拨打当地消费者组织电话或进入全国消协智慧315小程序进行咨询投诉。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