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真的跟明星接触过之后,你就祛魅了。
据我观察,70后和80后对明星有一种近似理想主义的情怀,在那个精神匮乏的时代,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被人们无条件接受了。
在他们变成中年人后,对于青少年时期的那些港台明星,就透着亲近感。
而且他们那个时代,无论歌星还是影视明星,质量也非常高,确实对得起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乃至到了AI时代,曾经遥不可及的明星也“落地了”,老了,哪怕是成龙、李连杰这样的顶流也可以视若平常。
![]()
90后、00后的追星不一样。
我看一些年轻人,还有很多中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明星,那种痴迷和耗费,真的给人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然后如果你去了解下所谓的饭圈,你就会知道那里面真的存在恶意。
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看王晶都是对资本造星现象深恶痛绝,资本方随便找个人包装一下,四处打广告就能捧成偶像,其实人品和才艺都不行,等于是在愚弄年轻人。
70后和80后追星,大多是贡献电影票,或参加演唱会,买些周边,而现在的追星是有成熟经济链的,有各种粉丝群,粉头有很强的组织力和号召力,以至于明星和公司也要与其合作。
或许因为“生意需要”,情感消费已经成为了潮流。

追星是很愚蠢的事情,世上除了爹妈,没有人值得你去为之付出那么多的感情。
在某种意义上王晶是对的,他熟悉娱乐圈是个什么地方,他是真正的行业人士,他说追星愚蠢,那就真是愚蠢。
事实上,如果你喜欢一个明星,然后有机会跟其谈生意什么的,近距离一看就是个普通人,甚至普通人的才、德都比不上,完全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而且他(她)和周围的人也特别庸俗、势利心,甚至充满恶意,老想着让粉丝多为自己花钱,多送礼物什么的。
有时候我都怀疑他们的脑回路已经异化了,把自己当成了贵族,粉丝喜欢自己好像都是粉丝的荣幸,这其实就是一种PUA。
真的是不值得。

追星和养宠物的类似性。
越是精神空虚的人,越是成长过程缺爱的人,越是失去独立思考和自己志向的人,就越容易把精神寄托在别人身上。
宠物经济之所以火起来,跟人的精神需求有关,有很多年轻人对宠物的关爱已经非常过度了,而这边过多,那对家人、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就非常少了,这就错了啊。
无论宠物还是追星,都只是个人爱好,不能够、也不应该投入太多的时间和感情,否则就过了合理的界限,愚不可及。
人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不爱,那对宠物或明星的爱也是不对的。

人生在世,还是要爱自己才行。
追星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够自尊、自爱的表现。当然你可以说自己是情绪疗愈,是利用和享受,而不是献祭自己,或者就是为了体验仪式感和氛围感,那这样没问题。
怕就怕失去自我,对自己太苛责,认为自己不够完美,不值得匹配美好,需要找个对象去“养成”,那就麻烦了。
预计以后“追星”会成为落伍的词,以后明星跟粉丝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商家与客户,大家一起创造、参与某种体验,共同获得愉悦感。
在AI时代,情感的流动,情感价值,记忆的创造……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