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扬言“不缺牛马,只缺驴”的缺驴论,从何而来

0
分享至

文|互联网那些事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

"论养生,还得看驴皮阿胶..."

"比驼奶更小众的,或许只有驴奶..."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桩怪事,从驴肉馆子到滋补药房,正当"毛驴浑身是宝"等概念成为民间共识的时候,各APP里弹出的却不是"养殖户跑步入场毛驴赛道"一类的消息,而是以"缺驴论"为主的行业观察。

为什么有市场需求却出现"缺驴预警"?这里面究竟有哪些说法?

"缺驴论"走红互联网

近日,话题"我国正面临缺驴危机"登上微博热搜高位,阅读量快速突破1300万大关。

通过关键词搜索,我们发现该说法可追溯到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相关负责人"我国牛马都不缺,就缺驴"的一句吐槽上。


相关报道指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曾将"世界第一养驴大国"的头衔收入囊中。彼时我们的驴存栏量一度高达1120万头,几乎占据了世界驴总量的25%。但随着时代的变化,驴子也因为失去了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畜力标签而被农户们渐渐放弃。

站在市场角度看,消费需求的下跌,势必会导致上游供给端的生产数量波动。

在现代农机、交通工具的飞速成长下。2015年,我国的驴存栏数量已不足400万头;2023年,我国的驴存栏量则约为146万头。这一系列数据或许也正是相关工作人员说出"我国牛马都不缺,就缺驴"这句话的底层原因。

毕竟和牛相比,驴肉、驴奶等衍生品始终是小众消费选择;和马相比,驴又没有旅游业、高端马种繁育等经济回报丰厚的变现渠道。更别提驴的繁殖、生长周期较长,它不仅1年1胎,还需要养殖户连续照顾2-3年才能达到出栏标准。倘若算上饲料、防病等刚性支出,养驴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也会明显大于猪、鸡、鸭等常见动物。

当较低的市场需求、较窄的变现渠道、较大的成本这三大元素齐聚一堂的时候,农户养殖欲望的下降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进口驴子前景一片火热

有意思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农户们对驴子的养殖欲望下降了,但企业、消费者对驴子的消费欲却渐渐高了起来。

这里拿阿胶举个例子。

2024年,山东(阿胶发源地)的驴存栏量为2.1万头。但养生消费的快速崛起,却让国内消费者对阿胶的需求猛涨,使得相关产业每年需屠宰百万头驴以上才能堵上消费缺口。

已知驴子的养殖、出栏期较长。母驴不仅有着1年1胎的生育特性,小驴也有着半年后才能断奶、2-3年才能出栏的生长周期。所以农户们哪怕意识到了新的风口即将来临,他们也没有办法快速提升国内的驴存栏量。况且放弃养驴的这段时间,许多人也有了新的事业重心,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金钱去开辟"第二战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口驴就成了主要的消费解决方案。

相关报道显示,新版本的世界养驴大国TOP 5分别是埃塞俄比亚、苏丹、巴基斯坦,乍得和墨西哥。从地图上看,新版TOP 5里有三个国家位于非洲,除了和墨西哥相似的远距离运输痛点外。2024年,非洲联盟峰会还决定对驴皮贸易实施15年的禁令,以此应对动物保护等舆情。

这也导致我们的陆路邻居巴基斯坦,一跃成为了国内驴子市场的主力供应商。作为存栏量超500万头的世界第三养驴国,巴基斯坦也在今年的中巴驴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他们将尽力为驴子行业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并期待中巴两方能充分利用当地的驴子养殖资源,一起开发更多的商业可能、优质产品。

市场再次陷入自我调节

回望"缺驴论"出现的全流程。

我们不难发现驴子的市场需求在国内经历了"起-落-起"的U形波动。即在时代的变化下,驴子曾因为出色的耐力、灵活性,被人们当做耕种、出行的好伙伴而大范围培育。随着农机、交通工具的大范围普及,驴子也因为"生态位"的变化渐渐失去了消费者、养殖户的青睐。现如今,养生、食用等市场的崛起,也让曾经被视为"生产工具"的驴子迸发了新消费需求,使得国内出现了一定的驴子缺口。


由此可见,市场是动态的,是拥有自我调节能力的。

随着阿胶、驴肉等产业的稳中向好,不仅市面上的进口驴制品会愈发常见。厂家也会基于对"稳定供应链"的追求,开始自建、扶持养殖基地,从而搭建自己的海外+国内双轮供应模型,在市场上形成新的供需平衡生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将驴肉火烧改名为"马肉火烧";创业者调研后发现国内的驴肉产能,远远跟不上"驴肉火锅"这一创意的原料需求量等情况,也很快会迎刃而解。毕竟驴子的出生、繁育都需要时间。哪怕众养殖户从现在开始就争相建厂、扩大养殖规模,他们也没办法从"虚空"中变出驴子来。

想要让"缺驴论"彻底消失,身处行业之外我们唯有交给时间发力。

参考:

中国新闻周刊:牛马有的是,驴不够了

第一财经:"牛马都不缺,就缺驴",中国商人早已满世界找驴

海报新闻:海报观察|我们不缺驴,"缺驴"的可能只是行业协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交部就核潜艇一事喊话:望韩美双方能够审慎处理相关事宜

外交部就核潜艇一事喊话:望韩美双方能够审慎处理相关事宜

澎湃新闻
2025-11-17 15:50:26
郑丽文、黄国昌确定见面地点,王鸿薇道出关键,绿营这回彻底急了

郑丽文、黄国昌确定见面地点,王鸿薇道出关键,绿营这回彻底急了

阿晪美食
2025-11-17 17:05:46
L级大仙女!你想吃茄子还是胡萝卜?

L级大仙女!你想吃茄子还是胡萝卜?

贵圈真乱
2025-11-17 11:10:50
两届卫冕冠军王蔷5-7、0-2落后时退赛,袁悦晋级全运会八强

两届卫冕冠军王蔷5-7、0-2落后时退赛,袁悦晋级全运会八强

懂球帝
2025-11-17 15:16:02
真凶疑云,山西“狗咬人”案律师曝铁证,死者妹妹当场颜面尽失

真凶疑云,山西“狗咬人”案律师曝铁证,死者妹妹当场颜面尽失

小怪吃美食
2025-11-17 14:43:48
脸肿油腻就别演都市剧!41岁朱珠一出手,让观众看清刘亦菲有多强

脸肿油腻就别演都市剧!41岁朱珠一出手,让观众看清刘亦菲有多强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7 17:30:51
男子4x100米混合接力预赛:浙江、宁夏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男子4x100米混合接力预赛:浙江、宁夏被判犯规,无缘决赛

懂球帝
2025-11-17 12:16:06
美国总统为啥从没召集过50个州长开全国大会?不是不想,是没资格

美国总统为啥从没召集过50个州长开全国大会?不是不想,是没资格

诗意世界
2025-11-14 15:52:24
女排4强出炉!河南无缘晋级,朱婷处境尴尬,输球后的表现很感人

女排4强出炉!河南无缘晋级,朱婷处境尴尬,输球后的表现很感人

甜柠聊史
2025-11-17 16:20:32
四川女子撇下60岁父母自杀,1个月后父亲不顾反对给女儿开棺

四川女子撇下60岁父母自杀,1个月后父亲不顾反对给女儿开棺

罪案洞察者
2025-03-31 10:36:32
炮决张成泽绝密真相:拍三俗影片 与金正恩枪战 只为一个女人!

炮决张成泽绝密真相:拍三俗影片 与金正恩枪战 只为一个女人!

贰文
2023-12-09 22:30:08
玄学提醒:当你失去这3样东西,说明老天在渡你

玄学提醒:当你失去这3样东西,说明老天在渡你

诗词中国
2025-11-17 18:10:42
阿里巴巴集团向中国军方提供了针对美国目标的技术支持?中方回应

阿里巴巴集团向中国军方提供了针对美国目标的技术支持?中方回应

政知新媒体
2025-11-17 16:22:54
惨!郑州一男孩打生长激素换来2940针,不仅没长高,一辈子搭进去

惨!郑州一男孩打生长激素换来2940针,不仅没长高,一辈子搭进去

火山诗话
2025-11-14 21:46:34
果敢调整!火箭加时逆转魔术,乌杜卡拿掉1人“球权”是关键

果敢调整!火箭加时逆转魔术,乌杜卡拿掉1人“球权”是关键

两只米老鼠
2025-11-17 16:54:41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解放军:日本全境将成为攻击目标,15分钟精准覆盖!这是实战预告

面包夹知识
2025-11-17 14:13:02
林丹在西班牙为子庆生,谢杏芳盛装笑容满面,豪宅别墅显得热闹

林丹在西班牙为子庆生,谢杏芳盛装笑容满面,豪宅别墅显得热闹

科学发掘
2025-11-06 13:42:50
差生补作业?爱尔兰世预赛前三轮仅1分,后三轮全胜进附加赛

差生补作业?爱尔兰世预赛前三轮仅1分,后三轮全胜进附加赛

懂球帝
2025-11-17 00:56:05
999元,华为Mate80 定金突然曝光,很炸裂啊

999元,华为Mate80 定金突然曝光,很炸裂啊

科技堡垒
2025-11-16 11:37:11
雷军心态崩了!小米汽车很安全,都是有人在故意抹黑

雷军心态崩了!小米汽车很安全,都是有人在故意抹黑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51:39
2025-11-17 18:51:00
蓝鲸新闻 incentive-icons
蓝鲸新闻
财经信息服务平台
122640文章数 1934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教育要闻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艺术要闻

这雪景,太美了!

亲子要闻

银耳无真死对头!孩子吃银耳避坑指南,润燥养脾搭配让娃吃饭香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