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烈士纪念日的广场上,少先队员们再次唱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红领巾映着朝阳,歌声响彻天安门广场,这场景,令人心情激动精神昂扬。
![]()
可有几人知道,这首歌里曾藏着13个孩子的故事?
1958年夏,厦门禾山区第四中心小学160余名少先队员成立了“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起初在后方帮战士洗衣、整理物资。随着炮战逼近,局势紧张,大部分队员按要求随家人撤往后方,但有13名骨干却趁乱藏起,咬牙留在了炮火笼罩的阵地旁。
![]()
这13个孩子里,最大的是16岁的大队长何明全,最小的是12岁的何大年,何的父亲早年被国民党军炸死,他心里刻下了为父报仇的信念。
![]()
他们钻进战壕,不顾个人安危地忙前跑后:炮弹飞过时,抢接被炸断的电话线;弹药紧张时,就去搬运比自己还沉的炮弹箱;战士们渴了,就烧好开水往上送;夜里,就着煤油灯给战士缝补衣衫。
![]()
《厦门日报》记者撞见这一幕,做了报道。消息传开,人们称他们“是抗战时的小八路”。“英雄小八路”的名号就此流传。在前线采风的词作者周郁辉了解到他们的事迹,写出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歌词;作曲家寄明记下了前线的炮声与童谣,谱出了既有童真般清澈又有军号般昂扬的旋律,《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歌就此诞生。1960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将“英雄小八路”的故事搬上银幕时,选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歌。
![]()
1960年12月,厦门三军慰问大会上,13名“小八路”原型与电影小演员合唱这首歌时,台下熟悉他们的战士们都红了眼。
![]()
随着电影的公映,歌曲迅速传遍了全国。1978年,团中央将它正式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