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修颐和园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的经费,那么甲午海战完全可以轻松打赢。这种说法基于修颐和园的款项数额巨大,高达数千万两白银,用来买铁甲舰可以买十多艘。今天想跟大家说一下,历史上修颐和园的费用如果全部用来买军舰,大概可以给北洋水师添加几艘什么样的军舰。
![]()
颐和园
首先要说一下修颐和园的费用。颐和园其实是在被毁清漪园的基础上,在1886年开始重建的,清漪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劫掠后焚毁。历史上乾隆建清漪园历时15年,用银440余万两,而在修颐和园时,很多建筑都有原来的基础,并且被毁的建筑也没有全部修复,部分区域因为财力而未能恢复。所以说,说修颐和园耗费数千万两白银的说法是不可信的。根据目前最新的考证资料:2012年专家整理颐和园相关的《做法钱粮底册》和《工料银两细册》,颐和园重修工程总经费大约在703.7万两白银。
说修颐和园花费了3000万两白银、甚至8000万两白银的说法,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新造一座园林不过花费440余万两白银,只是部分修复花费怎么可能达到数千万两白银?就算算上不同时期的物价和人工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更像是为甲午战败找个说法。
![]()
“致远”号防护巡洋舰
北洋水师额定的经费是每年200万两,但实际上清政府从上到下都缺钱,所以北洋水师每年只能收到100万两左右。颐和园的建造费用,大概能支付7年的欠款。北洋水师从1888年正式成军后未添加新军舰,从1888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6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说修颐和园的银子全部拿来付完欠款只有100万两白银余额。100万两白银根本买不到什么像样的军舰,就是老式军舰也不止这个价钱,例如智利海军的“埃斯梅拉达”号防护巡洋舰在甲午战争前夕120万白银也买不到。
至于新军舰的话,2300吨的“致远”级防护巡洋舰单舰造价84.5万两白银,但这是19世纪80年代早期的价格,当时英镑与白银兑换大约是1:4。到1894年英镑与白银兑换比例已经涨到1:6以上,也就是2300吨级的防护巡洋舰的造价已经远远超过100万两白银了。再说北洋水师多一艘2300吨级的巡洋舰,整体实力不会有明显提升,也改变不了甲午海战战败的结局。
![]()
“吉野”号防护巡洋舰
如果用来购买鱼雷炮舰的话,北洋水师购买的“飞霆”号鱼雷炮舰(排水量400吨)价格为5.25万英镑,100万两白银大概可以买3艘。不过北洋水师增加3艘鱼雷炮舰也没什么大用,因为早期鱼雷射程非常有限,最大有效射程也就400米,很难安全抵近敌舰发射。历史上北洋水师的鱼雷艇编队也没有对日舰构成有效威胁,实战中未能击沉一艘日舰,所以买鱼雷炮舰/鱼雷艇的意义也不大。
至于700万两白银全部用来购买军舰的话(先不填补经费缺口),确实可以买一两艘大舰。例如意大利的“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阿根廷采购价格为75万英镑一艘,也就是450万两白银一艘。日本从英国采购“吉野”号防护巡洋舰的价格为34万英镑,约合200多万两白银。700万两白银可以买一艘“加里波第”级和一艘“吉野”号,如果北洋水师多了这两艘军舰的话,可以对1894年的海战造成根本性影响,运用得当可以改变战局。不过“加里波第”级最早也要1895年才能交付,赶不上甲午海战。
![]()
“富士”级战列舰
如果全部用来采购战列舰,只够买一艘,如日本从英国采购的“富士”级战列舰(排水量12500吨)单艘造价为660万白银。这还是早期费用,后期“富士”级换装哈维装甲,成本还要上去不少。不过买万吨战列舰的话,北洋水师的军港还要扩建,否则停泊不了,扩建费用可不低,也就是说700万两白银的费用其实是不够的。另外,交付时间也赶不上甲午海战。
客观评价的话,北洋水师如果多出700万两白银,也不会全花在购买军舰上。估计会添加速射炮和加强后勤(把弹药备足),把各舰船基本的维护保养搞好,把官兵的饷银搞好,这些费用加起来就要花费数百万两白银了。另外,拿出一部分费用来增加海岸炮台的可能性也很大,李鸿章对德国岸防大炮情有独钟,历史上就买了不少。真正留下了用于添加新舰的费用不会太多,有个300万两就不错啦!300万两买不了几艘军舰,也就是4000吨级、1500吨级防护巡洋舰各一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