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董坤
对于许多需要做胃镜的人来说,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不适往往成为及时检查的障碍。如今,一种全新的胃部检查技术——磁控胶囊内镜,正悄然改变这一局面,为消化道疾病筛查带来了安全、舒适、精准的“畏”镜新选择。近日,记者采访了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李锟,为大家揭开这项创新技术的神秘面纱。
![]()
李锟介绍,磁控胶囊胃镜全称为磁控胶囊内镜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并推向世界的胃肠镜检查“机器人”。该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体外磁场控制设备、一颗小小的胶囊内镜以及图像工作站。“患者只需像服药一样,用温水吞服这颗‘智能胶囊’,医生即可通过操控体外磁场,精确控制胶囊在胃腔内的运动轨迹,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观察。”李锟形象地解释道,“检查完成后,胶囊还会继续前行,进入小肠,完成胃肠道图像的拍摄记录,全程可拍摄十余万张高清图片并生成动态录像。”
与传统胃镜相比,磁控胶囊内镜的优势显著。首先,它无痛、无创、无需麻醉,彻底消除了患者的恐惧感和不适感,检查过程更为舒适。其次,它检查范围更广,一次检查即可覆盖胃与小肠,对于不明原因的腹痛、消化道出血的小肠源性疾病诊断具有独特价值。最后,凭借高清摄像和磁控技术,它能实现精准探查,有效发现早期微小病变。
李锟介绍,该技术主要适用于三类人群:需要做胃镜但无法耐受或拒绝传统胃镜检查者;不明原因腹痛或消化道出血,需排查小肠疾病者;作为健康体检手段,用于胃癌的初步筛查。“尤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术后、年老体弱等不耐受传统内镜的特殊人群,磁控胶囊内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检查途径。”李锟补充道。
采访中,李锟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心肌梗死术后患者因恶心、呕吐就诊,但因心功能差,传统胃镜风险极高。医院为其选择了磁控胶囊胃镜。“检查中,我们清晰地观察到贲门下缘有一个微小的凹陷病变,边缘呈星芒状。通过精准操控胶囊反复观察,并结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最终确诊为早期贲门癌。”李锟回忆道。随后,医疗团队全面评估患者情况,在暂停抗凝药物一周后成功实施了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得以痊愈。这个病例充分展现了该技术安全、精准的临床价值。
李锟称,胶囊内镜技术在我国发展迅猛,目前已研发出全球最小的内镜胶囊。此外,我国第四代具有治疗便秘功能的震动胶囊也已上市,标志着中国在消化道智能诊疗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磁控胶囊内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内镜检查的局限,将“畏”镜转变为一次轻松、安心的旅程。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种人文关怀的体现,让更多人能够无负担地接受必要的消化道检查,为守护国民消化道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实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