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股46%的国资大股东为什么一直没有分红,娃哈哈的利润都去哪里了,国资有没有流失?
长期以来,外界给宗馥莉的“罪名”之一就是“掏空、转移”,让国资遭受损失。
但大家想一想,持股46%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为什么一直没动静呢,要知道谁也担当不起“国资流失”的责任。
娃哈哈集团多年未向国有股东分红,为什么?
要知道,在宗馥莉之前,宗庆后就一直是这样做的,而作为大股东的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为什么能够容忍?
我们要看宗庆后是怎么说的。
![]()
娃哈哈改制之前,100%算是国有的,但“国家其实一分钱都没投。”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87年,42岁的宗庆后承包了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靠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同年7月,宗庆后以花粉销货款和5万元银行贷款作为原始资金,筹建了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为杭州保灵公司代加工花粉。
1989年,宗庆后把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改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
1991年,仅有100余人的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在杭州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以8000余万元的代价有偿兼并了拥有厂房面积6万平方米、职工2000多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
从1993年开始,宗庆后在公司推行员工持股策略,有一两万名员工持有娃哈哈股份,宗庆后认为就应该这样做,"这个效果蛮好的,一个是要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第二个使员工真正当上(企业的)主人。"
在1999-2000年期间,娃哈哈进行改制,股权结构形成了“国资持股46%、宗庆后持股29.4%、职工持股会24.6%”的格局,在宗庆后去世后,他的股份由宗馥莉继承。因为在2018年时候宗庆后主导了对员工股份的回购,所以现在职工持股会实际上只有宗馥莉一人,也就是说,宗馥莉成为了娃哈哈的大股东,但因为当年的持股员工对回购有了异议,所以股份还没有正式转移给宗馥莉。
那么,既然是股东,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为啥拿不到分红呢?
![]()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娃哈哈改制的时候,宗庆后只是挂了个“国企”的名,这样有个帽子很多事方便一些。
关于这点只有老一辈的企业家能够体会其中的微妙。实际上后来宗庆后跟达能大战取得胜利,也不能说跟他这样的选择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大股东和员工股东的鼎力支持,宗庆后也很难赢。
或许宗庆后跟国资也是有协议的,否则二十多年光分红也要有几十亿美元了,这么大的数字要是不合法理,恐怕根本行不通。宗庆后和国资股东都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所以国企也许只是“名义股权”,不参与娃哈哈的经营也不享受分红(或有少许固定回报),这点从娃哈哈上海工厂被迫推出“沪小娃”品牌桶装水,宗馥莉雷厉风行关停杜建英和“同父异母弟妹”参与的公司、工厂,以及要求商标转让等行为都可以看出来宗馥莉是理直气壮的。
如果真的是有所谓的“掏空”或不合规,她也无法如此,毕竟法网无情,哪怕宗庆后也做不到。
但现在宗馥莉的难题一方面是商标,一方面是来自公司内部的挑战。
![]()
对于商标问题,宗馥莉只靠强势恐怕不行。
在《关于“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声明》中,问题的来龙去脉已经说清楚了,“娃哈哈”商标是归属娃哈哈集团的,1992年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以商标作为出资注入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取得39%的股权。此后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成为商标的实际权利人,但商标转让的登记一直没有完成。
所以《声明》里明确提出要求,让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能够遵守约定,“应当依法向食品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完成‘娃哈哈’系列商标转让的登记备案”。
但从后来传出宗馥莉要启用“娃小宗”商标的消息看,“娃哈哈”商标的事没有《声明》里所说的那么简单,宗馥莉想要痛快拿到手不容易。
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是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而这家公司是受宗馥莉控制的。
除了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以发起法人股、内部职工和社会法人股为股东的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也是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的股东。
宗庆后父女这些年对娃哈哈的股权安排也是费了很多心思。
![]()
宗馥莉要面临两场官司的考验。
一方面是老员工对过去股权回购异议导致的诉讼,一方面是宗庆后遗产、信托案,这都影响到宗馥莉能不能“坐稳江山”。
前者其实尤为重要,因为关乎宗馥莉取得职工持股会24.6%股权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要是最终裁定当年员工是被迫的,持股员工利益受损,那宗馥莉就难以成为娃哈哈的大股东了。
这里多说一句,如果宗馥莉能够保证持股员工的分红权,不要求老员工改签到她的宏胜饮料集团,那事情还容易一些。
至于后者,现在这地步宗庆后的另外子女、家人恐怕可能要求更多,而宗庆后宗馥莉这些年的信托、离岸公司、股权设计、财产安排等都会被一一审视。
官司的输赢不管如何,对娃哈哈这个品牌来说都是一种损害。
![]()
堡垒是从内部被攻破的,宗馥莉究竟能不能搞定内部矛盾?
当父亲去世,从拿到娃哈哈的管理权后,宗馥莉就在不断加速集权,说是为了合规,可实际上是把杜建英母子一方在娃哈哈的触角都斩断了。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利益受损方的愤怒,一些老员工,甚至宗庆后的弟弟都对宗馥莉的做法不满。
当然宗馥莉可能也不在乎,她是“坚定做自己”的态度。
必须说宗馥莉跟父亲的理念不一样,宗庆后曾提议国企员工都可持股,按贡献大小定期调整持股额,这样能够提升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归属感,而且因为是动态调整,所以也能奖勤罚懒,避免员工的惰怠。
三十多年来,宗庆后经营下的娃哈哈累计销售额数千亿,利税上千亿,这是他成功、财富和荣耀的根源,无论税收、就业,还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宗庆后都称得上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宗馥莉欠缺的就在这里,她还没有用事实告诉人们她能贡献什么价值,这也是外界对她普遍质疑,甚至不喜欢的原因之一。
“对于我来说,娃哈哈只有一个。它是我的整个人生,所有的梦,一切的意义、价值、标签和符号。它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证明。”对于父亲的这个证明,恐怕宗馥莉需要更尊重一些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