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杨志达)“我代表工厂颁发2025年第4号厂长‘嘉奖令’,表彰你们车间在9月12日氢气泄漏险情处置中的突出表现……”9月15日下午,在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厂联合芳烃车间班组安全会上,随着厂长、党委书记乔楠森的话音落下,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这份荣誉的背后,藏着一段全员协作、果断除险的安全故事。时间回溯到9月12日清晨,该厂联合芳烃车间操作员程钟超像往常一样在再生框架区域巡检。当他走到闭锁料斗下料管附近时,一丝若有若无的异常气味钻进鼻腔,紧接着,耳边传来轻微的异常声响。
“不对劲!”多年的巡检经验,让程钟超瞬间警觉,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转身取来测爆仪,蹲下身对周边管线逐一排查。
指针跳动间,危险信号逐渐清晰——再生单元闭锁料斗FA-256底部下料管的铁皮保温层内,可燃气体浓度远超安全值。要知道,这条管线里流动的是氢气与催化剂,介质压力达0.5MPa、温度高达180℃,一旦氢气大量泄漏,极可能引发火灾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控制室!控制室!再生框架FA-256下料管处可燃气体超标,有泄漏风险。”程钟超马上用对讲机向中心控制室汇报情况。
接到报告,值班长没有片刻耽搁,一边联系车间管理人员、上报生产运行室,一边迅速启动“一分钟”应急处置预案。很快,警戒线在泄漏点周边拉起,氮气保护装置迅速开启,有效遏制了泄漏风险。
车间管理人员赶到现场后,按照预案对再生单元切除、置换,将闭锁料斗下料管压力降至0.01MPa。从清晨到夜晚,车间员工轮流值守、密切监控,直到21时,这场潜在的安全危机终于被成功化解。
厂长号召:各车间向程钟超同志及联合芳烃车间学习,把“三精”“六个三”等工作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提升安全意识和隐患识别能力,抓实无泄漏管理。
来源:工人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