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撰文 戴瑞雪 王 超 李 洁
停在地下车库的一辆新能源汽车突发自燃,滚滚浓烟裹挟着刺鼻气味迅速弥漫整个空间,“呜——”刺耳的消防警报声划破宁静。近日,一场扣人心弦的应急演练在位于新城街道的华宇中心地下车库上演,消防控制室接到警报后秒变“作战指挥部”,新城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派出所、交警中队等多部门迅速响应,转移人员安全撤离、指挥其他车辆绕行、快速扑灭车内明火,经过多方协同,着火汽车内的大火被成功扑灭。
近年来,新城街道立足辖区实际,着力推动“应急+消防”深度融合,通过健全责任体系、创新智防手段、建强基层队伍,探索形成具有城市型街道特色的应急管理与消防救援融合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应急铁军”。
健全责任闭环 织密三级治理网络
“以前检查常遇‘信息不通、力量分散’问题,现在街道统筹、社区落地、物业联动,隐患整改效率明显提升。”新城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率先构建“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社区应消服务站—小区应急救援点”三级治理体系,整合应消、社区、物业等力量,形成“1+8+N”应消工作格局(1个街道应消管理站、8个社区服务站、N支基层联动力量)。
针对出租房群租房、违规住人商铺等重点领域,街道全力推进攻坚整治,目前已实现6259家出租房、生产经营性自建房100%整治,违规住人商铺100%动态清零。在重点场所监管上,推行“1+1+7+N”巡查机制,即出动1辆消防车,配备1名应消宣教员、7名战斗员,并联合物业、志愿者等基层N个力量,围绕消防通道占用、电动车违规停放等问题,常态化开展夜巡宣教,针对发现的动态隐患问题,当场督促整改。今年初以来,累计整改动态隐患1200余处,实现“发现即处置、隐患不过夜”。
科技赋能智防 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多亏电梯梯控装置,现在再也没见过电动车进楼,住着更安心了。”家住秀湖畔某小区高层住宅的居民王女士说。为优化管控,切实守牢“第一防线”,新城街道紧盯高层消防、易涝防控等痛点,以数字赋能构建“全覆盖、立体化”安全监测网。街道通过安装602套电梯梯控装置,累计拦截电动车进梯上楼8094起;布设31套消防通道占用联动报警装置,处置违规占用2260起;加装62套高层水压智慧监测装置,及时处置水压预警492起,从源头化解高层消防风险。
针对辖区内14个易积水点位,街道不仅以“红、黄、蓝”三色标注等级、建立“一点一册”清单,更创新打造“水陆空”三位一体监管格局:在易积水点共安装205个排水口警示灯,夜间积涝处置时间缩短60%;设立2处无人机巢开展常态化巡检,实现辖区全域动态监测;引入仿生机器狗参与秀湖安全巡逻等任务,精准识别违规停车、环境问题并实时喊话警示,让安全监管“无死角”。
建强应急队伍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在突发情况、特殊状况下,我们必当冲锋在前、临危不惧、积极配合,做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有军味、有突击力的退役军人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为发挥退伍军人余热,今年4月,街道组建“新城蓝”老兵应急志愿服务队,通过“日常训练+实战检验”“应急处置+社会服务”“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模式,打造基层“应急铁军”。首批10名队员完成系统应急救援培训后,既参与日常社区治理,又投身抢险一线,成为辖区安全“流动哨兵”。
此外,街道还注重夯实基层应急基础:在56个小区全覆盖设立应急救援点,联合红十字会、怡恩救援队开展AED使用、急救技能培训;在秀湖及水域周边配置“一块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杆、一条救生绳”防溺水设备;打造1个防灾减灾主题宣传公园,累计开展培训演练46场次,覆盖6300余人,有效防范初始火灾3起,推动“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理念深入人心。
如今,新城街道通过应消深度融合,使辖区安全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对标上级要求,深化机制创新、强化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为建设平安秀洲、幸福新城提供坚实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