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人街》2025年9月25日消息:
罗马老人遭遇银行卡取款机诈骗,获银行赔偿2500欧元。
![]()
在罗马,一名老人取款时遭遇骗局:银行卡被“卡”在自动取款机里,一名陌生男子假装热心,劝他等到下周一去银行柜台取回。然而,当他前往银行时,银行卡早已不见踪影。期间,“不明身份的人”利用该卡进行了十次取款操作。最终,在消费者维权组织 Confconsumatori的帮助下,老人通过金融仲裁机构(Abf)成功追回了2500欧元。
取款机骗局经过
案件发生在2024年6月的一个星期六,地点是罗马弗留梅广场(piazza Fiume)附近。老人当时取出了250欧元现金,但银行卡没有从ATM退回。警方不排除卡槽可能被暗中塞入发夹等小物件,导致卡片无法弹出。
就在老人困惑时,一名男子上前“指点”,称卡已被机器“吞掉”,只能等到周一银行营业后再取回。老人信以为真。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他周一去柜台询问时,工作人员检查发现取款机里根本没有他的卡。此后,老人发现账户上出现了十笔可疑取款,而这些操作并非出自他本人。
金融仲裁裁定:部分赔偿
受害老人向银行申请退款,但遭到拒绝。在律师芭芭拉·达戈斯蒂诺(Barbara D’Agostino)的代理下,他向金融仲裁机构(Abf)提出申诉。仲裁结果认定银行需承担部分责任,判令赔偿2500欧元。
律师指出,仲裁庭虽然认为老人对陌生人言辞过于轻信,存在一定“轻率”,但同时确认银行也未尽到责任。调查发现:在十笔异常取款中,银行仅向用户发送了三条短信提醒。
银行监控机制存在缺陷
更严重的是,仲裁庭还认定银行未遵守相关风险监测规定。根据2007年4月30日第112号部长令,如果同一张银行卡在24小时内出现七次以上授权请求,就已构成欺诈风险,应触发自动监控与拦截机制。但在本案中,银行未能做到这一点。
律师强调,这一裁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仲裁庭明确指出银行在组织管理上存在漏洞,应承担40%的责任。她表示,这不仅是老人的胜利,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一次成功案例。
——华人街网站 alexzou编译 消息参考:romatoday.it 此篇图文报道仅按原新闻网站对此事件的说法编译,并不代表译者和本网站观点。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