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街头,你可能会发现一个怪现象:眼镜店越来越冷清。
曾经灯火通明、顾客排队的景象,如今变成了玻璃橱窗里贴着“转让”两个大字。甚至有些店铺,里面一排排镜框摆得整整齐齐,从早到晚也没几个人进去。
![]()
可别忘了,近视的人不但没少,反而越来越多,青少年近视率高得吓人。按理说,这行应该蒸蒸日上才对。结果反过来了——2022年到2025年,全国倒下去的眼镜店超过6万家,平均每天55家店拉闸关门。
没有电商大规模冲击,也没有消费降级,眼镜行业怎么自己把自己干到黄了?
01
要说眼镜店曾经多赚钱,用“印钞机”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有人调侃:“当年开眼镜店,干一年,回老家买房不是梦。”
![]()
这话真不夸张。为什么?靠的就是两个字——暴利。
最典型的地方就是江苏丹阳。别看只是个县级市,却是全球最大的镜片生产地。业内甚至流传一句话:“丹阳的镜片,跟萝卜白菜一样,论斤卖。”
一副镜片出厂价几十块,拿到门店一转手,就敢卖到几百上千。博士眼镜招股书里写得清清楚楚:单片进价28元,零售价标到280元;明月眼镜成本6块7,敢卖998。利润率比黄金还高。
![]()
为什么能这么狠?靠的是消费者不懂。
过去你走进一家眼镜店,听店员说什么“非球面”“渐进多焦点”“进口镀膜”,完全是天书。很多家长担心孩子近视加深,不懂行也不敢省钱,只能咬牙买单。
更离谱的是,“伪专业”包装。全国真正有资格证的验光师不到3万人,离30万的行业标准差十倍。很多店员其实就是销售,仪器半年不校准都正常,误差几十度甚至上百度,还能收上百块的“专家费”。
消费者既不懂,又没别的选择。医院视光中心少,线上没起势,街头门店成了唯一选择。那时候,眼镜店几乎是“坐着收钱”。
![]()
02
可问题来了,这种生意模式,一旦被撕开,就像戳破的气球,塌得飞快。
最先掀桌子的,是互联网。
以前配眼镜,老板说“进口镀膜2000块”,你只能认。现在年轻人会先刷小红书、知乎、B站,参数、出厂价一搜就明白,根本糊弄不住。
甚至还有“白嫖试戴”。先去线下店挑镜框,拍个照,然后回家上网找同款,几十块就搞定。店铺花大钱租的铺子,硬生生成了顾客的“展览厅”。
![]()
更狠的是,线上直接打出“59元丹阳直发”,甚至“蔡司镜片299元送镜框”。对比线下上千元的价格差,谁还愿意在门店掏冤枉钱?
消费者观念也变了。00后不吃“进口镀膜”“名师设计”的套路,他们要的是透明、实在。
央视财经也报道过:一家眼镜出厂价30元,到了终端能卖600元。信息差被捅破后,消费者再也不愿为“高大上名词”付费。
更糟的是,医院视光中心也来抢生意。医生资质更靠谱,价格还便宜一半。很多家长直接带孩子去医院,不再信任街边门店。
![]()
雪上加霜,成本又在往上飙。租金贵、人工贵、库存压货快,开个30平米小店,光房租就要几万块。卖不动货,现金流一断,只能关门。
这就是为啥明明近视的人多了,眼镜店却越来越少。不是需求没了,而是老套路彻底玩不转了。
03
有人说,眼镜店死于电商冲击,其实不全对。真正的原因是:不上不下。
你既做不到线上那样极致便宜,也做不到奢侈品牌那样有情绪价值。只能靠模糊话术骗顾客,结果就是被两头抛弃。
这届年轻人被称作“液态青年”,消费灵活得很。日常配一副眼镜,图的就是性价比,99元就行;但出席场合,可能愿意为设计师款掏几千块。
![]()
他们不是“消费降级”,而是“按需分配”。功能性眼镜要便宜,个性化眼镜可以贵。谁能满足这份需求,谁就能活下来。
现在还活得不错的门店,走的都是新路子:
有的转型做儿童近视防控,像宝岛眼镜,给孩子建视力档案,免费复查,家长愿意为“放心”买单。
有的拼性价比,目仓眼镜打出低价套餐,靠走量赚钱,不靠宰顾客。
有的玩场景,把眼镜店打造成网红打卡地,配镜还能喝咖啡,朋友圈一晒就是广告。
![]()
还有的拓展业务,把助听器、防蓝光产品打包卖,单客价值翻倍。
这些店抓住的是线上抢不走的东西:体验、服务、差异化。
04
眼镜店的倒闭潮,其实就是一次大洗牌。
旧模式靠信息差赚钱,终究要黄。新模式要么靠专业服务,要么靠极致性价比,要么靠体验场景。
不再是“赚差价”,而是“拼价值”。
暴利时代结束了,但行业不会死。近视率只会越来越高,需求还在,只是钱不会再流向糊弄人的门店。
![]()
未来的眼镜店,必须学会老老实实做生意。透明化、专业化、差异化,才是唯一出路。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顾客的钱不是傻钱,你要么让人觉得便宜,要么让人觉得值。不然,结局只有一个——关门大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