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秋,天高云淡,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
作为海沧区重要的工业集聚区,这里汇聚了大中小微企业超2000家,外来务工人员逾20万。每天,厂区人群如潮汐般规律流动——白天蜂拥而至,夜晚又迅速退去,形成一道独特的“潮汐”风景线。但辖区企业在日常运营和人员管理过程中,常常面临因潮汐型用工、多元纠纷等带来的治理难题,这些往往无法通过传统窗口式服务有效覆盖。
为此,海沧区司法局新阳司法所根据辖区特点,创新推出“148助企”机制,以社企联调体系为支点,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推动多元共治与融合善治,实现社企协同治理,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前移解纷“前沿哨所”,搭建解纷“连心桥”
“对企业而言,厂区内发生矛盾纠纷最好还是就地化解,当然厂外复杂的矛盾我们也得管。关键是要把调解平台搭到企业身边,让企业员工求助有门、化解有道。”新阳司法所负责人表示。
针对辖区各类型企业多,特别是大型企业多这个特有的情况,三年前,新阳司法所在明达实业(厦门)有限公司试点建立新阳驻企联调室,明确组织架构、调解流程和职责分工,推动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运行,确保调解室“依法调处”,真正实现“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
“我们坚持‘厂内纠纷厂内解’的原则,不论纠纷大小、一律平等对待、公正调解,全力保障每一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新阳驻企联调工作负责人介绍。“去年,我们厂区有一名外地来的货车司机小张,装卸货过程中受伤,厂区这么大,也不是处处都有监控,责任认定就很难,双方矛盾一度升级到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我们调解团队了解情况后,立即深入厂区一线了解实情,采取‘责任共担+人文关怀’并重的方式,依法推进诉求合理解决,最大程度避免矛盾升级。达到了劳动者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据悉,新阳驻企联调室建立以来,已成功处置多类典型纠纷。截至今年8月份,累计受理劳动争议、工伤纠纷、合同违约等各类诉求2000余件,提供法律咨询和服务1800余人次,成功化解率达90%以上,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厂区,大事不出街道”。
升级驻企联调模式,建立涉企解纷“矩阵网”
明达实业驻企联调室成功实践,让企业以及广大普通劳动者直观真切的感受到人民调解的巨大作用,方便、快捷、依法、合情、有效是经常听到词汇。“辖区内很多企业都是慕名而来的,去年10月份,我们这有一个台企员工在检修作业时触电坠落身亡,家属聚集十余人到企业讨要说法。这个台企之前从来没有遇到此类事件,一时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他们企业家之间联络较多,拐弯抹角就找到我们了。”联调室“金牌调解员”陈缘玲说。“我们联调室接案后一秒钟都没有拖,迅速响应,一方面立即分头深入工厂、派出所、安监站开展调查,另一方面采取‘背对背’沟通稳定情绪,随后组织多方‘面对面’协商。经一周时间20余次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有效避免事态升级,并且双方都对调解员表达了感谢之情。”
随着辖区涉企矛盾呈现多发新态势,各类的涉企纠纷如何高效化解?抓早抓小,深入企业,打造解纷矩阵网才是解决之道。
海沧区司法局及时总结经验,深入一线指导、多方协调,以明达实业驻企联调室为模版,分别在新阳司法所辖区7个主要企业集中园区建立驻企调解室,创新建立“新阳驻企联调中心”,形成以1个中心带动7个驻企调解室的全域覆盖。“联调中心受理纠纷后,首先由驻企调解员牵头研判,协调司法所、派出所、企业工会等多方共同协商;重大疑难或涉及跨部门职责的,及时上报街道调委会专题研究,必要时提请区司法局及相关区级单位参与联席研判。”新阳司法所负责人介绍。
该机制通过逐级梳理、精准分流,实现涉企矛盾“发现得早、对接得准、化解得稳”,真正为企业与员工搭建起依法沟通、理性解决的平台。据统计,仅2025年上半年,新阳街道各联调站点共受理劳资、工伤、涉台等各类纠纷218起,现场成功化解186起,化解成功率达86.11%。
企业“点题”,联调“接单”,部门“协同”,以往纠纷需多头奔走,如今在厂门口就能“一站式”化解。“现在企业遇到问题不再慌,148就是‘要司法’,找到新阳驻企联调中心,就等于找到了解决单位。”该联调中心负责人表示。
有效深入拓展延伸,打造社企同驻共建“新愿景”
“驻企人民调解是治企业‘已病’,其实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我们之前服务企业苦于没有抓手,优质的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没有办法深入企业内部,有了驻企调解这个网络,我们公共法律服务就可以借助这个网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海沧区司法局法律服务科负责人说。“去年我们一共组织了6场与企业合办的法治宣传与现场服务,今年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我们计划组织9场,活动会持续到年底。”
在驻企联调网络的基础上,海沧区司法局注重引入优势公共法律服务资源,以优化营商环境、精准服务企业为基本导向,不断深入拓展延伸。以“驻企联调、法治宣传、志愿服务”三大功能为主集成建设,企业只需提供约30平方米的场地,即可获取“一站式”服务,极大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效率和覆盖面。
“真的特别感谢你们,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在某公司活动现场一名女职工情绪激动的说。原来,她儿子在老家上学,孩子在托管过程中食物中毒,花费巨额医疗费,一直想走法律途径,但不知道怎么走。平时工作又忙,又舍不得专门请假。入企活动现场,海沧区“蒲公英”普法志愿大队律师志愿者黄薇律师立即给她提供了免费的“一对一”咨询服务。拿到律师给出的专业解决方案,她感觉头上的阴云,开始慢慢消散。
据悉,自2023年以来,该街道涉企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27.3%,企业满意率超98%,法治正逐渐成为新阳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名片”。
“我们坚持以企业需求和职工感受为先,真正把服务做到心坎上。”新阳司法所负责人表示,“148”助企新服务,不仅是工作机制的创新,更是服务理念的升级。未来,海沧区司法局新阳司法所将继续深化助企服务内涵,拓展服务外延,为更有温度、更富效率的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海沧区司法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