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天两顿饭比三顿饭更健康?美国研究揭秘:死亡风险竟增加83%

0
分享至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联合美国学者做了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只吃两顿饭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7%,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0%。

更让人意外的是,如果一天只吃一顿饭,死亡风险会飙升到30%。这个结果彻底颠覆了很多人"少吃一顿更健康"的想法。



不吃哪一餐都危险,早餐最要命

这项研究追踪了24000多名40岁以上的美国人,时间长达15年。研究人员发现无论跳过哪一餐,都会增加死亡风险。

不吃早餐的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1%,心血管死亡风险暴增40%。不吃午餐的风险增加12%和15%,不吃晚餐的风险增加16%和19%。看起来早餐确实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跳过它带来的心血管风险几乎是其他两餐的两倍。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已经适应了一日三餐的节奏。当你突然打乱这个节奏时,身体的各个系统都会受到冲击。胃酸分泌、胆汁排放、血糖调节,这些生理过程都有自己的时间表,强行改变只会让身体陷入混乱。

研究还发现了另一个细节:两餐之间间隔时间过短也不好。如果两餐间隔少于4.5小时,死亡风险会增加17%,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2%。这说明吃饭的频率和时间安排都很重要,不是简单的多吃少吃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统计了不同进餐频率的人群分布:有1116人每日吃1餐、6315人每日吃2餐、13626人每日吃3餐。经过15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出规律进食的重要性。

身体为何抗议"节食计划"

很多人可能会问,明明少吃了一顿,摄入的热量减少了,为什么反而对健康有害?这背后有三个重要原因。



首先是胃和胆囊的抗议。我们的胃每天在固定时间段会分泌胃酸,这是生物钟调节的结果。如果这时候没有食物进入胃里中和胃酸,过量的胃酸就会腐蚀胃壁,久而久之导致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胆囊也是如此,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里,只有进食时才会排出。长期不规律进食会让胆汁在胆囊里沉积,形成胆结石。



其次是营养供应链断裂。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全面均衡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每一样都不能少。

少吃一餐意味着营养摄入的机会减少,特别是那些本来食量就不大的人,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系统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撑,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自然找上门来。



最要命的是血糖过山车效应。少吃一餐后,身体会释放更多饥饿素,让你在下一餐时食欲大增。饿一顿饱一顿的结果就是血糖剧烈波动,胰岛系统疲于应付,长期下来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糖尿病风险大增。

现代人总觉得节食能减肥,能健康,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当你长期只吃两顿饭时,身体会进入一种"饥荒模式",新陈代谢放缓,基础代谢率下降。即使你减少了一餐的热量摄入,身体也会通过降低消耗来维持平衡,减肥效果往往不如预期。



更糟糕的是,这种不规律的进食模式会给消化系统带来巨大压力。长时间空腹后突然大量进食,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功能受损。意大利的研究人员发现,吃饭速度过快,特别是午餐、晚餐吃得过快,会显著增加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的风险。

晚餐的三大误区要避开

既然一日三餐如此重要,那我们就来重点说说最容易出问题的晚餐。很多人对晚餐有误解,认为晚餐要少吃甚至不吃,但实际上晚餐的质量直接影响健康和寿命。



第一个误区是吃得太晚。现代人工作节奏快,经常加班到很晚才吃晚饭,有些人甚至到了晚上10点以后才开始用餐。

《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杂志》的研究对比了下午6点进餐和晚上10点进餐的效果,结果发现夜间进餐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18%,身体消耗脂肪的能力下降10%。这种现象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身上更加明显。



第二个误区是吃得太快。意大利研究人员对187名平均年龄43.6岁的中年人进行研究,发现早餐时间少于10分钟、午晚餐时间少于20分钟的人,血脂血糖代谢异常的风险显著增加。快速进食不仅影响消化,还会让大脑来不及接收饱腹信号,容易吃过量。

第三个误区是吃得太荤。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指出,晚餐摄入过量动物蛋白会导致心脏病风险增加44%,摄入过量精制碳水化合物会让心绞痛风险增加63%,心脏病风险增加47%。晚上活动量减少,过多的蛋白质和脂肪难以消化,给心血管系统造成负担。



三餐之外的健康密码

既然明白了规律进食的重要性,那怎么吃才能真正有益健康?答案不在于吃几顿,而在于怎么吃。

时间安排是第一要素。中国膳食指南推荐晚餐在下午6-7点最合适,最好在睡前3小时吃完。因为胃的排空时间大约4小时,这样安排可以保证睡前胃里的食物基本消化完毕,既不影响睡眠,也不给肠胃造成负担。

两餐之间的间隔时间也很关键,理想的间隔是4.6到5.5小时,这样既能保证营养的及时补充,又不会给消化系统造成过大压力。



食物搭配同样关键。理想的晚餐搭配是蔬菜、肉类、主食按2:1:1的比例,如果前两餐蔬菜吃得不够,可以调整到3:1:1。蔬菜要避开土豆、山药这些淀粉含量高的,选择绿叶蔬菜、西红柿、黄瓜等。肉类可以用豆制品、海产品替换,主食要粗细搭配,适当增加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的比例。

进食速度也不能忽视。健康的进食时间应该是:早餐15-20分钟,午晚餐30分钟左右,每口饭嚼20下。慢慢咀嚼不仅有助于消化,还能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信号,避免吃过量。



分量控制更是关键。晚餐建议吃到七分饱就够了,因为晚上活动量相对较少,能量消耗也比白天要低。过饱不仅影响睡眠,还会增加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看来,关于吃饭这件事,老祖宗的智慧还是有道理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仅是文化传统,更是健康密码。想要长寿,与其琢磨少吃哪一顿,不如好好安排每一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杭州网红“大逃亡”,网红之都跌落神坛!

财经三分钟pro
2025-11-05 13:58:59
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不耐。刚签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

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不耐。刚签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

百态人间
2025-11-07 05:15:03
施一公: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都去金融圈,薅羊毛去了

施一公: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都去金融圈,薅羊毛去了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06 19:58:25
关键证人全都招了,尹锡悦听到“枪毙”两个字,当场就说不出话了

关键证人全都招了,尹锡悦听到“枪毙”两个字,当场就说不出话了

娱乐看阿敞
2025-11-06 16:03:09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蛇类不会无缘无故进入住宅,一旦入屋往往预示着这三件事情

青青会讲故事
2025-11-05 16:55:04
后面一群人在追赶,结果湖人侧翼新星却打出了全队最低正负值?

后面一群人在追赶,结果湖人侧翼新星却打出了全队最低正负值?

稻谷与小麦
2025-11-07 01:07:15
炸裂!医生玩这么刺激?湖南副院长眼科主任混乱关系看得令人发麻

炸裂!医生玩这么刺激?湖南副院长眼科主任混乱关系看得令人发麻

阿銍武器装备科普
2025-11-05 23:51:30
震撼!美国货机满载14.4万升燃油坠毁,巨大火球遮天蔽日,宛如核爆…

震撼!美国货机满载14.4万升燃油坠毁,巨大火球遮天蔽日,宛如核爆…

英国那些事儿
2025-11-06 23:04:38
280分钟造6球!曼城白菜价买了个中场大师 德布劳内后继有人

280分钟造6球!曼城白菜价买了个中场大师 德布劳内后继有人

雪狼侃体育
2025-11-06 23:07:32
网传相声表演要备案?只听正能量相声,要守规矩笑,不能现挂?

网传相声表演要备案?只听正能量相声,要守规矩笑,不能现挂?

眼光很亮
2025-11-05 09:46:00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小樾说历史
2025-11-04 15:18:33
岛内爆发公务员离职潮

岛内爆发公务员离职潮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06 14:10:54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上热搜,视频发布者身份疑曝出,医院回应

胡侃社会百态
2025-11-06 14:09:35
瓜帅捡到宝了!曼城新援8场独造6球 转会费仅花3650万

瓜帅捡到宝了!曼城新援8场独造6球 转会费仅花3650万

球事百科吖
2025-11-06 18:19:05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98年他花5万买下上海弄堂破阁楼,邻居都笑他痴,20年后全都闭嘴了

温情邮局
2025-10-21 11:41:22
神舟飞船首次遭遇碎片撞击?中国已为这一天准备多年,返航计划恢复

神舟飞船首次遭遇碎片撞击?中国已为这一天准备多年,返航计划恢复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7 03:27:41
雷军回应造车争议翻车,网友怒喷:标准雷不群说法

雷军回应造车争议翻车,网友怒喷:标准雷不群说法

公子麦少
2025-11-06 14:19:48
医院值班室事件大反转,副院长和女医师没有错,有人表示支持

医院值班室事件大反转,副院长和女医师没有错,有人表示支持

平老师666
2025-11-06 23:36:05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长沙知名医生“翻车”17分钟,该封杀还是留用?回应:组织在调查

火山诗话
2025-11-06 12:16:27
2025-11-07 06:16:49
百科密码 incentive-icons
百科密码
专注趣味科普人文百科。
2681文章数 55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时尚
教育
军事航空

珍惜PS4会免!明年将大幅减少数量 只偶尔提供给PS+

艺术要闻

Omar Ortiz 2025作品,墨西哥当代极简超写实画家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闻」的定义需要重构?看看这篇说了啥!!!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