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中兴发布 Axon50 Ultra 时,我第一眼的感觉是:这是一台“特立独行”的旗舰。它不像小米、OPPO 那些拼命追求堆料的“水桶机”,也不像苹果、华为那样强调生态和品牌溢价。它选择了一个看似小众、但极具辨识度的方向:商务安全+卫星通信。如果把手机比作一座城市,Axon50 Ultra 就像一座重兵把守的要塞,专门守护那些不想被窥探的信息和不想被信号盲区困住的人。
![]()
这种定位放在 2023 年其实挺大胆。那时候骁龙 8 Gen 2 已经成为旗舰标配,中兴却用了骁龙 8+ Gen 1,看似落后一代。但如果理解它的目标用户,这种选择就没那么奇怪。骁龙 8+ Gen 1 依旧是高性能芯片,发热和能效甚至比 8 Gen 1 有明显提升,对办公、日常和中度游戏完全够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让中兴在散热和续航上有更多空间去优化,毕竟商务人士或户外工作者,更看重稳定和持久,而不是每一帧都要压榨到极致。
![]()
说到“持久”,Axon50 Ultra 的 5000mAh 大电池和 80W 快充放在如今依旧算得上可靠组合,一天一充对多数人是轻松的,临时出差或长时间外勤时,快充能迅速回血。对于那些在野外工作的人,电量不是数字,而是安全感。不过优势不大了,现在的电池已经普遍非常大,该机续航优势不大明显。
![]()
不过,这台手机真正的灵魂,在于它对“通讯可靠性”的执着。机身内部那 13 根天线,看似夸张,实际上是为了确保在城市电梯、地下车库这些信号死角也能有更好的连接。这类细节,或许普通用户觉得没必要,但对目标人群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底层保障。
![]()
当然,影像也是 Axon50 Ultra 的一张牌,但它打得并不花哨。后置6400万三主摄没有“凑数镜头”,主摄用的是索尼 IMX787,配合 OIS 光学防抖,长焦提供 3 倍光学变焦,超广角还支持 2cm 微距。这套组合没有像小米 Ultra 系列那样强调“影像旗舰”,但覆盖面足够广,也有很高的成像素质。对于需要记录工作现场、拍风光、拍资料的用户,甚至比那些主打拍人像的手机更实用。
![]()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滤镜。如今这款手机价格从 6799 元一口气跌到 1899 元,彻底改写了它的价值判断。当初的“商务旗舰”如今变成了“高性价比平民手机”,这种反差甚至带来一丝惊喜。如果你原本觉得它太贵不值,现在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中的堡垒”,正所谓一分钱一分货,高端机品质也更好的。
说在最后
不过当前的版本,也并非高端机时刻那么震撼了,虽然性能、续航、屏幕和影像都保留下来了,与发布时配置基本一致,外观也是一样,不过取消了卫星通信和双系统功能,采用单系统方案。其实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卫星通信基本没有太大用处,需要这个功能,可以看看其它品牌手机,很多千元机都配备了卫星通信功能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