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莱芜战役后,华东野战军虽然取得了歼敌五万的胜利,但从根本上来讲,未能改变国民党军重兵集团围剿的局面。
蒋介石不仅编造莱芜战役大捷,还调整的战略,改全面进攻为中点进攻,一面调集25万大军进攻延安,一面调集20个整编师,总计约45万兵力,采取大军压顶、齐头推进的方针,不断挤压我华野生存空间。
![]()
为了改变这一劣势,华东野战军决定继续寻找机会,从当年2月开始北上,计划打胶济线上的王耀武,但王耀武提前收缩了兵力,我军没有打成,而当时南线敌人三个兵团已经合围靠拢上来,华野临时改变主意,决定南下寻机歼敌。
当时南线的战机并不好寻,特别是敌人采取密集靠拢的方式进军,在后来几个月里,华野只好采取“耍龙灯”的战术,将敌人耍的晕头转向,找不到北。
果不其然,敌人一下子就露出了破绽。
在最一开始的计划中,华野仍决定打泰安以北的的十二军以及新36师残部,因为这两支部队为弱敌,但考虑到这两支部队是王耀武统辖,一旦遭到进攻,王耀武势必收缩,且还会不断派兵增援,思来想去,唯独只有泰安的整编72师比较孤立。
1947年4月20日,泰安战役打响,至4月26日,战役落下帷幕,我军全歼整编72师,并俘虏生俘该师师长杨文瑔及以下万余人。
1
之前我们聊莱芜战役、泰安战役以及后来的孟良崮战役很多了,也对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个大概得说明。
总的来看,泰安战役算是后来孟良崮战役的预演,同样是被围于一隅,杨文瑔和张灵甫都是苦求各方增援而不得。
当时,杨文瑔的整编72师是隶属于王敬久的第二兵团,整个泰安战役期间,王敬久面对杨文瑔的求援,却始终无动于衷。
倒是汤恩伯的第一兵团有比较大的动作,直接对我军造成威胁。
有意思的是,整编74师当时作为汤兵团麾下部队,算是增援比较积极的,不知道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会不会想到这一幕场景。
不过,我们今儿不聊这几个战役,单聊聊杨文瑔这个人。
因为资料比较匮乏,其实网上很多地方记录杨文瑔这个人,不仅个人生平有出入,就连名字也有好几个版本,比如杨文瑔、杨文泉、杨文湶。
综合来看,以上说的应该都是一个人。
![]()
我在最初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有一种耳熟的感觉,但一直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直到后来拿出《潜伏》来下饭,才惊奇的发现,这个人其实早就出现过,只是没露过脸。
抗战胜利后,戴笠到天津去,并召集天津站将校级特务开会,在会上强调了一句:
“天津一行,有两个目的。一是整治利用肃奸进行贪污的腐化行为,二是处理九十四军副军长杨文泉纳妾的事。”
当时剧中几个人都挺有意思,特别是人精吴站长(吴敬中),因为这两点正好是在他的死穴上。
吴敬中在抗战胜利后,就把余则成要到天津去,还直接点名了余则成是他的心腹,叫他不要搞错码头,紧跟着就命令他去敲汉奸穆连成的竹杠,穆连成为了不被定成汉奸,给了吴敬中很多好东西。
不过从后来剧情来看,吴敬中还是敲的少了(连他自己也说自己手下留情了),穆连成这个人后来逃到了日本,搜刮来的财富装了几卡车。
另外戴笠特意提到了九十四军副军长杨文泉纳妾的事儿,让吴敬中本能的想到他要余则成娶穆连成的侄女穆晚秋,而且还是明知道余则成在老家有老婆的情况下,等于说是鼓励手下纳妾。
《潜伏》这部剧,有意思就有意思在,剧中人物每句话都有深意,更为关键的是,剧中不少关键性的情节在现实中都是真实发生的。
2
不过,应该指出的是,当时戴笠本身就面临很多麻烦,因为蒋介石要裁汰军统,戴笠焦头烂额,说了很多过激的话,引起了蒋介石忌惮,所以戴笠急匆匆处理了在北平、天津的事儿后,就从青岛乘坐专机回南京了。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死在了戴山。时至今日,有关戴笠飞机失事依然存在很多谜,有个猜测就是同戴笠在北平要处理军统驻北平站站长马汉三有关,因为马汉三私藏了乾隆的九龙宝剑,担心戴笠追责从而实施了炸弹暗杀。
毫无疑问,《潜伏》里面戴笠口中所称要查贪腐,指的就是这件事。
![]()
有意思的是,剧中戴笠的后半句,处理94军副军长杨文泉纳妾,在历史上也是真实发生的。
杨文泉(杨文瑔)是黄埔二期毕业,在国民党军中资历不算浅,后来留校出任过第3、4期学生队区队长。
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杨文瑔出任国民革命军181旅补充团第2营3连连长,在进攻河南战役中身先士卒,勇克敌据点,
1927年6月,杨文瑔出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师第六十五团少校团附,因受陈诚赏识,次年1月调任蒋介石侍从室少校参谋。
得益于此,杨文瑔后来也成为陈诚“土木系”出身的将领。
1931年6月,杨文瑔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副官处中校主任。1032年2月,随军参加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1934年10月,出任军政部陆军编练处第一团上校团长。
1937年8月,杨文瑔调任国民革命军61师181旅旅长,应该指出的是,这个师原属于福建的十九路军,因反蒋失败,部队被收编,该师在抗战爆发前,就已经完全嫡系化,该师师长杨步飞是黄埔一期毕业。
在淞沪会战中,61师打的相当惨烈,师长杨步飞因作战不利而被撤职,改任独立第二十五旅少将旅长。杨文瑔并未受此影响,而是继续跟随61师参加抗战,曾在武汉会战时,顽强阻击日军第十师团三昼夜,击退了日军的六次进攻。
从这个情况来看,杨文瑔也无愧于一个抗日名将的称号。
1038年9月,杨文瑔升调第54军第50师少将副师长,继续参加武汉会战。54军的前身是18军下辖的14师,这支部队在土木系中地位颇高,陈诚也曾担任过师长。
1940年2月,杨文瑔升任50师师长,率部参加桂南会战。经杨文瑔一手调教,50师后来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后来原隶属于54军的14师、50师改隶属于新六军,不久之后50师改隶属于新一军,成为五大主力之下的王牌师。
1942年,杨文瑔升任94军副军长,参加鄂西会战,1945年4月又参加湘西会战。
![]()
从杨文瑔整个抗战经历不难看出,他一直都在抗战的一线,并多次率部与日军交手,并屡立战功,多次收受到表彰,是国民党军之中极富作战经验的高级将领,被赞誉为“智勇双全、敢打敢拼”。
1945年9月下旬,94军经空运调至上海,紧接着又调赴天津,杨文瑔以94军副军长地身份任天津警备司令。
3
杨文瑔在1946年出任天津警备司令四个月后,即被调任整编72师师长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差点要了杨文瑔命的事儿——即《潜伏》中所称杨文瑔纳妾的事儿。
民国时期法律虽然明确规定了(1930年)一夫一妻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却并非如此。
根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院字第六四七号解释称:
“娶妾并非婚姻,自无所谓重婚。”
民国二十年院字第七三五号解释称:
“妾虽为现民法所不规定,惟妾与家长既以永久公共生活为目的,同居一家,依民法第一一二三第三项之规定,应视为家属”。
也就是说民国法律虽然规定了一夫一妻制度,但在司法解释上,娶妾并不算违法。
既然如此,杨文泉纳妾也算不上是什么涉及生死的大事才对。
这事儿其实还要从头说。
![]()
杨文瑔早年曾娶妻夏国彬,此女是辛亥革命四川总指挥夏之时的侄女,颇有背景和后台,但杨文瑔在天锦纳妾,所娶的女子也大有来头。
根据沈醉回忆:杨文瑔当上天津警备司令后,看上了当地最大的军火买办的孙女雍载华,此女背景很深,其祖上其祖父与李鸿章、盛宣怀关系密切,跟袁世凯、熊希龄、朱启钤也有很深的关系。
尽管杨文瑔当时一已经是国民党军中将,而且有着抗日名将的名头,但此女背景之深,也不是他能轻易征服的。
不过,杨文瑔在追求女性一事上,却有其独到之处,雍载华最终还是没有逃过。
杨的原配夫人夏国彬也是个刚烈的脾气,一听丈夫纳了妾,索性直接离婚。
这件事情后来闹得很大,直接惊动了蒋介石,震怒之余命令戴笠亲自处理这件事,戴笠后来到了天津以后,直接下令把杨文瑔关了起来,甚至还有直接杀杨文瑔的打算。
当时,时任天津市长的张廷谔、副市长杜建时以及94军军长牟廷芳先后为杨文瑔出面求情,戴笠都没批准。
有意思的是,戴笠从天津到青岛乘飞机去南京,结果中途失事,杨文瑔这件事也无人处理,加上上下打点,终于从狱中走出。
1946年7月10日,张廷谔和杜建时为戴笠举办追悼会,沈醉作为军统方面代表出席致谢,曾亲眼看到杨文瑔作为戴笠追悼会的发起人和主持人,出现在现场。
杨文瑔受了一顿惊吓,但也还算值得,因为雍载华陪嫁的嫁妆很丰厚。
要说起来,沈醉对杨文瑔这个人颇为不屑,根据沈醉回忆,杨文瑔这个人颇为好色,他每驻防一地,必会追求当地有名的交际花、校花或名门闺秀,直至得手为止。
对于这类人,沈醉的语气是很不屑的,认为这样的将军很难打仗。
![]()
沈醉私下里形容杨文瑔是“油头粉面的白面书生”:
“我从认识他的第一天起,就总认为他不像个军人,满身香气扑鼻,而且还有点和古代文人陆机《赴洛道中》诗中描写的一样,有些‘顾影自怜’那一股酸劲儿。总之,不是味道!”
“他洗脸一向是慢腾腾洗上十多二十来分钟,把脸洗过一遍后,才把香肥皂在手上搓几下,手洗干净,再搓香皂向脸上抹去。他两手是那么轻、那么慢地来回在脸上抹,好像重了、快了,都会把吹弹得破的脸皮损坏似的,洗完还得在脸上涂点雪花膏之类的润皮肤的东西。”
毫无疑问,沈醉因为对杨文瑔“鄙夷”,所以在形容上,也偏向于把他塑造成一个“不男不女”的感觉。
抛开形容不谈,杨文瑔虽然好色,但面对喜欢的姑娘,也是当面追求的,所以注意一些自身的形象,本身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反倒是在我们今天看来,杨文瑔这样一类人,颇有“情场高手”的意思。
沈醉记得,杨文瑔就曾当着他的面大谈“追求女性”的心得。
一次,杨文瑔问沈醉:
“你知不知道男人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沈醉回答: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杨文瑔笑着给沈醉打了五十分:
“这种快乐,女人也一样有,佘太君、穆桂英、花木兰……不都是有这种快乐吗?”
看着沈醉一头雾水,杨文瑔洋洋得意地给出了“正确答案”:
“男人最大的快乐事,是能讨得许许多多漂亮女人的喜欢!”
沈醉想起戴笠跟自己说过处理杨文瑔的经过,就讥讽他:
“你到处结婚,自找麻烦,还有什么快乐。“
![]()
不过,随着泰安战役结束,杨文瑔随即被俘,建国后关进了功德林,他和雍载华的婚姻关系也无疾而终,应该是分手了,至于是什么原因,无人清楚。
据沈醉描述,在功德林关押期间,都没什么亲属来看望杨文瑔。
偏生杨文瑔这个人思想十分顽固,多年来接受思想改造,也没见有什么变化,到关押后期,甚至不少原国民党军将领都能走出监狱,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他还是没法出去。
直到最后,杨文瑔也没有等到特赦。
1973年10月24日,杨文瑔在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因病去世,终年68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