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是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的会期,各国都有权在联大的讲台上发表对国际问题的看法。其中联合国成了很多国家发泄的目标,比如特朗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对联合国的作用非常不满。俄外长拉夫罗夫也有看法。
特朗普的不满主要源于联合国对国际和平贡献越来越少。
![]()
印度应获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2025 年 9 月 24 日,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直言,“过去十年,联合国在中东冲突、欧洲安全等问题上屡屡失策,决议沦为‘纸面文件’,对维护全球秩序的作用持续弱化”,这番表态引发多国代表的关注,也为此次联大围绕联合国改革的讨论埋下伏笔。
2025 年 9 月 26 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中,首次明确表态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他在演讲中指出,“当前联合国安理会的构成已无法反映全球力量格局的变化,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代表性严重不足,印度作为人口超 14 亿、在全球经济与安全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理应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
这一支持并非偶然,而是俄印关系深化与联合国改革诉求的结合。从 2020 年起,俄罗斯就多次在双边会谈中表达对印度 “入常” 的支持,但在联合国大会公开演讲中明确提及尚属首次。
![]()
拉夫罗夫在发言中进一步强调,“印度在维护印度洋地区安全、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表现突出,过去五年累计向联合国维和部队派遣超 5 万名人员,贡献度位居全球前十,这样的国家理应在安理会拥有更多话语权”。
印度方面对此迅速回应,印度外长苏杰生在 9 月 27 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俄罗斯的支持是对印度国际地位的认可,印度将继续推动安理会改革,争取获得常任理事国席位,以更好地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
![]()
事实上,印度 “入常” 诉求已持续多年,2024 年印度 GDP 总量突破 4 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经济实力的提升也让其 “入常” 呼声愈发高涨,此次俄罗斯的公开支持,为其增添了重要助力。
从联合国改革进程来看,安理会扩大问题已讨论近 20 年,目前主要形成 “团结谋共识” 与 “四国集团” 两大阵营:“四国集团”主张新增常任理事国并拥有否决权,而 “团结谋共识” 阵营则反对新增常任理事国,主张扩大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拉夫罗夫的表态,无疑为 “四国集团” 的诉求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让安理会改革的讨论再次升温。
![]()
联合国存在两大核心问题
与俄罗斯聚焦安理会改革不同,日本首相石破茂在 9 月 25 日的联合国大会发言中,直接指出联合国存在的问题: “决策效率低下,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滥用”,二是 “资金分配不合理,发达国家承担过多份额却缺乏相应话语权”。
针对否决权问题,石破茂举例称,“2023 年至 2025 年,安理会针对乌克兰、中东等地区冲突的 12 项决议,因常任理事国否决而未能通过,导致联合国无法及时采取行动,这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权威性”。
![]()
他进一步呼吁,“应限制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对于涉及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的决议,否决权不应被使用,同时应扩大非常任理事国的权力,让更多国家参与决策”。
在资金分配问题上,石破茂披露数据称,“日本常年承担联合国常规预算的 9.6%,仅次于美国的 22%,但在安理会等关键机构中却缺乏决策权,这种‘出资多、话语权少’的局面不合理”。
他提出,“应根据各国的经济贡献度调整联合国机构的话语权,同时推动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预算责任,实现‘权责对等’”。
![]()
日本的批评并非首次,2024 年日本就曾联合德国、巴西等国,向联合国提交安理会改革提案,但因遭到 “团结谋共识” 阵营反对而未能推进。
此次石破茂在联大公开点名问题,被外界解读为日本再次推动 “入常” 的铺垫 —— 日本自 20 世纪 90 年代起就提出 “入常” 诉求,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与外交活跃度的提升,对联合国话语权的渴望愈发强烈。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批评引发部分国家的共鸣。
![]()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 9 月 26 日的发言中表示,“日本指出的问题客观存在,联合国需要进行系统性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而韩国则对日本的主张表示反对,韩国外长朴振在记者会上称,“日本的诉求忽视了历史问题,在未彻底解决二战历史遗留问题前,不应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各国立场的分歧也凸显了联合国改革的复杂性。
![]()
各国分歧下的联合国改革困境
俄、印、日三国的表态,折射出联合国改革面临的多重困境。从安理会扩大来看,各方在新增常任理事国数量、是否拥有否决权、地区代表性等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俄罗斯支持印度,却对日本 “入常” 态度模糊;美国虽表态支持 “四国集团”,但未明确承诺推动其获得否决权;中国则主张 “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优先扩大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各方立场难以调和。
![]()
针对否决权改革,分歧同样明显。发展中国家普遍主张限制否决权,以避免常任理事国滥用权力,而部分常任理事国则担心否决权受限会削弱自身影响力,美国、俄罗斯在这一问题上态度谨慎,仅同意 “在特定情况下限制否决权”,难以达成共识。
目前联合国常规预算主要由发达国家承担,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五国贡献占比超 50%,但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大会等机构中拥有更多投票权,这种 “资金与权力不对等” 的局面,让发达国家逐渐失去耐心。
日本、德国多次威胁减少预算贡献,而发展中国家则主张 “资金分配应与人口、发展需求挂钩”,双方矛盾持续升级。
![]()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 9 月 28 日的总结发言中表示,“联合国改革势在必行,但需要各国展现包容与妥协精神,不应将改革作为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而应从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推动联合国更好地履行职责”。
然而,从当前各国的表态来看,短期内达成实质性改革协议的可能性依然较低,联合国改革仍将在分歧与博弈中缓慢推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