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互联网圈掀起波澜。以张雪峰、户晨风、蓝战非为代表的网络大V接连遭遇平台处罚,引发舆论广泛关注。这些曾经坐拥千万粉丝的内容创作者,为何会在短时间内集体“翻车”?
户晨风:制造对立的内容生意
![]()
这位可算是"老封禁户"了,他特别擅长制造所谓的阶级对立来吸引流量。比如近期引发热议的"安卓人和苹果人"之争,就是将普通的社会现象极端化、对立化,把价值观传播推向非此即彼的境地。他拍摄的内容表面上是在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实际上却充满了对普通百姓的鄙夷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如果真的想要帮助普通人改变命运,更应该像那些扎根基层的驻村干部一样,脚踏实地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而不是赚一波流量就跑。短暂的关注度过去之后,真正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有没有可持续的方案?这不仅是对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的不尊重,更是对社会正能量的消解。
这种刻意制造对立的内容生产方式,不仅破坏了网络生态,更对社会价值观造成了侵蚀。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那些在偏远山村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基层工作者,他们的付出与贡献,远比制造对立的网络炒作更值得被关注。
张雪峰:贩卖焦虑的教育生意
![]()
他长期向公众灌输"文科都是服务业"、"唯有理工科才有出路"等片面观点,甚至断言新闻学毫无用处。试问,如果按照他的逻辑,国家的舆论阵地建设该由谁来完成?难道要让毫无专业素养的业余人士来担当吗?他的所谓专业建议实际上存在很大局限性,却不能因为个人好恶就试图影响整个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在直播连线中,他不断"矫正"家长的价值观判断,将教育的核心价值让位于世俗的金钱观和即时变现能力,这无疑与文化自信的培育背道而驰。张雪峰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以当下行业发展水平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却忽视了任何技术迭代和学术积累都需要长期过程。如果按照他的认知,理论物理、理论数学等基础学科都将失去价值,这显然是对学术研究体系的严重误读。
教育不仅是求职谋生的手段,更关乎人的全面成长和国家文化建设。倘若整个社会都奉行“文科无用论”,那么我们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将由谁来担当?舆论阵地又该如何坚守?这些深层次的问题,远非简单的就业率数据所能涵盖。
蓝战非:鼓吹消极的人生生意
![]()
他在公开场合宣扬躺平、不结婚等消极观念,炫耀网红收入,鼓吹"国外月亮圆"。试想,一个在你家做客一周的陌生人,怎么可能比你的家人更了解什么才是适合你的?他的收入来源本质上依靠的是实体经济支撑:轰鸣的工厂、完整的供应链、高效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直播带货等网红经济模式,实际上是to C业务的资源整合,需要依赖强大的生产和配送体系。我们要思考的是:网红经济对社会的长远价值何在?先富者应该如何带动后富?宣扬躺平和享乐主义是否合适?当头部网红否定普通劳动者的价值时,我们引以为傲的奋斗精神该如何传承?国家的长远发展需要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而不是片面追求流量效益。
更值得深思的是,网红经济繁荣的背后,离不开完善的产业链支撑和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创作者在享受时代红利的同时,更应思考如何回馈社会,而非一味宣扬消极价值观。
总的来说,网络空间需要定期"打扫卫生",做错了就要承担责任。网红的言论只能作为参考,绝不能成为行为准则。就像普通家庭也不会愿意与极端负面的人相处一样,网络空间同样需要积极向上的氛围。短期的心理调节可以理解,但长期宣扬躺平主义必将带来严重后果。本质上,个人IP和流量积累是一种商业模式,但如果用个人叙事挑战集体理想,用商业行为质疑国家战略,就必须予以坚决整治。
我们承认一些网红的个人奋斗经历值得肯定,但这不能成为其传播偏激观点的理由。很多所谓的"大实话",实际上并不能帮助我们建设更美好的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协作共生,而不是在商业价值判断下的偏颇选择。当我们从网络的喧嚣回归现实,依然要担当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普通的石头,但萤火之光,亦有光明。前路漫漫,惟有奋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