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山口县的关门海峡的波涛拍岸处,静静伫立着一座承载着历史风云的海滨城市——下关。下关古称 “马关”,以其壮阔的关门海峡、鲜美的河豚料理、唐户市场的海鲜盛宴而闻名遐迩。
![]()
你很难想象,这一座安静的港口小城,在130年前,曾是中日之间一份丧权弱国条约《马关条约》的谈判与签署地。
1895年春天,清朝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在甲午战争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被慈禧太后派去日本谈判。他带着满腹的屈辱和疲惫,抵达下关。在当地的一家高级料亭——春帆楼的榻榻米房间里,他面对的是日本的首相伊藤博文和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两位代表日本“明治维新”后崛起的“新帝国”。
![]()
李鸿章年事已高,加之刚在谈判前遭遇日本激进分子小山丰太郎的枪击,左脸负伤,谈判时只能贴着纱布出席。也正因为这次枪击,日本方面为了“表现大度”,在赔款金额上略作让步——但仍要清政府支付2亿两白银,还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下关是伊藤博文的家乡,伊藤博文选在老家与大清谈判,足见其张扬。这场谈判在春帆楼整整持续了三十多天。李鸿章的那首“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诗句——成为其回首“马关谈判”无奈又真实的写照。
![]()
如今,春帆楼是一家高级旅馆,边上建了一座“日清讲和纪念馆”,再现了当年《马关条约》谈判的现场,同时展示了相关的历史资料与李鸿章写下的书法。那张“条约谈判桌”,依然摆在那里,像是在提醒后人:曾经这里发生过一场改变中国命运与东亚格局的历史事件。
![]()
![]()
下关不仅是山口县的门户,也是九州与本州的文化交汇点。其历史可追溯至古日本的“长门国”,其地理位置扼守关门海峡,早在8世纪便成为连接本州与九州的要冲。平安时代(794-1185年),下关因源平合战(坛之浦之战,1185年)而名垂史册,源氏与平氏在此决战,奠定了镰仓幕府的基业。江户时代(1603-1868年),下关作为长州藩的港口,繁荣为贸易与渔业中心。明治时代(1868-1912年),下关因关门海峡的航运优势,成为国际贸易重镇,红砖建筑与西洋风情涌现。1943年,关门海底隧道通车,1973年关门桥竣工,进一步巩固了下关的海峡门户地位。2015年,春帆楼被列入“日本遗产”,其历史与海滨风光吸引了全球游客。
下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关门海峡的壮丽海景、唐户市场的鲜活气息、赤间神宫的灵性守护与春帆楼的历史厚重,共同构成了一个既浪漫又深沉的海峡之城。春季,樱花点缀海峡步道,秋季红叶映衬海面,增添了海滨的诗意。
关门海峡宽约700米,连接本州与九州,海流湍急,每日潮汐变化剧烈,形成了壮观的“鸣门涡潮”。关门桥横跨海峡,长1068米,1973年通车,是日本首座跨海大桥,钢索与红白涂装在夕阳下闪耀,宛如一幅现代画卷。
赤间神宫是下关的灵性之地,位于海峡东岸,始建于1187年,供奉着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武将平清盛之子平知盛及源平的合战殞将,守护航海安全。神社的朱红鸟居与水天门庄严醒目,庭院点缀红叶,宛如一幅神圣画卷。每年5月的“先帝祭”再现源平合战的祭祀仪式,神乐舞与和太鼓庄严而热烈。
唐户市场是下关的美食地标,每日清晨开放,摊位售卖关门海峡的河豚、鲣鱼与海胆,游客可品尝现切刺身,鲜美无比。河豚料理(ふぐ料理)是下关的代表,唐户市场的河豚刺身与火锅享誉全国,2018年获“日本美食遗产”认定。
![]()
漫步下关街头,心中油然而生一份历史的沉重感,《马关条约》在这里签署已经过去了130年,假如清朝没有那么腐败,假如清朝的军力没有那么软弱,中国近代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沧桑和苦痛。我似乎看到了李鸿章那贴着纱布无奈悲哀的脸,看到了伊藤博文那种趾高气扬的跋扈神情。“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山口县之旅”第二团最后一次募集
旅行日期:11月7日(周五)—9日(周日)
行程安排:请点击浏览以下链接内容 徐静波带你走进山口县
限定名额:20人(目前尚有5名名额)
想参加的伙伴,请扫以下二维码报名。因入群人数受限,谢绝单纯入群者。如未能扫码入群而确实想报名参加的,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您的微信号,由我的同事再单独加您。期待与大家结伴同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