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热搜词条说的是以色列正在清退中国工人。视频是一位在以色列务工的男性拍摄,视频中可见,大批工人在以色列工地前滞留。有的骑在交通工具上,有的就地坐在马路牙子上,多辆警车鸣笛堵住大门。视频发布者表示,好几个工地不让工人进入,警察把门全部堵住,不知道什么情况。有人收到消息,称以色列要在2025年年底之前,将中国工人全部驱逐出境。
![]()
视频里的场景并非个例。就在这之前没多久,以色列一家中国公司突然接到通知,要求解雇322名中国员工,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任何缓冲期。这些工人大多是半年前才来到以色列,身上还背着出国前交的十几万中介费债务。
更让人揪心的是不止这一家公司,以色列几乎全面停止了建筑工地的用人审批,官方给出的说法是“恢复时间待定”。这意味着,不仅没找到工作的工人陷入绝境,就连已经在岗的人也随时可能失去生计。
让人觉得矛盾的是,以色列工会居然站出来反对政府的做法,甚至要求法院出手制止这种大范围裁员。要知道,一直以来工会都对外国劳工颇有微词,认为他们抢了本地人的饭碗。这次却罕见地为中国工人发声,背后的原因耐人寻味。
![]()
有在当地工作多年的老工人猜测,可能是政府的命令太突然,连工会都觉得不合规矩。毕竟这些中国工人在以色列建筑业的分量不轻,数据显示中国建筑工人曾占到以色列建筑业劳动力的近一半,这么多熟练工人突然被清退,整个行业肯定会乱套。
可直到现在,以色列政府也没出面给个明确说法。没有官方公告,没有政策文件,只有一道道突如其来的禁令和传言。但对在以色列的中国工人来说,这些传言带来的恐惧是真实的。
要说这事儿的蹊跷之处,得从以色列对外籍劳工的复杂态度说起。这些年以色列本土劳动力一直短缺,尤其是建筑业,本地人不愿意干又累又苦的体力活,只能靠外国劳工撑着。
中国工人因为技术好、肯吃苦,一直很受雇主欢迎。可就在2025年这一年,风向突然变了。先是年初收紧签证审批,接着是停止新工人入境,最后干脆开始要求解雇现有员工,一步比一步紧。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9月初那322名工人被无理解雇的事。按照以色列的法律,外籍劳工必须持有B/1签证才能合法工作,这种签证把工人和雇主死死绑在一起,不能随便换工作,更不能为未注册的雇主干活。
![]()
可这次被解雇的工人都是通过正规渠道来的,签证手续齐全,说解雇就解雇,连个理由都不给。更奇怪的是,以色列移民局上半年还在说要优化中国劳工的招聘流程,打击非法中介,转过脸就来了这么一出,政策的反复无常让人心寒。
有人猜测这可能和巴以冲突的升级有关。2025年巴以局势一直紧张,到了下半年更是愈演愈烈,国内矛盾激化的时候,拿外国劳工开刀转移视线是常有的事。还有人觉得和中以关系的微妙变化脱不了干系,随着地区局势紧张,两国在一些问题上的立场分歧越来越明显,普通工人成了牺牲品。
![]()
不过这些都只是猜测,没有官方说法,但有个现象很明显:以色列同时在放宽叙利亚德鲁兹族工人的准入,允许他们进入戈兰高地工作,一边赶走中国工人,一边引进其他国家的劳工,这背后肯定有自己的算盘。
以色列工会的态度也很有意思。他们一边反对政府清退中国工人,一边又在推动限制外国劳工的政策。有分析说,工会真正在意的不是中国工人的权益,而是担心政府这种突然袭击会打乱行业秩序,影响本地雇主的利益。
毕竟中国工人干的都是本地人不愿意干的活,真把这些人都赶走了,工地停摆,本地相关行业也会受影响。这种矛盾的态度,恰恰说明以色列在外国劳工问题上的纠结——既需要廉价熟练的劳动力,又想保护本地人的利益,最后遭殃的总是夹在中间的外国工人。
![]()
在以色列的中国工人心里,早就憋着一股委屈。2025年6月以色列和伊朗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全境防空警报几乎没停过,数百万以色列人躲进防空洞避难,可包括中国工人在内的外国劳工却被挡在门外。
那时候工人们只能躲在工地简陋的工棚里,听着外面的爆炸声和警报声,心里又怕又寒。这事儿让大家彻底明白,在以色列,外国劳工的命好像真的是二等的,平时干活的时候需要你,到了生死关头却把你排除在外。
比安全没保障更让人头疼的是高昂的中介费用。这些工人出国前大多要交给中介10万到15万块钱,这笔钱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很多人都是东拼西凑甚至借高利贷才凑齐的。
![]()
他们原本指望在以色列干几年,每个月挣3万到4万块钱,既能还清债务,还能给家里留点积蓄。可现在工作说没就没了,中介费打了水漂,有的人还背着违约金,真是欲哭无泪。
更坑人的是以色列法律规定雇主得提供合适的住宿,可实际上很多工人住的都是拥挤的工棚,卫生条件差不说,还经常被克扣住宿费,这些委屈找谁诉都没用。
签证的问题更是悬在头顶的利剑。虽然大部分工人入境手续是合法的,但架不住政策多变。以色列的B/1签证规定工人只能为指定雇主工作,一旦雇主出问题或者被解雇,工人就成了非法居留,随时可能被遣返。
![]()
更让人无奈的是维权无门。2025年上半年就有山东的宁先生被拖欠了两个月工资和退税,加起来差不多15万块钱,找雇主理论被敷衍,找相关部门投诉又因为语言不通、手续复杂,最后不了了之。
这次322名工人被解雇后,虽然有工会出头打官司,但真正能帮到普通工人的恐怕有限。他们既不懂希伯来语,又不熟悉当地法律,就算想维权也不知道该找谁说理。这种孤立无援的处境,让所谓的“合法权益”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
这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清退风波”,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都暴露了跨国劳务背后的残酷现实。中国工人背井离乡到以色列打工,付出了高昂代价,却要面对政策突变、安全无保障、维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而以色列一方面依赖外国劳工支撑经济,另一方面又在制度上歧视、政策上摇摆,这种矛盾的做法最终伤害的不仅是外国工人,更是自身的劳动力市场稳定。
对这些在异国他乡挣扎的中国工人来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份安稳的工作和基本的尊重,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变得遥不可及。
参考资料:以色列清退中国工人引发广泛关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