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灿荣提醒,中国经济虽远超俄罗斯,但相比之下却有一个重大弱势

0
分享至

站在全球经济的天平上,中国和俄罗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重量级。

一个是制造大国、产业链“全能选手”;一个是资源巨头、靠石油天然气“单品爆款”。

按GDP算,中国是俄罗斯的9倍;按出口结构看,两国几乎没有可比性。

但偏偏金灿荣教授在一次访谈中提了个让人“意外”的观点:中国虽然大,但在一个关键问题上,还真不如俄罗斯。

他为何这么说?



俄罗斯抗住了制裁,中国能不能抗住“断供”?

2024年,俄罗斯在西方的“极限施压”下依然站得住脚,GDP增长了4.1%,卢布汇率稳定,超市货架没空,天然气照样卖,粮食一点不缺。

西方计划中的“经济崩溃”,并没有发生,反而是欧洲自己被能源价格绊了一跤。这背后的底气来自哪里?

答案很简单:自给自足。

俄罗斯的粮食自给率高达185%,也就是自家人吃饱了,还有得出口。



能源更不用说,石油、天然气是国家的“印钞机”,不仅撑起了财政,也锁住了欧洲的“命门”。

即便被踢出SWIFT,俄方依然靠能源出口赚足稳定外汇,经济反而更“抗压”。

而中国呢?虽说产业链齐全、制造能力强,但在一些关键领域,确实有短板。

最明显的,就是粮食和能源。2024年,中国进口粮食总量高达1.58亿吨,外依率接近19%。

光是大豆,就进口了1.05亿吨,占总消费量的六成。



这还不是“吃不起”,而是“种不够”。虽然国产大豆产量在提升,2024年达到了2065万吨,但这个盘子仍然撑不起中国人的“饭碗”。

更棘手的是能源,2024年,中国进口原油5.53亿吨,占消费总量的七成。

天然气进口902亿立方米,同比上涨7.3%。这些能源大多来自中东、非洲、俄罗斯,要靠马六甲海峡等“命门”运进来。

一旦通道被封,或者局势紧张,能源供应很可能受到冲击。

金灿荣教授的意思很清楚:中国有大国的体量,但在极端情况下,能不能像俄罗斯一样“顶得住”,得看这些短板补得牢不牢。



用数据说话,中国的“脆弱”不是假设,而是现实

不少人以为中国农业很强,毕竟农村面积大,农机也多。但真要摊开账本看,问题还不少。

2024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9亿吨,看起来很亮眼。

但另一边,进口粮食仍超过1.5亿吨,其中大豆、小麦、玉米、大麦都有不小的进口比例。

只要全球粮价波动,或者运输出现问题,国内市场立刻跟着“抖三抖”。



更值得警惕的是结构性风险,中国人吃猪肉多,而猪吃的是豆粕,豆粕靠大豆,大豆靠进口。

这就像一条锁链,只要上游出事,下游就会乱。2024年,中国进口大豆中有超过60%来自巴西和美国。

如果这两个出口国“卡一手”,中国猪肉价格就得上天。

能源依赖的问题更直接,虽然中国在新能源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目前原油和天然气仍是国家能源结构的主力。



2024年,中国原油对外依赖度接近72%,天然气接近45%。而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海上运输进来,其中马六甲海峡一个点就承担了中国近80%的能源进口航线。

这个“咽喉眼”,一旦被堵,不是加价的问题,是“断炊”的风险。

在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的今天,这种结构性依赖就像住在高楼里,水电都靠物业。

只要“上游”出点问题,“下游”就得点蜡祈祷。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经济安全最现实的考题。



中国早就看穿局势,“双循环”不是口号,是出路

当然,面对这些“命门”,中国并不是坐等问题爆发,而是早已在“备粮囤油”。

这两年提出的“双循环”战略,说白了就是把命运的钥匙握回自己手里。不是要脱钩,而是要有备无患。

在粮食方面,国家把“18亿亩耕地红线”当成生命线,不允许触碰。

2024年,全国新建高标准农田超过9000万亩,推广深耕、滴灌、轮作等现代农业技术,加大对种子研发的投入。

农业农村部还启动了“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从“亩产”这个口子入手,力争让每亩地多打几斤粮,减少对外依赖。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搞“粮食进口多元化”。

过去大豆主要靠美巴两国,现在中国在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也建立了稳定的进口渠道。就算一个国家出问题,其他国家可以顶上,避免被“单点锁喉”。

能源方面,中国的应对更是系统级的。

一方面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签署长期天然气管道协议,像“中俄东线”、“中亚管道”这样的项目,已经成了稳定能源供应的“硬通道”;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水电等可再生能源。

2025年,中国计划将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提升至39%,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还有一点常被忽略:中国在能源技术上的进步,正在默默改写能源账本。

比如电动车产业的崛起,让石油消耗增速明显放缓,未来交通能源依赖将从“烧油”转向“用电”。这不是小修小补,而是一次底层结构的“换血”。

金灿荣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中国的战略眼光在于未雨绸缪,知道自己强在哪里,也知道必须补哪里。”

这不是悲观主义,而是战略现实主义。



经济体量大不等于无敌,真正的底牌是体系完整

俄罗斯在极端制裁下活下来,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资源型大国”的抗压能力。但它的经济结构注定了上限不高,靠能源吃饭,遇到价格波动也会伤筋动骨。

而中国的优势是产业链完整,哪怕全球供应链打乱,中国也能自造、能替代、能调节,这是俄罗斯比不了的。

但体量大、产业强,并不意味着“绝对安全”。

粮食和能源的对外依赖,就像一个巨人的“脚踝”,虽然不致命,却是软肋。如果不补好,哪怕跑得快,也可能被绊倒。



中国的战略选择是“固本培元”。不是全靠自己,也不是全信别人,而是“两手准备”。

金灿荣提出的“弱点提醒”,其实是强者的自我体检。只有敢于面对问题,才能避免问题真的变成麻烦。

大国竞争,不只是比谁的GDP高,谁的航母多,更要比谁能在风暴来时稳住舵、撑住底。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要做的,不是追求虚假的“全面强大”,而是实实在在地把短板补上,把命门护住。



正如金灿荣所说:“大国崛起,不是靠别人让出来的,而是靠你扛得住打,顶得住压。”

中国已经走过工业化、走过全球化,接下来要走的,就是安全化、可持续化。而这条路,靠的不是运气,而是提前准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副部级江凌,有新职

副部级江凌,有新职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22:37:14
33岁吴倩怎么老成这样了?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表情严肃

33岁吴倩怎么老成这样了?素颜衰老秃顶明显,与李佳航对戏表情严肃

八星人
2025-11-03 14:41:57
89岁谢贤生活近况曝光:四名工人24小时看护,王菲举动让人没想到

89岁谢贤生活近况曝光:四名工人24小时看护,王菲举动让人没想到

聚合大娱
2025-09-19 16:23:52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黄金加税背后的深意!没几个人能说明白

睿知睿见
2025-11-04 07:49:11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蒋军司令起义,见解放军将领太年轻,脸色大变:你们不讲信用!

蒋军司令起义,见解放军将领太年轻,脸色大变:你们不讲信用!

大运河时空
2025-11-03 21:40:03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史记趣闻
2025-10-31 20:25:03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已经退休的“飞天将军”聂海胜,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粤语音乐喷泉
2025-11-04 07:20:43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杨尚昆问周总理:小平自称参加过遵义会议,此事确否,是何职务?

大运河时空
2025-09-03 11:55:59
正式退出,余嘉豪发声,官宣决定,浙江队同意,吴前期待

正式退出,余嘉豪发声,官宣决定,浙江队同意,吴前期待

乐聊球
2025-11-03 10:41:08
家猫一生都被关在家里面,它会寂寞吗?其实它比咱想的要开心多了

家猫一生都被关在家里面,它会寂寞吗?其实它比咱想的要开心多了

向航说
2025-11-02 02:45:03
储能需求大增 社保基金持仓11只概念股

储能需求大增 社保基金持仓11只概念股

证券时报
2025-11-04 06:23:03
胡可与沙溢接机儿子,安吉鱼儿英国读书回国,兄弟俩比爸爸还高。

胡可与沙溢接机儿子,安吉鱼儿英国读书回国,兄弟俩比爸爸还高。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3 10:39:24
海港“太子”李新翔上演绝杀,81岁根宝执教的上海全运U20男足艰难二连胜

海港“太子”李新翔上演绝杀,81岁根宝执教的上海全运U20男足艰难二连胜

上观新闻
2025-11-03 22:29:05
“解绑”杨振宁后,翁帆回归大女主,被可怜的她才是真正人生赢家

“解绑”杨振宁后,翁帆回归大女主,被可怜的她才是真正人生赢家

胡一舸南游y
2025-10-23 19:10:30
广州全域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广州全域禁飞“低慢小”航空器

南方都市报
2025-11-04 07:02:19
中国新飞行器将首飞空间站,3000万舱外航天服:用它带回家?

中国新飞行器将首飞空间站,3000万舱外航天服:用它带回家?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4 00:11:16
蓝营内部战火一触即发!11月3日上午,台湾政坛传来新消息

蓝营内部战火一触即发!11月3日上午,台湾政坛传来新消息

李博世财经
2025-11-03 17:18:37
街机《三国志》争论三十年没结果,BOSS到底叫淳于导还是惇干导

街机《三国志》争论三十年没结果,BOSS到底叫淳于导还是惇干导

街机时代
2025-11-03 18:00:03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撒切尔夫人,曾在回忆录中解释为何归还香港,她不是没考虑过战争

文史达观
2024-10-24 06:45:03
2025-11-04 08:35:00
扶苏聊历史 incentive-icons
扶苏聊历史
山巅俯瞰兴衰史
4629文章数 57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头条要闻

全世界静待美国最高法怎么判 特朗普突然改口"不去了"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家居
房产
亲子
健康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亲子要闻

原来看十二少并不是一件很小众的事情!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