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有一段时间,高三学子们的书桌前渐渐多了份“目标清单”,从学科特色到校园环境,从地域优势到未来就业,每一项考量都藏着对未来的期待。尤其是在热门的财经领域,选一所实力过硬、认可度高的院校,成了不少学子和家长反复琢磨的事。
而这时候,上海财经大学往往会频繁出现在大家的备选名单里,这所学校究竟凭什么能成为财经类院校的“热门选项”?答案藏在它的发展积淀、排名实力和就业口碑里。
![]()
上海财经大学的故事,要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商科说起,百年时光里,它从最初的学科雏形,成长为独立建制的国立上海商学院,再到1985年定名后逐步发展为多科性重点大学,每一步都踩准了中国经济教育的发展节奏。2017 年首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 年又顺利进入第二轮名单,这份持续的认可,不仅是对它应用经济学等核心学科的肯定,更印证了它在财经教育领域的 “标杆地位”。
![]()
若要论在财经类高校中的地位,各类排名或许最有说服力。2025年软科中国财经类大学排名里,上海财经大学以311.0的总分稳居第一,主榜参考排名更是冲到了全国第 35 位,把不少综合类院校都甩在身后;ABC 中国财经大学排行榜中,它与中央财经大学并列榜首;就连侧重综合声誉的校友会排名,也将它列为中国财经类大学第一,全国综合排名第52位,还授予了“六星级大学”的称号。
![]()
不同榜单给出的“高分”并非偶然,翻开学科细节便知: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在ABC学科排名中均获A++评级,12个学科全部进入前50%,投资学、经济统计学更是多次拿下全国专业排名前两名,这种“全面强+局部顶尖”的学科实力,正是它在排名中站稳脚跟的底气。
不过对高三学子来说,排名再高、学科再强,最终还要落到“毕业后能走多远” 上。2024 届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交出的答卷格外亮眼:全校去向落实率超96%,本科毕业生中近60%选择升学,出国(境)深造的学生里,80.52%都进入了全球前100高校。而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近四成扎进了金融行业,浦发银行、中国银行等头部金融机构常年把这里当作“人才储备库”,三资企业就业占比也超过三成。
![]()
更让人关注的是校友发展:一份针对460名校友的调查显示,年薪100万及以上的占比近30%,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张勇等行业领军者,也都是从这里走出的,这些数据和案例,其实比排名更能说明问题:上海财经大学不只是榜单上的“优等生”,更是能为学子搭建起“从校园到职场”桥梁的“引路人”。
![]()
对正在选目标院校的高三学子来说,上海财经大学的价值,或许不只是“财经类第一”的排名标签,更是它百年积淀下的学科实力、师生共同营造的成长氛围,以及能为未来发展提供的广阔平台。
而这,或许就是它能成为无数人“目标清单”上优选的真正原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