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0岁以后,多吃碳水能降低死亡率!还有一个建议→

0
分享至

‍ △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主食可以说每天都少不了,但是有些朋友为了减肥、控血糖,选择不吃主食。这样真的好吗?

1

主食吃太多、吃太少

都会影响寿命

一篇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研究揭示了主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与死亡风险呈U型关系:

①当摄入主食(碳水)提供能量占比在50%-55%的时候,死亡风险最低;

②当摄入主食(碳水)提供能量占比<40%,以及>70%的时候,死亡风险都会增加。

总的来说,碳水不能多吃也不能不吃,讲究适量。如果一个成年人每日需要1500千卡的能量,那么他应该摄入250g左右的碳水,相当于一小碗米饭和少量水果。

此外,对于不同年龄的人来说,主食摄入量的需求也有不同。

1

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能降低死亡率

有研究指出摄入碳水、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比例与死亡率的关系:

①20岁以下,蛋白质供能占比16%,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各约占42%,死亡率最低;

②20岁以后,逐渐增加碳水,逐渐减少脂肪供能比,蛋白质变化不大,死亡率平稳;

③晚年时(男性约60岁,女性约70岁),蛋白质供能降至11%,脂肪供能比降至22%,而碳水化合物占比增加至67%,这时死亡率最低。

可以看出,50岁以后,应该适当增加碳水的量,谷薯类可以达到每天250~400g左右。

2

健康吃米饭

做好这几点

1

选长粒米,GI更低

虽然现在的大米都是精白米,但有籼米、粳米之分,两者略有不同。

籼米属于长粒米,多产南方,其中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多,口感偏硬,粘性小,升糖指数是50左右。

粳米属于圆粒米,多产北方,其中的支链淀粉含量较多,口感软又粘,升糖指数达到83左右。

这两者之中,长粒米更适合减肥、高血糖人群。

因为支链淀粉的结构松散,更容易与淀粉酶作用,同时,葡萄糖分子释放的速度也很快,血糖升得较高。

2

煮米饭时的小技巧

①忌长时间浸泡大米

大米如果浸泡过久,表面的无机盐和可溶性维生素会溶于水中,造成一定程度的营养损失。更重要的是,大米浸泡太久,米饭中碳水化合物的水解率会增加,加速糊化,进食后可能会导致血糖上升过快,对需要控制血糖的人不太友好。

建议:淘完米马上下锅煮。如果想浸泡米增加口感,提前泡10分钟就可以,最好用浸泡大米的水来蒸煮米饭。

②缩短蒸煮时间

蒸煮的时间越长,米饭中B族维生素流失越多,且糊化程度越高、消化速度越快,升血糖速度越快。

建议:用高压锅煮饭,能缩短煮饭时间,减少维生素的流失,同时,由于锅体完全密闭,能避免接触过多氧气,又减少了因氧化造成的损失。

③注意米水比例

米饭稍微干一点、硬一点,更有利于稳定血糖,不过加水太少可能会煮不熟。

相关实验发现,当米水的比例达到1:2时,可以正好熟并煮出“整粒大米”。

④加点橄榄油

中国农业大学食物营养研究室的一项实验表明,按米饭重量的1%加入食用油后,米饭的消化速度减慢,上升血糖的速度减慢,有利于糖尿病人控制餐后血糖。特别是橄榄油,效果最好。

一方面橄榄油中富含优质的Ω脂肪酸,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橄榄油中的油酸能帮助减慢食物在胃中的消化速度。


3

米中加点料

①杂粮

“粗细搭配”这是我们平时听得比较多的吃法守则。相对于精制大白米面,粗粮中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B族维生素,如按照1份大米+1份粗粮的比例蒸饭,维生素B1摄取量能提高2~3倍。

同时杂粮保留的谷皮、糊粉层能帮助延缓消化吸收。


*小米中含有色氨酸能助眠,平时睡不好的可以加它;

*黑米中富含花青素,想美容养颜的可以加它;

*燕麦富含β-葡聚糖,能促进人体代谢坏胆固醇,很适合三高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②豆类

杂豆类含有的蛋白质比大米高出2-3倍,而蛋白质在胃肠中消化速度比碳水化合物慢得多,可以更长时间地占据胃肠空间,从而增强饱腹感;

另外其还富含谷物中所缺少的赖氨酸,很适合跟大米进行组合搭配,达成营养互补。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想要养胃、消水肿的可以加红豆

*想消暑清热可以加绿豆

*想要补肾、增力壮骨的可以加黑豆

③菌菇

菌菇被列入“人类最佳饮食结构”,除了做菜,还能和米饭一起煮。

一方面,菌类中脂肪少、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比例齐全,可以弥补米饭中赖氨酸的缺乏;

另一方面,菌菇中含有很多不容错过的营养——如真菌多糖,能通过多条途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力;麦角硫因,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能达到维生素E的几千倍,帮助保持大脑活力。


4

别用勺子吃饭

新加坡临床营养学研究中心对11名可灵活运用筷子、勺子的民众展开了的一项调查发现,用筷子吃饭有助于降低人体的升糖指数。

因为用筷子吃饭拉长了用餐时间——150g米饭,用筷子吃共用耗时683秒;而用勺子,花了418秒,花较长的时间用餐也有助于降低升糖指数。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综合 新华每日电讯、科普中国、北京卫视

编辑 陈伊

审核 罗祎 王晨郁

BREAK AWA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不识时务!郑丽文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统一能寄望国民党吗?

不识时务!郑丽文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统一能寄望国民党吗?

阿柒的讯
2025-11-05 22:05:25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李立群评论王家卫根本不懂什么叫宗师,向太称王家卫从不给演员高价“不知道他钱去哪儿了”

王家卫录音风波再升级,李立群评论王家卫根本不懂什么叫宗师,向太称王家卫从不给演员高价“不知道他钱去哪儿了”

大象新闻
2025-11-06 18:58:06
开打!联合国终于不再忍耐,维和部队对以色列开火,法军开第一枪

开打!联合国终于不再忍耐,维和部队对以色列开火,法军开第一枪

Ck的蜜糖
2025-11-06 10:48:53
官宣!2026年1月物业改革:居委会全程监督,公共收益归业主

官宣!2026年1月物业改革:居委会全程监督,公共收益归业主

春序娱乐
2025-11-04 21:31:03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多名院士提倡:超过60岁的老人,宁可在家做家务,也别出去做这些

瓜汁橘长Dr
2025-11-02 13:42:14
潘基文致辞 穆虹出席 王晓晖致欢迎辞

潘基文致辞 穆虹出席 王晓晖致欢迎辞

爱看头条
2025-11-06 09:55:05
山姆APP已将商品头图改为实拍图

山姆APP已将商品头图改为实拍图

大象新闻
2025-11-04 18:48:02
重磅发声!坚定看好中国资产重估,明确看好“老经济”!

重磅发声!坚定看好中国资产重估,明确看好“老经济”!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21:36:09
香港冻结太子集团35亿资产!美英新同步出手,国内却静悄悄?

香港冻结太子集团35亿资产!美英新同步出手,国内却静悄悄?

公子麦少
2025-11-05 20:47:52
刘强东新车亮相,步了雷军后尘!

刘强东新车亮相,步了雷军后尘!

李东阳朋友圈
2025-11-06 14:11:53
揭秘朝鲜“不倒翁”金永南,曾是志愿军留朝鲜,忠心辅佐金家三代

揭秘朝鲜“不倒翁”金永南,曾是志愿军留朝鲜,忠心辅佐金家三代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5 08:53:45
沈伯洋再挑战大陆底线,拉拢数百人举牌示威,中央这次动了真格

沈伯洋再挑战大陆底线,拉拢数百人举牌示威,中央这次动了真格

扶苏聊历史
2025-11-05 16:59:59
当心!近期广东多人确诊!已进入高发期,严重可致心肺衰竭

当心!近期广东多人确诊!已进入高发期,严重可致心肺衰竭

潮州玩家
2025-11-06 21:27:56
贵州农妇反抗猥亵被杀害抛尸用巨石压住,凶手淡定参与找人,一个细节令人起疑

贵州农妇反抗猥亵被杀害抛尸用巨石压住,凶手淡定参与找人,一个细节令人起疑

潇湘晨报
2025-11-06 20:14:16
特朗普回应印度裔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出乎意料,他得对我客气点;马姆达尼曾称将“对抗”特朗普

特朗普回应印度裔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出乎意料,他得对我客气点;马姆达尼曾称将“对抗”特朗普

鲁中晨报
2025-11-06 15:31:12
C罗:我如果在英超强队踢一年25球!西甲比沙特容易进球太多!

C罗:我如果在英超强队踢一年25球!西甲比沙特容易进球太多!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07 01:39:03
神舟二十号疑遭碎片撞击,3名航天员滞留,空间站能维持6人生活吗

神舟二十号疑遭碎片撞击,3名航天员滞留,空间站能维持6人生活吗

胖福的小木屋
2025-11-05 23:45:40
网红街区墙体垮塌遇难女孩已被安葬,怀孕为不实传言,男友:憧憬和她未来买房结婚

网红街区墙体垮塌遇难女孩已被安葬,怀孕为不实传言,男友:憧憬和她未来买房结婚

极目新闻
2025-11-06 14:07:47
我国楼市的大局已定,未来45%的家庭,或将面临“4大挑战”?

我国楼市的大局已定,未来45%的家庭,或将面临“4大挑战”?

巢客HOME
2025-11-06 05:15:03
导演汪俊也没想到,王家卫录音曝光后,自己竟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导演汪俊也没想到,王家卫录音曝光后,自己竟成了最大的受益人

洲洲影视娱评
2025-11-05 17:27:39
2025-11-07 04:43:00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incentive-icons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都市快报》订阅号
50850文章数 3866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