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XU TIAN ·搞钱计划
欢迎来到今天的写作计划。
多数人写文章,常将结论一步写出,却省了让读者自己“悟情”的环节。
“她很痛苦。”“这太疯狂了。”“他很挣扎。”
这些句子单拎出来并没有错处,但问题在于缺少细节,太过笼统。读者一句话看完,并不容易产生什么感触。
为什么好的作家写作,能不写一字“雪”,能让人感受到无处都是雪?原因很简单:少直接下结论,多写相关场景。
1.为什么不能直接下结论?
结论是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作者的底层观感,但读者需要的上了解作者的思维逻辑,去感受。
一个故事里写“他很痛苦”,只是把一个痛苦的概念塞给了读者。
痛苦是什么?他为什么痛苦?对不同的读者而言,失业了会痛苦、考试考砸了会痛苦、和亲朋好友吵翻了也会痛苦。痛苦的原因太多,只写出“痛苦”的结论,没有血肉,读者无法感同身受。
然而,如果将场景描写出来,不下结论,读者通过对场景进行感知,就会自动代入自身情绪。这便是文字的魅力。
2.如何写场景?
首先,将“结论”拆解,剖析,追根溯源。
去问自己,这个结论中要描述的感觉是怎么产生的,落实到生活中是什么模样?
比如写“悲伤”,可能是声音,人在哽咽,哽咽到说不出完整的话;可能是神态,人在流泪,眼眶很红,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
其次,调动动词与名词。
写“这片稻田很大”,太泛。写成:“老农弯着腰割下了一茬又一茬的水稻,稻子在身后堆成了小山丘。太阳渐渐西移,若他俯瞰一看,那老农就像是稻浪里的一颗石子。”
你一下就能感受到:稻田很大。
最后,调动一切感官
结论是你通过各种感官感知世界得到的结果。一切五官所能接触到的,声音、气味、触感、视觉,越是清晰具体,越能让人如临其境。
3.结合例子,感受技巧。
A:“她心酸又委屈。”
B:“薇龙一个人在太阳里立着,发了一回呆,腮颊晒得火烫;滚下来的两行泪珠,更觉得冰凉的,直凉进心窝里去。”(张爱玲)
细节远比结论更有说服力,细节是具体的事实,结论是抽象的概括。
通过对动作、语言等场景中的细节内容的适当描述,苍白的字眼便能一下子鲜活起来,叫读者有所共鸣。
学习完,同学们可以动起来了。
30-300元/篇
会打字就能赚稿费
![]()
![]()
![]()
![]()
![]()
如果你要报名,直接点击下面小程序:
(报名后请添加微信:HHBB199898
备注“许天写作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