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25日,中国稀土出口总量暴跌74%,这个数字如同一记重拳,击中了全球新能源产业的软肋。
G7国家坐不住了,紧急商讨应对方案,拟设置价格下限并征收关税,试图撼动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90%的绝对控制地位。
G7为何此时孤注一掷?这套组合拳能否奏效?
![]()
编辑:0919
40年磨一剑,中国稀土掌控90%全球市场
说到稀土控制权,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中国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拥有90%的控制权,这个数字背后是40年技术积累和完整产业链优势的体现。
从内蒙古的稀土矿开采,到江西的离子型稀土分离,再到宁波的高性能磁铁制造,中国构建了全球唯一的完整稀土产业链。这种"资源+技术+市场"的立体优势,让西方望尘莫及。
![]()
更关键的是,稀土加工技术绝非简单的挖矿炼铁。
洗选、分离、冶炼、深加工,每一步都需要精密的工艺控制。
以中重稀土为例,钐、钆、铽等元素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机和导弹制导系统的核心材料,纯度要求达到99.9%以上。
这样的技术门槛,不是砸钱就能跨越的。美国芒廷帕斯矿重启后,原料还得运到中国加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日本虽然在回收技术上有所突破,但规模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
![]()
中国稀土价格从2019年的46.59美元每公斤涨到2025年的82美元每公斤,逼近日本高端产品水平。
这不是简单的涨价,而是技术价值的体现。
当全球90%的新能源车电机、80%的风力发电机都依赖中国稀土永磁体时,这种技术优势已经转化为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如今全球经济都绑在这条供应链上,谁想绕开中国,就得先问问自己有没有替代方案。
![]()
G7设价格下限反伤自身,欧美企业先撑不住
G7的算盘打得倒是响亮,想通过价格下限逼迫中国就范。
按他们的想法,设个最低价就能防止中国"倾销",还能给自家企业喘息空间。问题是,他们搞错了一个基本事实——谁才是定价的主导者。
中国实施出口管制后,稀土价格已经翻了三倍,主动权早就握在手里。G7设的价格下限,充其量是给中国稀土再抬抬价,最终买单的还是他们自己的企业。
![]()
更滑稽的是,G7内部根本没达成一致。
美国希望通过高价托底扶持本土产业,欧盟却担心增加企业成本。德国巴斯夫公司警告,如果强制压低中国稀土价格,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可能面临供应链断裂风险。
日本丰田更是明确反对加征关税,因为其混合动力汽车电机80%依赖中国稀土。这种"各怀心思"的局面,让G7的关税威胁沦为一纸空文。
![]()
企业的反应最说明问题。美国MP Materials不得不斥资4亿美元入股,以两倍于市场价采购稀土,试图建立"独立供应链"。
但他们的精炼技术仍依赖中国,得克萨斯州的新工厂要到2028年才能投产。
法兰克福的贸易商早就发出警告,现在西方企业的库存顶多撑两三个月,再拿不到货,汽车生产都得停摆。这哪里是制裁中国,分明是在绑架自己。说白了,G7这套组合拳看似凶猛,实则是在和市场规律较劲,最后疼的还是自家企业。
![]()
以规则对规则,中国稀土管制获全球认可
面对G7的无理挑衅,中国的应对堪称教科书级别。
商务部一边加快合规申请的审批,给愿意守规矩的企业开绿灯,一边建立稀土出口追踪制度,买家是谁、用在哪都得报备审计。这一手"又拉又控",把主动权握得牢牢的。
2025年7月,中国发布《稀土管理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规范稀土开发。条例要求所有稀土企业建立产品追溯系统,确保每一批出口稀土的碳足迹可查。
这种"以规则对规则"的策略,让G7的碳税阴谋破产。
![]()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还展现出大国的开放胸怀。
商务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国稀土出口政策是"依法合规、非歧视性"的,只要符合规则,欢迎各国企业申请。这种"开放但有原则"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与哈萨克斯坦签署跨境铀矿联合勘探协议,与土耳其、巴西等资源国商讨稀土合作框架,中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技术共享、利益共赢"。
![]()
这种模式比G7的排他性联盟更具吸引力。
欧盟急着打电话求沟通,说白了就是扛不住了。冯德莱恩在G7会议上掏出稀土磁铁当道具造势,结果企业转身就找中国要出口"特权",想让中国把他们和美国区别对待。
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法,充分暴露了西方的焦虑和无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激增21.4%,但价格并未因G7的施压而下跌,说明国际市场对中国稀土的需求依然强劲。真正的实力面前,什么组合拳都是虚招。
![]()
技术为王的时代,中国握住了发展主动权
稀土博弈的背后,折射的是更深层次的文明竞争。
这不仅仅是一场技术较量,更是两种发展模式的对决。西方习惯了用行政手段和金融工具解决问题,却在技术壁垒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中国凭借长期技术积累和制度优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麦肯锡预测,稀土供应中断将影响全球3万亿美元新能源产业。
![]()
这个数字背后,是整个人类绿色转型的命脉。中国不仅掌握了现在,更在布局未来。厦门钨业的稀土废料回收率达到98%,而G7国家的平均回收率不到30%。
技术创新带来的不仅是成本优势,更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动。
未来十年,全球将进入"技术实力+制度创新"的综合国力竞争时代。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握住了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正在建设稀土国家实验室,推进下一代稀土材料研发,这种前瞻性布局让西方更加焦虑。清华大学研究显示,中国稀土技术领先优势将持续至2035年。
![]()
这不是简单的时间延续,而是技术代际的跨越。
G7越是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去中国化",越是证明了中国技术优势的不可替代性。市场规律不会迁就政治情绪,技术实力才是硬道理。
当特朗普考虑邀请中国加入G7时,这种态度转变已经说明了一切。与其搞对抗,不如谈合作。东方智慧正在重塑国际规则,技术文明与制度文明的结合,构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
![]()
结语
稀土博弈的本质,是技术实力与制度智慧的较量。中国凭借40年技术积累和精准应对策略,在这场竞争中展现了大国的战略定力。
未来的全球竞争,将更加依赖技术创新和制度优势的结合。东方智慧正在重塑国际规则,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握住了发展的主动权。
面对技术封锁和供应链重构的挑战,你认为哪种发展路径更具前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