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黄河水千百年来滋养着这片土地,也孕育着“医者为民”的深厚情怀。“国家非遗保护项目 —— 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便是在这里,用20年的时光,践行着公益抗癌事业。自2004年到2024年,他连续举办六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大会,将中医抗癌的智慧、康复者的勇气传递给万千患者,为身处绝境的人们筑起了一道“生命长城”。
![]()
2017.9.24年袁希福举办第五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
【承祖训行医:40年仍守初心】
袁希福的医学道路源于家族传承。自清乾隆年间起,袁氏中医便以“悬壶济世”为宗旨,八代行医,不仅留下了大量临床验方,更将 “医者仁心” 的祖训刻入血脉。童年时期,袁希福便开始学习《药性总论》《汤头歌诀》等中医经典,放学后跟随祖父出诊,学习“望闻问切”基本功。
![]()
袁希福早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进修
成年后,他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跟随中医肿瘤泰斗余桂清教授学习。在此期间,他一有空就前往农村义诊,“看到很多农民为了治癌倾家荡产,最后还是带着绝望离开,我心里不是滋味。”袁希福回忆道。20多岁的他在心里立下誓言:“这么多乡亲们看不好,我就去学,我来给他们看。”
![]()
袁希福与中国肿瘤泰斗余桂清教授临床学习
这份初心,支撑着他从医40余年,累计诊治超30万人次癌症患者。而随着接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他愈发意识到:“要让中医抗癌的力量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的炎黄子孙受益!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公益平台”这样的想法开启了他20年来公益抗癌的征程。
【20年的公益:从郑州到九省市,点亮千万患者希望】
2004年,袁希福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八省市中医肿瘤专家学术研讨暨康复经验交流大会。不同于常规的学术会议,他除了邀请八省市的中医肿瘤专家开展学术探讨,还特意请来了近百位经“三联平衡”理念调理康复的癌症患者。这些患者带着重生的喜悦,走上台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述抗癌故事,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也为台下仍在病痛中挣扎的病友打气——这份来自同路人的力量,悄然在千万患者心中埋下希望的种子。
![]()
2004年袁希福举办第一届中国八省市中医肿瘤专家学术研讨暨康复经
会议结束时,一位参会领导紧紧握着袁希福的手,语气恳切地说:“这种形式的会议特别好,让患者亲自到场与我们交流,这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参加这种类型的会议,你一定要坚持办下去!”这句话,更坚定了他用大会传递信心、惠及更多人的决心。
![]()
2008年袁希福举办第二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
此后,2008年、2010年,第二届、第三届抗癌明星交流大会相继召开。郑州中州国际饭店的国际会议大厅座无虚席,连走廊里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与家属,大家攥着病历本,眼神里满是期待。百名身披鲜红绶带“抗癌明星”有人头发虽已花白,却挺直了腰板;有人还带着术后的浅浅疤痕,脸上却挂着从容的笑。为了给抗癌明星更多交流空间,袁希福还特意陪着抗癌明星代表前往郑州黄河游览区,他们在炎黄二帝广场,对着始祖像深深鞠躬,齐声高呼:“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声音在黄河岸边回荡,引得不少游客驻足鼓掌。
![]()
2010年袁希福与部分抗癌明星代表在炎黄二帝广场高呼“我们胜利了
这场盛会也受到了主流媒体的关注,河南日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电视台、郑州电视台、大河网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让更多人知道了这群抗癌明星的故事。
2014 年,第四届大会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省的百余位康复者齐聚一堂,他们的眼角还带着回忆病痛时的泪光,脸上却绽放着重生的笑容。
![]()
2014年袁希福举办第四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
上台分享时,食道癌患者刘广德的故事让全场寂静又动容:“当时我爸每天靠着输蛋白维持着生命,后来因为静脉血管问题连输液都没法了,没有治疗办法了,医生劝按说‘回家埋人吧!’后来我们找到了袁大夫,现在俺爹好好的!我们全家都要感谢袁大夫!” 他一边说一边向袁希福走去,最后郑重鞠躬。
![]()
食管癌老人刘广德康复后在村间小路上骑自行车
就是这样一个个真实到触手可及的故事,像一束束光,为台下千万仍在抗癌路上挣扎的患者,注入了咬牙坚持的勇气。
![]()
2014年第四届抗癌明星大会上,肺癌老人车平安向袁希福敬礼
2017年的第五届大会规模盛大 —— 全国 17 个省份、70 多个地区的康复者代表,跨越千里专程赶往郑州。他们带来的心意格外真挚:有的捧着绣着“妙手回春”的锦旗,边角还留着赶路时的褶皱;有的递上亲手写的感谢信,字迹或许不算工整,却满是“重生之恩”的滚烫情感;还有人带来自己剪的“福”字剪纸、亲手织的棉拖鞋,针脚里满是朴实的感激。这些沉甸甸的心意背后,是一个个曾被判了“病危通知书”的患者,而他们的故事,也成了千万患者口中“活下去”的希望范本,让更多人相信,癌症并非不可战胜。
时隔 7 年,2024 年的第六届大会,袁希福做了一个新决定:走出河南,把中医抗癌的希望亲自送到千万患者身边。他带着团队先后前往开封、武汉、杭州、北京、秦皇岛、山东、山西、西安、南阳九省市。
![]()
2024年袁希福举办第六届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开封站)
“很多癌症患者在至暗时刻、满心无助的时候,把生命托付给了我,我作为一个医生,我肯定明白他们给我的托付的份量,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不辜负他们!”袁希福在采访中说。即便在医患关系颇为紧张的当下,袁希福依旧与他的患者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成为了携手同行的挚友。九个省市中,数百位康复患者因为袁希福的到来而早早等候在现场,看到他的身影,人群里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与欢呼。有人紧紧握着他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只反复念着“谢谢”—— 他们知道,这场跨越九省市的公益之行,会让更多和自己曾经一样绝望的人,看到中医抗癌的力量,看到活下去的可能。
![]()
2024年袁希福与部分康复患者一起畅游开封
【医者的坚守:天价买不走一本医书】
“在大家身上真看不出重病缠身的苦楚,真替老朋友们感到高兴!总算没有辱没祖辈传承、总算没有辜负大伙的信任!”袁希福在采访中说,干医生这么多年以来,他只认一个理,那就是:把病人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
几十年来,日本、泰国、新加坡以及国内香港、深圳等地多家医疗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先后派人与袁希福洽谈,欲出巨资购买《袁氏医方》等珍贵秘本医籍,均被袁希福婉言回绝:“这是老祖宗留给中国人的中医瑰宝,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不是用来赚钱的,多少钱都不能卖。”
![]()
部分《袁氏医方》等医籍秘本
20年时光流转,六届公益抗癌大会早已不是简单的“康复庆功宴”,而是一道守护千万患者的“生命长城”—— 它是照亮绝望的“希望灯”、中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活教材”——个又一个真实的康复案例让人们看到,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绝非“辅助选项”,而是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疗效的 “重要力量”。而袁希福,这位黄河医者,仍会带着这份坚守,让公益抗癌的“长城”,继续绵延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