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教师不愿当班主任的留言出现在“问政湖南”栏目,蹿上热搜榜。
![]()
如果说“老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那么,班主任就该是“教育皇冠上的那颗钻石”了。
可在现实中,差异好比满汉全席和泡面。
济南育英中学的田老师被调离工作岗位,留言区最多的是:
家长捏造、夸大事实难道就不该处理吗?
家长一闹马上处理教师,家长再闹,马上提级调查,结果发现举报不实。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舆情事件,上级很重视,处置也算及时,但是许多老师的心,伤了。
班主任当着当着,还可能把饭碗砸了,这风险太大了!
而这,可能就是一个当下的真相。
类似案例在全国各地频频上演。
长沙一名教师用三角尺打伤学生导致9级伤残,被判五年有期徒刑;东莞某小学二年级一位老师,因体罚学生被学校开除。
事件发生在不同时空,却指向同一个现实:班主任工作已成为“高危职业”。
当教师因管教学生(哪怕初衷是好的)而频频被处分时,“拿自己的职业换别人的前程”,成了悬在每位教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百年老校“育英”,校名取自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也陷入如此窘境!
不禁反思:我们是否正在将教育逼入绝境?
去年就有调查显示,近四成教师明确表示不愿担任班主任,原因在于:任务太重、责任太大、压力太超载。
班主任工作已远超“教书育人”的范畴。
除了正常上课,班主任还要参加例会,处理各种表格和通知,应对家长各种咨询;下班时间包括寒暑假,也要保持跟家长联系。
![]()
最难的不是管,而是风险。
“不管不甘心,管了不放心”已成为许多班主任的真实心理。
班主任最怕“被家长投诉”,要各种说明、陈述,自证清白,身心疲惫。
管理的尺度太难了,严了会被投诉,说伤害学生心灵;松了,又说老师不负责任。
班主任的“有限权力、无限责任”正成为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繁重工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薄的回报。
班主任津贴微薄,每月只有几百元,甚至吉林省镇赉县的班主任津贴,高中初中每月12元,小学仅10元。
真是“操着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哪。
每个新学期,都有老师提前声明,宁愿多教课也不当班主任,校长甚至得“恳求”老师。
在学校里,常见刚入职的小年轻,被逼着当班主任;还有要评优评先,晋升职称,必须当满几年班主任,等等规定。
好家伙,班主任这么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位”已经被“捆绑销售”了。
可见这个“班主任”已经成了“烫手山芋”。
问题在于,班主任可不是个随便的差使。
他们是学生的导师、朋友和监护人,还要充当心理医生,和学校、家庭、社会沟通的“外交家”。
可以说,班主任是天下最小的主任,却担着最大的责任。
这对孩子一生影响极大,对于老师的素养、经验和爱心也有极高要求。
随便抓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小年轻来做班主任,能做好吗?
心不甘情不愿地做,自然对学生没好气,板了一副麻将脸,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这是灵魂的工程师,还是流水线上的装配工?
教育需要爱,也需要惩戒;需要教师的恪尽职守,更需要社会的有力支撑。
![]()
育英中学事件中,输得最惨的其实是孩子。
教育功利和内卷时代,育人异化成了育分。
一方面,家长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权威不断被削弱。
班主任从春风化雨的角色,变成了被KPI绑架的客服。
“合作者”变为“对立者”,保护孩子变为过度保护,受害的终将是孩子。
“怕出事”的舆情应对,寒的是负责任教师的心;
“不敢管”成为校园的常态,破坏的是教育生态。
当班主任的时间被表格和会议填满,
当班主任成为全职保姆和24小时客服,
当班主任被迫在“管与不管”的钢丝上行走,
当每一次管教都可能成为被告席上的罪证,
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优秀的班主任,更是教育的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