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外伤没打这种疫苗,两死一残,赔款431万

0
分享至

最近,很多与疫苗有关的判决书,从裁判文书网上被翻出来介绍,让同行们大开眼界。

实话实说,有很多判决并非基于科学,而是基于谁弱谁有理,没有让我感受到公平和正义,我对这些判决持否定态度。

然而,最近有三份 判决书 ,涉及两例死亡和一例残疾,以及总额431万的赔偿,我却觉得判得没毛病,而且改变了我对破伤风的风险判断,同时也给医疗机构极大的警示:如果不按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将面临巨额赔偿,最高超过百万。

这三份判决书,我放在下面的云盘里了:

https://www.jianguoyun.com/p/DWhQrLYQob2QBhi9yokGIAA

今天是9月28日,是发明狂犬病疫苗的巴斯德先生逝世纪念日,所以被定为世界狂犬病日。我就先介绍一个犬伤后接种疫苗不规范导致破伤风发作死亡的案例,疾控中心赔偿25万元。

在介绍具体案例前,先补充背景知识。

被狗咬伤要去预防狂犬病,这已经是常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犬类在狂犬病发作后,唾液里才有病毒,咬人后才可以传播狂犬病,但这种情况下犬类一般活不过5天。

所以,对于犬类来说,狂犬病病毒也是一种绝对致命的病毒,狂犬病病毒实际很难在犬群里广泛传播,因为死的太快了。然而绝大多数人以为,只要被狗咬了,就大概率有狂犬病风险。所谓大概率,估计在50%以上。

这种概率判断,其实高估了狂犬病风险。如果随机抽取1万条狗,实际的狂犬病病毒检出率可能只有1/万,甚至更低。当然,那些无缘无故咬人的流浪狗里,狂犬病病毒检测率可能要高几个数量级。


1/万的狂犬病风险也应该预防,所以我国出台过很多版狂犬病预防的技术文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6版。这些技术文件里,无一例外地执行【 宁可错防一万,不可漏防 一个 】的策略。

目前最新版本是国家疾控局2023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其中增加了破伤 风预防的选项,但并非强制,话是这样讲的:

需开展破伤风预防处置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应配备破伤风疫苗及其被动免疫制剂。

也就是说,2023版狂犬病 处置规范里, 狂犬病门诊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开展破伤风处置。

看上去似乎没问题,毕竟在狂犬病处置规范里大谈破伤风处置,违反了公文写作一事一议的体例,能带到一笔就不错了。

然而,下面这个案例却证明:预防狂犬病必须同时考虑破伤风预防。因此,2023版狂犬病 处置规范在理念上落伍了,如果狂犬病是【 宁可错防一万,不可漏防 一个 】,那么破伤风更值得如此,所以下一版狂犬病 处置规范应该改名为动物致伤处置规范,必须把狂犬病和破伤风一并考虑在内。

案例A:


2019年,安徽67岁男子陆某某,被狗咬伤后因破伤风死亡,获赔25万元,当地疾控中心狂犬病门诊 未进行破伤风预防是次要原因。事件经过:

2019年9月12日,67岁男子陆某某在工地干活时被狗咬伤右眼及眉弓处,在枞阳县疾控中心犬伤科进行伤口冲洗消毒、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狂犬病疫苗。9月29日陆某某出现寒战、发热症状,最终在安徽省立医院被诊断为 “破伤风、呼吸衰竭”,30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陆某某家属认为,被告作为专业疾控机构,对犬伤患者不仅应预防狂犬病,还需针对破伤风等可能的感染风险进行预防处理,但被告仅为陆文海注射狂犬病疫苗,未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也未向患者或家属告知破伤风感染风险、交流相关预防事宜,存在明显诊疗疏漏。

经枞阳县人民法院委托,南京东南司法鉴定中心出具鉴定意见:枞阳县疾控中心对陆某某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未尽充分告知义务、未防范破伤风风险等),该过错与陆某某因破伤风感染死亡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建议原因力大小为 “次要至同等原因”。

法院认定枞阳县疾控中心承担40%损失,最终赔偿25万元。

看完这个案例,陶医生对破伤风的风险认知就改变了。

因为我突然意识到,我以前低估了破伤风。枞阳县疾控中心也做了挣扎,但法官不认可,他们在法庭上解释称:

中心犬伤门诊部主要承担狂犬病的预防接种工作,由于犬伤门诊职能的限制,狂犬病暴露后的特殊处理只能建议到综合性医院进一步诊治,鉴于陆文海右眉弓处伤口属暴露性伤口,伤口不深,在类似的情况下破伤风发生的概率较低,采取的诊疗处置方法符合医疗规范,诊疗行为不存在过错。

枞阳县疾控中心的解释,在我看来并非没有道理:伤口不深,所以缺乏破伤风杆菌喜欢的厌氧环境,而且伤口也按狂犬病预防要求做了消毒冲洗,应该是很干净了,破伤风概率确实不需要考虑。甚至在2023版狂犬病处置规范里,也未强制要求门诊必须预防破伤风。

然而,这个看似犬伤不严重的案例,确确实实因破伤风去世,这完全出乎了我、枞阳县疾控中心和国家疾控局的预料。这说明,疾控系统从下到上,都大大低估了破伤风风险。

我忽然意识到,破伤风的风险甚至超过了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在自然界里其实分布很少。首先要被动物咬伤,其次动物也要携带病毒,才有这种实际风险。根据动物致伤协会的统计,中国每年被猫狗致伤者在4000万人左右。

破伤风不然。破伤风芽孢在自然界里到处都是,泥土里更多些,所以只要是外伤,就存在感染破伤风的风险。那么,中国一年有多少人次发生外伤呢?这个量级至少是数亿吧。

那些被泥土里的锐器扎伤的深伤口,风险最大。但是,那些不是被泥土里锐器伤到,看上去没那么深的 伤口 ,以前认为几乎没有破伤风风险,但案例A打破了这种惯性认知。

根据调查数据估计,中国破伤风每年发病10万例,每年死亡人数达到万人规模。

万人规模的破伤风死亡人数,是什么概念?


2024年中国40种法定传染病,一共才死亡27595人,其中20256人死于艾滋病,3564人死于各种肝炎,3471人死于肺结核。破伤风的估计死亡人数可以排在第二位,远远甩开肝炎和肺结核。

这还只是按破伤风最低病死率11%估计,实际破伤风的病死率在30%~50%,所以破伤风的病死数很可能远远超过艾滋病。

中国从解放以来,狂犬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年份有三个,1956年死亡1942人,1981年死亡7037人,2007年死亡3300人,最近几年只有死亡100多人。

讲真,与破伤风的杀伤力相比,狂犬病只是小弟弟罢了。

狂犬病被大家盯得很紧,然而每年上万的破伤风死亡,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实在是漏成筛子了。

我认为问题出在病例监测上,我国的 法定 传染病报告系统里,竟然对于成人破伤风并未要求报告,只要求报告新生儿破伤风。

随着院内分娩技术的普及, 新生儿破伤风几乎消失,学龄前儿童5剂含破伤风成分疫苗的接种率非常高,成人破伤风又不报告,导致我们觉得破伤风已经不是问题。案例A的发生,突破我们的认知,说明我们错了,大大低估了 破伤风的 风险。

我写这篇文章时才知道,每年 9月第2个周日 为【 中国破伤风日 】。这是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2021年才设立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破伤风预防规范执行,最终消除非新生儿破伤风危害。


从成人破伤风每年超10万发病,超万例死亡的严峻形势来看,设立【中国破伤风日】非常有必要,其意义超过狂犬病日,我举双手双脚赞成。

不过,当务之急是要把任何破伤风病例都纳入法定传染病,拿到最真实的疾病负担数据。要打仗就必须摸清敌情,才能上下一心达成阻遏破伤风共识。

另外两个案例,都是交通事故伤害。

案例B:


2020年,山东37岁男子邬某某,交通事故受伤后感染破伤风造成严重残疾,获赔290万元。首诊医院 未进行破伤风预防承担主责(80%~90%)赔偿246.5万元,次诊医院诊疗过程有过错承担次责( 10%~20% )赔偿43.5万元。

案例C:


2023年,河北47岁男子马某某,交通事故受伤后感染破伤风死亡,获赔116万元。首诊医院 未进行破伤风预防承担主责(85%)赔偿98.6万元,次诊医院 未进行破伤风预防 承担次责( 15% )赔偿17.4万元,三诊医院诊断破伤风并给患者注射了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被判无责。

三个案例,两死一残,确实都是因为医疗机构破伤风预防不到位造成的,医疗机构责无旁贷。

然而,这些医疗机构不是没有机会避免成为被告和巨额赔偿的,因为2018年《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就已经发布。

这个破伤风预防共识发布得很好,但来得太晚了。共识里指出的很多误区,在临床上已经存在多年,要纠正这种误区,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

这三份判决书,就是这种误区的惨痛代价。

2023版狂犬病处置规范,还在允许狂犬病门诊自行决定是否开展破伤风预防,说明业内仍未认识到动物导致外伤的处置过程中,必须同时预防狂犬病和破伤风,破伤风甚至更加优先。


在这个破伤风预防共识里,综合考虑疫苗接种史和伤口分类,专家对于破伤风疫苗和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破免)的使用给出了明确的建议。我将这个建议提炼美化为下表:


2024年,国家卫健委在上述共识的基础 上发布了《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 》,侧重于诊断和治疗,但也进一步完善了预防策略。从权威性上,高于之前的破伤风预防共识。但是,其预防策略与我的总结美化版没有实质性区别,展示如下:


TTCV指含破伤风成分的疫苗

这个破伤风预防策略的最大亮点,就是拨乱反正,强调了破伤风疫苗的重要性,而当时临床上不打疫苗只打破免是很普遍的现象,很多医生都认为打破免就够了。

破免就是马源或人源的破伤风抗体,其有效性只能维持2~3周。破伤风疫苗可以产生持久的保护效果(5~10年),如果再次接种,可以在短期(几天内)激发免疫记忆,再次产生持久的保护效果,远远优于破免。

破伤风疫苗的安全性,远远优于马源破免,也优于人源破免,价格上比马源破免贵,但比人源破免便宜。

因此, 这个破伤风预防策略 强调先根据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再根据伤口污染状况,最终决定如何预防。有两种场景无需破伤风预防,有四种场景只需要用破伤风疫苗,其中一种场景还需要同时用破免。

本文介绍的三起判例,分别是37岁、47岁和67岁的男性,他们如果接种过破伤风疫苗,那么距离最后1剂都已经超过30年,而且是犬咬或交通事故的污染伤口,按共识都至少必须使用破伤风疫苗。然而,实际情况是他们一开始都没有进行破伤风预防,只有案例C在确诊后才使用破免,但仍然无法避免死亡。

中国破伤风疫苗的使用史,以1978年开始的计划免疫为分界线。 1978年之前出生者也有相当一部分接种过全程破伤风疫苗,但如果没有确切证据,可以当做没有破伤风疫苗接种史; 1978年起出生者,可以认为全部接种过全程破伤风疫苗。

1978年起出生者,无论怎样的伤口,顶多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1978年前出生者,如果是清洁伤口,接种3剂破伤风疫苗,如果是污染伤口,需要双管齐下,即3剂破伤风疫苗+破免。

于是,破伤风预防的策略就变得非常简单,疫苗是王道。

然而,目前医疗机构在犬伤处置或外伤处置过程中,忽略破伤风预防或是只用破免的情况比比皆是。三份判决书里的悲剧,可能还要重复很多次,才能改变现状。

希望 医疗机构伤口处置人员能看到本文,赶紧重视破伤风预防,采取疫苗为主的策略,避免自己吃官司,也是真正在挽救生命。

我国目前最后1剂破伤风疫苗是6岁的白百破疫苗。 从未雨绸缪的角度来说,我国应该 建议公众每10年接种1剂破伤风疫苗,以应对日常生活中各种损伤的破伤风风险。这也是国际认可的破伤风长期预防策略,有很多国家在这样做 。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开播!又一谍战剧来袭,积压5年,《隐锋》让人久等了

央视开播!又一谍战剧来袭,积压5年,《隐锋》让人久等了

星宿影视鸭
2025-11-07 11:42:40
央八首播!35集谍战巨制,实力派老戏骨齐聚,这部谍战剧看得上头

央八首播!35集谍战巨制,实力派老戏骨齐聚,这部谍战剧看得上头

乐枫电影
2025-11-07 12:52:42
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七个人,却个个家喻户晓,我们竟被骗了几百年

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七个人,却个个家喻户晓,我们竟被骗了几百年

历史求知所
2025-11-06 10:45:03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大鱼”游走了,泽连斯基在巴甫洛夫格勒的地堡里,见证了红军城的陷落!

胜研集
2025-11-06 10:42:31
全新岚图知音,除了华为加持还有不少变化

全新岚图知音,除了华为加持还有不少变化

AL 频道
2025-07-23 19:27:48
收到中国邀请函,卡尼得意忘形,转头背刺中国,中美都得罪了个遍

收到中国邀请函,卡尼得意忘形,转头背刺中国,中美都得罪了个遍

田园小归
2025-11-07 10:09:07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壹月情感
2025-11-04 22:50:11
恭喜!34岁TVB女星宣布顺利生下第二胎!激动大晒合照!直呼和哥哥长得像!

恭喜!34岁TVB女星宣布顺利生下第二胎!激动大晒合照!直呼和哥哥长得像!

我爱追港剧
2025-11-07 08:16:36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15:03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和高露恩怨再被扒出,被喊话赶紧退圈!

郝蕾疑炮轰白百何!白百何和高露恩怨再被扒出,被喊话赶紧退圈!

鑫鑫说说
2025-11-07 11:16:54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浦东嘉里中心偶遇奚梦瑶,她个子好高像巨人一样但长相不是很漂亮

乡野小珥
2025-11-07 00:05:57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阿富汗地震损伤惨重,全球集体沉默,无人支援?中国紧急发声!

历史有些冷
2025-11-06 19:55:03
混合战开打,27国逼中方上审判台,荷兰打头阵对华断供核心零件

混合战开打,27国逼中方上审判台,荷兰打头阵对华断供核心零件

观星赏月
2025-11-07 12:40:11
闹剧?江西:凌晨2点通知入围单位建造师凌晨3点55分答辩

闹剧?江西:凌晨2点通知入围单位建造师凌晨3点55分答辩

户外钓鱼哥阿勇
2025-11-07 09:13:08
陈建斌与前任分20年,没想到对方一直“上坡路”

陈建斌与前任分20年,没想到对方一直“上坡路”

日不西沉
2025-11-07 13:04:44
得不到就亲手毁掉!荷兰让安世无晶圆可用,中方启动最强护盘措施

得不到就亲手毁掉!荷兰让安世无晶圆可用,中方启动最强护盘措施

云上乌托邦
2025-11-06 16:03:25
水浒传中林冲给人的印象是懦弱,但为啥金圣叹评价他为“毒人”?

水浒传中林冲给人的印象是懦弱,但为啥金圣叹评价他为“毒人”?

宋读
2025-10-21 20:05:05
北京供暖,最新消息!

北京供暖,最新消息!

BRTV新闻
2025-11-07 10:30:26
张凌赫 回应曾经理想是进入国家电网 江苏电力回应张凌赫 :愿共探前路 期谱佳话

张凌赫 回应曾经理想是进入国家电网 江苏电力回应张凌赫 :愿共探前路 期谱佳话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2:21:44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附近发生3.2级左右地震

安徽合肥市肥东县附近发生3.2级左右地震

界面新闻
2025-11-07 08:28:53
2025-11-07 14:28:49
疫苗与科学 incentive-icons
疫苗与科学
预防接种知识科普
870文章数 11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 丈夫对其复活信心减弱交新女友

头条要闻

中国首例冷冻人8年后 丈夫对其复活信心减弱交新女友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小鹏X9增程版综合续航1606公里 有底气挑战赛那?

态度原创

时尚
数码
旅游
游戏
军事航空

美拉德失宠了?今年冬天最流行的3个颜色,谁穿谁好看!

数码要闻

全球最高性能:三星 SDI 推出支持 150W 连续放电 18650 柱状电池

旅游要闻

葛磊:绿色与健康,新需求催生文旅产业新业态

曝黎明杀机正在测试1v1模式!你杀完我我杀你

军事要闻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