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震惊!中俄决议被否,耿爽联合国发声引热议!

0
分享至

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厅,电子投票屏上的红绿灯光映照出大国角力的真实图景——4盏赞成灯孤独地亮着,面对9盏反对灯的无情压制。

黎明前的纽约联合国总部,一场关乎中东未来的关键表决正在进行。9月27日凌晨,中国和俄罗斯共同提交的关于延长对伊朗制裁豁免期限的决议草案,在15个安理会成员国投票中仅获4票支持。

这场表面上是程序性的表决,实则折射出当今国际秩序中的深刻裂痕。根据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规定,对伊朗的制裁于美东时间9月27日上午8时自动恢复,标志着伊核问题进入新的危险周期。



01 外交努力受挫,制裁机制重启

中俄联合提案寻求将现有制裁豁免期限延长180天,为各方对话创造喘息空间。这一相对温和的提议本可作为紧张局势的减压阀,却遭到多数安理会成员反对。

表决结果显示国际社会在伊核问题上的严重分歧。除了中俄两国,仅有另外两个安理会成员支持延期提案,而9个国家的反对票彻底扼杀了这一外交努力。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的亲自到场,凸显德黑兰对此事的重视程度。目睹表决结果后,伊朗代表团表情凝重,预示着德黑兰将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这是本月内安理会第二次就伊朗制裁问题进行的表决。不到十天前,类似的解除对伊制裁草案同样遭到否决。连续的投票失败,反映出各方立场已趋固化。



02 法律程序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

本次制裁恢复源于英法德三国8月底启动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三国声称伊朗违反核协议条款,因此触发该机制。

根据规则设计,除非安理会通过新决议延长豁免,否则制裁将在30天后自动恢复。这一“默认生效”机制成为悬在伊朗头上的利剑。

然而,法律专家指出,欧洲三国的做法存在程序瑕疵。伊核协议明确要求启动制裁恢复前必须经过“分歧解决机制”,而三国完全绕过这一步骤,直接跳到制裁阶段。

这不是相关方首次在程序问题上产生争议。2020年美国尝试启动相同机制时,就因已退出伊核协议而被质疑其合法性。如今欧洲三国重蹈覆辙,暴露出西方在伊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



03 大国立场鲜明,博弈态势明朗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表决后的发言直指问题核心。他强调三个“坚持”原则:维护地区稳定、对话解决争端、遵守协议精神。

中方明确要求美国回应伊朗的复谈建议,并作出不使用武力的承诺。同时呼吁欧洲放弃施压做法,回到外交解决轨道。这一立场体现了中国一贯的和平解决争端理念。

美国作为当前困局的主要责任方,其2018年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地区平衡。随后的“极限施压”政策更使伊朗经济遭受重创,激化地区矛盾。

欧洲国家陷入两难境地——既希望维护协议框架,又无力抵抗美国压力。他们选择跟随美国政策,却与伊朗近期同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的合作共识形成鲜明对比。



04 地区局势走向与各方应对

作为对表决结果的直接回应,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宣布将调整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级别。这一决定是对西方压力的明确反制。

德黑兰方面此前多次警告,若西方继续无视伊朗的合理诉求,将不排除采取更强硬措施,包括重新评估《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成员国身份。现在的行动只是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温和的伊朗现政府本不愿与西方全面对抗,但在制裁大棒面前,国内政治压力迫使政府不得不展现强硬姿态。



技术层面,伊朗核设施在近期遭受打击后受损严重,短期难以恢复。这削弱了德黑兰的谈判筹码,却也增加了局势的不确定性。

国际观察家普遍认为,单边制裁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历史经验表明,压力只会导致对抗升级,而无助于构建持久安全框架。

未来数周,各方的外交接触将决定局势走向。尽管制裁已恢复,但伊朗与欧洲国家的外交渠道仍未完全关闭,留下一线转圜空间。

十年前,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231号决议,成为多边主义的重要成就。十年后,同样的机制却成为大国角力的战场。伊核问题的演变,折射出国际秩序面临的深层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太难了!深圳一成立24年工厂放假1个月,仅仅发600元车费补贴…

太难了!深圳一成立24年工厂放假1个月,仅仅发600元车费补贴…

火山诗话
2025-11-01 09:57:27
潘石屹362亿抄底

潘石屹362亿抄底

新浪财经
2025-11-01 00:08:30
面子里子都丢了!离婚半月前妻爆料调解细节,撕下猴哥仅剩的体面

面子里子都丢了!离婚半月前妻爆料调解细节,撕下猴哥仅剩的体面

千言娱乐记
2025-10-23 21:21:23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张靓颖“零透光”裙惊爆热搜,性感曲线令全场屏息,时尚女王?

娱乐领航家
2025-10-28 22:00:07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苏超落幕,谁是真正大赢家?

吴晓波频道
2025-11-02 08:30:38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去学技术,而是选择送外卖、跑滴滴?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不去学技术,而是选择送外卖、跑滴滴?

猫叔东山再起
2025-11-01 09:05:03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90天倒闭230家,多地关店老板跑路,毛利高达60%的生意也扛不住了

泠泠说史
2025-10-24 15:44:20
里程碑!哈登单场20分+10助攻次数,升至历史第四

里程碑!哈登单场20分+10助攻次数,升至历史第四

雷速体育
2025-11-01 15:00:23
以“施琅攻台湾”为例谈历史解读原则

以“施琅攻台湾”为例谈历史解读原则

名人苟或
2025-11-02 06:02:30
支付宝“碰一下”: 是省事还是坑?用过的人都吵翻了!

支付宝“碰一下”: 是省事还是坑?用过的人都吵翻了!

一只番茄鱼
2025-11-01 18:08:25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丫蛋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天琦是她与王金龙所生,于2011年出生。

百态人间
2025-10-31 14:43:12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对待日本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窥史
2025-10-23 21:01:43
就在今天,37岁威少爆发了,又创造新纪录,成NBA历史第一人

就在今天,37岁威少爆发了,又创造新纪录,成NBA历史第一人

大西体育
2025-11-02 11:42:22
邻居藏獒偷肉他不管,我每天喂它血肉,出差半月后警察:你邻居死了

邻居藏獒偷肉他不管,我每天喂它血肉,出差半月后警察:你邻居死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13 10:40:42
幽默源于智慧——丘吉尔的一句顶一万句

幽默源于智慧——丘吉尔的一句顶一万句

游子三月三
2025-10-19 20:07:24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民宿成了中国游客的“隐秘交易所”:日本风俗女坦言,“中国客人很大方小费给的多”。

日本物语
2025-10-13 21:15:04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开拓者创NBA奇迹,勇士收大礼,8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1 15:06:02
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2025北京马拉松赛男女组冠军

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2025北京马拉松赛男女组冠军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2 10:59:14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上午立冬,冻死牛;下午立冬,暖烘烘”,2025年立冬是几点?

阿龙美食记
2025-10-30 09:52:04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2025-11-02 12:08:49
舞指飞扬 incentive-icons
舞指飞扬
分享世界军情,请大家理智看待问题
5334文章数 96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航天又创纪录 美国急了要赶在中国之前登月

体育要闻

李大林获2025北马国内男子组冠军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旅游
亲子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旅游要闻

北京香山等景区周末迎赏红叶客流高峰,地铁换乘站排队1小时起

亲子要闻

可怕的不是熬不完的夜,直不起的腰,而是孩子轮流生病,都需要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