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演讲时,遭遇了尴尬一幕。他刚刚登上讲台,多国代表集体起身离场,以示对以色列持续在加沙军事行动的抗议。
![]()
大会主持人多次高喊“请保持会场秩序”,但无法阻止离场潮。退场代表来自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非洲国家以及一些欧洲国家。与此同时,以色列代表团以及内塔尼亚胡请来的亲友好不容易营造的掌声,未能掩盖现场的空荡。
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陷入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截至2025年9月,以军军事行动已造成超6.5万人死亡、16万余人受伤,无数家庭流离失所,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医疗、食品、水电供应等基本生活保障濒临崩溃。
![]()
多国代表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严重违反国际人道法,对平民造成不可接受的伤害。他们以离场这种直接而强烈的方式,表达对以色列持续军事行动的抗议,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加沙人民苦难,推动停火止战,让和平早日降临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内塔尼亚胡在发言中,试图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正名”。他宣称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是“自卫”,是为了解救被哈马斯扣押的人员,实现加沙地带非军事化。他声称以军在减少平民伤亡方面采取诸多措施,甚至称“在加沙,非战斗人员与战斗人员的伤亡比例低于2比1,比北约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中的比例还要低”。然而,这种说法与加沙地带惨烈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难以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
他还猛烈抨击一些西方国家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立场,指责这些国家传递“杀害犹太人有回报”的信息。内塔尼亚胡坚持在加沙作战,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一方面,国内极右翼势力强大,对他形成压力,若在军事行动上退缩,可能面临政治危机;另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军事胜利巩固以色列在中东的地位,为未来与阿拉伯国家关系调整创造条件。
美国在巴以冲突中的态度备受关注。2025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明确表示“不会允许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这一表态有着特殊背景。近期,以色列内阁中一些极右翼成员扬言吞并约旦河西岸,以扼杀“两国方案”,这一举动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特朗普的表态,一定程度上是对以色列极端行为的约束,避免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走得太远,引发更大国际危机。
![]()
但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并未改变。长期以来,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对以色列给予大量援助,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也多次为以色列“站台”。美国这种复杂态度,既出于维护自身在中东战略利益考虑,也受国内犹太游说集团等因素影响。美国试图在支持以色列与维护国际形象、推动中东和平之间寻找平衡,但这种平衡在巴以冲突不断升级背景下愈发难以维持。
随着内塔尼亚胡定于9月29日在白宫会晤美国总统特朗普,双方如何协调立场成为关注焦点。特朗普明确反对以色列吞并约旦河西岸,而内塔尼亚胡则坚持强硬军事路线。
![]()
国际社会用离场表达了对加沙局势的抗议,多国接连承认巴勒斯坦国则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两国方案”的支持。以色列领导人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不牺牲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缓解国际压力并避免以色列陷入更深的外交孤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