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读书会分享
推荐书籍:《家庭教育指南》
推荐人:冬天醉熏
适合人群:教育工作者、家长
推荐人阅读分享:
![]()
书中讲到 :如果你没实力成为孩子的保护伞,就不要把孩子驯化成老实听话的孩子,他长大怎么对抗外界的豺狼虎豹。 当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关键的矛盾 —— 把 “听话” 当作教育目标,却忽视了孩子未来独立面对世界的 “生存力”,这个观点的核心逻辑非常值得家长反思,因为它直指 “教育的本质是赋能,而非驯化”。 先明确:我们反对的不是 “听话”,而是 “驯化式听话”, 很多家长误把 “孩子顺从” 等同于 “教育成功”,但 “听话” 分两种,本质天差地别:
驯化式听话
用权威、恐吓、奖惩强迫孩子 “无条件服从”,比如 “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别问为什么”“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不是好孩子”。这种 “听话” 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 —— 他不知道 “规则的边界”,也不懂 “如何拒绝不合理要求”,更不敢在受到伤害时反抗,只会默认 “顺从才是安全的”。
理性配合
建立在 “理解规则、明辨是非” 基础上的 “听话”,比如 “过马路要等红灯,是因为要保护自己的安全”“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是因为要互相尊重,但如果对方抢你的东西,你可以拒绝”。这种 “听话” 不压抑孩子的自我,反而会帮他建立 “边界感” 和 “判断力”—— 他知道 “该听什么、不该听什么”,也清楚 “自己的权利需要自己守护”。
说的 “对抗外界豺狼虎豹”,真正需要警惕的,其实是 “驯化式听话” 培养出的孩子 —— 他们习惯了 “被动接受”,遇到欺负不敢反抗,遇到不公不敢发声,甚至会因为 “怕被指责‘不听话’” 而默默忍受伤害。
家长的 “保护伞”,从来不该是 “替孩子挡所有事”,而是 “教孩子自己撑伞”
没有家长能陪孩子一辈子,“无法成为永久保护伞” 是必然的现实。但这并不意味着 “不能引导孩子配合”,而是要把教育的重点从 “让孩子听话”,转向 “让孩子有能力应对挑战”:
允许孩子 “试错”,而不是 “杜绝所有风险”
比如孩子想自己整理书包,别嫌他慢、直接替他做;孩子和同伴吵架,别立刻冲上去 “替他出头”,先问清楚原因,引导他自己沟通 —— 这些 “小挫折” 不是 “风险”,而是孩子学习 “解决问题” 的机会。如果永远替他挡着,他只会在遇到更大困难时手足无措。
教孩子 “说不”,而不是 “必须顺从”
告诉孩子:“如果有人让你做不舒服的事(比如抢你的东西、让你撒谎),你可以直接说‘不’,不用怕对方生气。” 甚至可以在家模拟场景 —— 比如家长故意 “抢” 他的玩具,看他会不会反抗,再教他 “如何礼貌且坚定地拒绝”。这种 “反抗意识”,才是对抗 “外界豺狼虎豹” 的核心能力。
让孩子 “有情绪出口”,而不是 “压抑委屈”
很多 “老实听话” 的孩子,其实是 “不敢表达委屈”—— 他们怕说出来会被家长指责 “不懂事”。所以家长要主动说:“如果有人欺负你、让你不开心,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不会怪你,会和你一起想办法。” 当孩子知道 “自己的感受被重视”,他才会有勇气在受到伤害时 “发声”,而不是默默忍受。
最后想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保护伞”,“老实听话” 从来不是孩子的 “缺点”,但 “只会老实听话、没有反抗力” 才是隐患。家长真正要做的,不是 “放弃引导孩子配合”,而是要在 “规则” 和 “自我” 之间找到平衡 —— 既让孩子懂得 “尊重规则、体谅他人”,也让他拥有 “保护自己、反抗不公” 的勇气和能力。
就像一棵小树,家长的责任不是永远用围栏把它围起来,挡住风吹雨打,而是帮它扎根、长粗,让它自己能扛住未来的狂风暴雨。这样,即使没有围栏(保护伞),它也能在森林里(外界)稳稳立足。
风情读书会长期征稿
读书,它不只是简单的翻页
它是灵魂的滋养,是心灵的避风港
因书相逢的我们,都是彼此的摆渡人
让读书的感悟有处安放
让同频的灵魂在此相遇
![]()
欢迎网友投稿原创(未发表)阅读分享作品;
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字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个人简介及照片。
投稿微信:sihongfengqing99
点击下方合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