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7年《红楼梦》剧照
离光不灭:真正的“女神”是内在有光:从薛宝琴看何为“丽”而“不灭”
离光不灭:薛宝琴的"丽"与"不灭"之悟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易经》的"离卦",象征光明、附丽、美丽。在《红楼梦》的浩瀚星河中,薛宝琴如一缕离光,照亮了大观园的冬日,却在"金玉良姻"的阴影下,渐渐隐去光芒。但她的光芒并未真正消失,而是以另一种形式"不灭"。她的命运,正是"离卦"的生动演绎——"丽"而"不灭","光明"而"永恒"。
离之本义:不灭的光明
"离",《易经》解释说,"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光明附丽于万物,万物因光明而生,光明因万物而显。
薛宝琴的"离",不是表面的美丽,而是内在的光明。她初入贾府便以"雪下折梅"的惊艳形象登场,宛如琉璃世界中的一抹亮色。她如"离",虽在寒冬中,却能照亮周围;虽在"金玉良姻"的漩涡中,却能保持本真。
"离"的本义,是光明附丽,而非光明被夺。薛宝琴虽在"金玉良姻"中受挫,但她的光明并未被夺,而是"不灭"。
丽而"不灭":薛宝琴的"离"与"不离"
薛宝琴的智慧,正在于她"丽"而"不灭"。
在《红楼梦》中,薛宝琴的"丽",是她的才华、美丽、智慧;而她的"不灭",是她不被"金玉良姻"所困,保持本真。她虽被许配给梅翰林之子,却未在婚姻中失去自我。她的《怀古十首》以史喻今,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洞察力,这正是她内在光明的外显。
《易经》有言:"离,利贞。"意思是利于坚守正道。薛宝琴虽"丽",却"不离"(不被外物所困),最终在"不灭"中找到自我。
从"离"到"不离":薛宝琴的觉醒
薛宝琴的觉醒,是从"离"到"不离"的过程。
在"暖香坞射覆"一幕中,薛宝琴以"吾不如老圃"为覆,史湘云以"药"字射中。这不仅是才情的展现,更是她对"金玉良姻"的反思。"吾不如老圃"出自《论语》,隐喻各归其类方可产生最佳结果。薛宝琴借此暗示:薛家是商人,贾家是世袭贵族,双方门不当户不对,注定不能成就好姻缘。
薛宝琴的觉醒,正是从"离"(附丽于"金玉良姻")到"不离"(不被"金玉良姻"所困)的转变。她虽身处漩涡,却始终保持清醒,这正是"离卦"六二爻"黄离,元吉"的体现——以中正之道附丽,故得大吉。
明两作:薛宝琴的双重光芒
"离卦"的《彖传》说:"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这意味着光明相继,照耀四方。
薛宝琴的生命正体现了这种"明两作"的特质。一方面,她有着耀眼的外在光芒:年少时随父行商,遍历名山大川,见识远胜闺中女子;诗才敏捷,在芦雪庵联诗中表现突出;容貌出众,贾母一见便欲说与宝玉。另一方面,她更有内在的光明:对世事有清醒认识,不作非分之想;对命运坦然接受,不失本心。
这种双重光芒使她在繁华落尽后,仍能保持内心的明亮。不同于黛玉的孤高自许、宝钗的随分从时,薛宝琴展现的是一种既入世又出世的智慧。
现代启示:在"丽"中见"不灭"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被外在的"丽"所困,追求浮华的表象,却忽略了内在的"不灭"。薛宝琴的"丽",正是对现代人的深刻启示:真正的智慧,不是一味"丽",而是懂得"不灭"。
"离"的智慧,不是教我们如何"丽",而是教我们如何在"丽"中见"不灭"。
在人生的"离"中,我们不必追求"丽",而要懂得"不灭";不必执着于"美丽",而要懂得"不灭"中的智慧。
离光不灭,永恒之光
薛宝琴的一生,是"离卦"的生动演绎。她"丽",却"不灭";她"光明",却"永恒"。
"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薛宝琴的"丽",是她的才华;她的"不灭",是她的智慧。
在《易经》的智慧中,"离"不是终点,而是"不灭"的开始。薛宝琴虽"丽",却因"不灭"而"永恒"。
"离,利贞。"薛宝琴的"利贞",是她的"丽";她的"不灭",是她的"利贞"。
薛宝琴如一缕离光,照亮了大观园的冬日,却在"金玉良姻"的阴影下,渐渐隐去光芒。但她的光芒并未消失,而是"不灭"。她的"丽",不是失败,而是"不灭"的开始;她的"不灭",不是虚幻,而是"利贞"的必然。
离光不灭,永恒之光——这不仅是薛宝琴的命运,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智慧。在人生的"离"中,我们不必追求"丽",而要懂得"不灭";不必执着于"美丽",而要懂得"不灭"中的智慧。
作者:海波
图片转自《红楼梦》剧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