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编辑:联盟菌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且24小时后方可转载!
大三甲牵头,
四类耗材联盟集采启动!
9月25日,《关于开展输尿管支架类等医用耗材信息集中维护的通知》显示,将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医院以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联合牵头组织浙江省新一轮耗材集采。
![]()
据通知,本次信息维护的耗材品种包括:输尿管支架类、微波消融电极(针、刀)类、冠状动脉切割球囊导管类、子宫颈扩张球囊等四类医用耗材,产品维护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9:00至10月16日17:00。
![]()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浙江集采品种均已进入国家级或省级大型联盟采购范围。
以输尿管支架为例,就在上个月,国采办刚刚组织开展了药物涂层球囊类及泌尿介入类医用耗材产品信息集中维护工作,涵盖25种泌尿介入产品,输尿管支架位列其中。此外重庆等地也已开展输尿管支架省际联盟采购需求申报,如今看来,该品种是否纳入国家级集采仍存悬念。
但不论如何,从国家到各地透了的信息来看,泌尿介入市场新一轮价格调整已然打响。
其他三类耗材同样呈现跨省联动特征:
微波消融电极类耗材已由黑龙江省牵头22个省(区、市)开展信息维护,参与地区包括黑吉辽、晋冀鲁豫等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但北上广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未参与;
冠状动脉切割球囊导管为河南省牵头的全国联采品种,9月11日《冠脉介入球囊类集采规则要点(征求意见稿)》发布,标志着筹备十个月的全国联采正式启动;
子宫颈扩张球囊则出现在福建省近期开展的低值耗材联盟采购中。
除了浙江省,进入2025年第四季度,医用耗材集采进入“全域攻坚期”。9月以来,河北、辽宁、河南等多省密集出台政策,形成高值与低值耗材联动降价格局。
品种扩围+反内卷,
耗材集采全面转向!
9月25日,河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等离子刀头产品调研的公告》,透露将牵头等离子刀头带量采购。据了解,截至目前等离子刀集采头仅安徽于2023年开展过,平均降幅为65.7%,最高降幅达95.1%。
而鉴于等离子刀市场国产替代相对成熟,因此本次集采降幅或将非常可观。
9月19日,辽宁省发布了《省际联盟缝合线等5类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文件》,牵头24省联盟开展低值耗材集采,覆盖缝合线、注射器(带针)、泵用输液器、吸氧管、 真空采血管(含静脉血样采集针)等5类产品,其规模不亚于一次“小国采”。
![]()
同样是9月19日,河北省医保局发布了2025年河北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采购文件》的通知,本次河北省继续延续了“高频次、广覆盖”的集采特点,一次性将非血管介入通用活检针、输液港、神经介入治疗导管等25类耗材纳入集采名单,并明确于11月20日开标。
在无保底价的基础上,相关耗材产品价格有望进一步走低。
![]()
除了大型联盟集采,福建省在低值耗材集采的路上也走出了不一样的“花路”。
近几个月内,福州、厦门、莆田、三明、泉州、漳州、南平、龙岩、宁德等9个地级市陆续发布多份带量采购文件,将环柄注射器、三连三通、一次性温度传感器等18个品类低至纳入全省性联盟采购,创新采用“地级市牵头”模式,通过全省联动快速攻坚价格高地,让此前价格坚挺的小众耗材无处遁形。
![]()
![]()
![]()
![]()
![]()
资料来源:福建各市发布文件,药智医械整理
从第一批耗材集采至今,经历多年调整,耗材集采“国家—省际—地方”三级体系全面落地,医用耗材市场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
国家层面聚焦高值大品种,省际联盟通过跨区域规模效应覆盖低值耗材,地方层面则以“地市分工模式”攻坚小众耗材,形成全品类降价格局。
政策导向层面,“反内卷”要求下,国家医保局强调“稳临床、保质量”,企业也需尽快从成本控制转向技术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优化供应链成本。唯有如此,方能借集采之势,在市场中稳健前行、长远发展。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如有平台转载本篇文章,须自行对该篇文章负责,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不对转载引起的二次传播影响负责,转载请后台联系编辑。
1
2
3
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