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于素梅:《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国家标准如何重塑体育课?

0
分享至


编者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的22项学生运动能力国家标准发布一年来,已在全国多个试点地区和学校开展应用示范,就国家标准的实施进展,新华社采访了标准研制负责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于素梅。

一起来看——


2024年5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研制的22项《学生运动能力测评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发布,为中国学生运动能力等级提供了国家标准。这意味着长期困扰学校的运动能力评价无标准、课程缺乏衔接性问题,有望通过国家标准得以破解。

标准研制牵头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于素梅介绍:“这套国家标准包含足球、篮球等21项专项运动能力和1项基本运动能力,每项标准都划分六个等级且逐级提升。基本运动能力六个等级与学段年级对应,专项运动能力六个等级按难度进阶划分为三期。”


标准发布后,迅速进入应用阶段。目前,全国已建立59个试点区和800多所试点校,覆盖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三个层面,形成了立体化推进网络。所有试点区校均已接入一体化数字教研平台,可实时上传试点成果,分享实践经验。

于素梅带领团队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设计了十套试点方案。在教学改革方面,依托标准对学生进行精准能力分级,实现因材施教;在教师招聘环节,要求教师的专项技能水平必须达到所教学段标准;在质量监测方面,鼓励孩子根据兴趣展现能力,落实“小学毕业达到2级,初中毕业达到4级”的“定级不定项”要求。

据天府七中学生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唐金菊介绍,学校将国标内容作为指导,每月定期举行等级认证工作,并将其灵活运用在各项教学实践中,比如按照国标要求进行期末考试、开展流水线式等级测试提高效率。此外,学校还自主研发了学生运动能力记录手册和等级证书模板,实现“一生一册”,并录制篮球项目测试标准视频供推广使用。


标准的应用还从课堂教学延伸至师资建设等环节。天府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肖遥介绍,在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的招聘中,要求应聘者必选“三大球”之一进行测试,并加试一项个人专项技能,同时须达到运动能力等级4级或以上水平,以确保其具备扎实的运动技能和教学基础。

“引入运动能力等级标准后,招聘中对教师专项技能的评价变得有据可依、客观统一,改变了以往缺乏直观衡量和参考的状况。应聘者能清晰了解自身水平,招聘方也能更科学、公平地进行比较和遴选,提升了整体招聘质量与岗位匹配度。”肖遥说。

尽管标准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试点中也暴露出基层学校在器材配置、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差异化挑战。比如,有学校建议,进一步统一裁判判罚标准,细化场地与测试器材标准,提升权威性与一致性。对此,于素梅表示,当前中国教科院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收集试点反馈,为计划于2027年启动的修订工作提供依据。

关于未来工作的设想,于素梅希望通过《规范》建立针对普通学生的从校级、区级、省级到国家级的运动能力等级认证体系,并通过运动能力等级认证与国家体育教育质量监测和中考体育改革深度融合,用“过程性等级认证”替代或部分替代一次性考试,破解“考什么练什么”的困境,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体育评价。


中国教科院在收集《规范》意见的同时,也在同步推进与标准配套的教程出版工作。《规范》推出一年多以来,相继出版的篮球等四个项目教程以及即将面世的《软式棒垒球教程》,为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又推进了一步。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软式棒垒球教程》也是与《规范》配套的第一个小球类项目教程。

于素梅说:“以软式棒垒球举例,在校园层面,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长期推动软式棒垒球项目的普及,该项目在全国逐步形成软式棒垒球锦标赛、俱乐部联赛、城市联赛、校园联赛的赛事序列,2024年吸引青少年参与人数近6万人,受到学生喜爱。从项目本身来说,软式棒垒球技术动作并不难,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会很快上手,击球的体验感很强,这样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外通过比赛,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在教程设计过程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于素梅表示要让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这节课怎么上,强调“以学定教”,而非“以教定学”。


图为2023年3月23日,在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学生在进行软式棒垒球训练。新华社发(解琛 摄)

“教程的设计一定要贯穿大中小学,而非让每个学段孤立。比如软式棒垒球的教程划分为六个模块。零基础的小学生从模块一开始学,并根据能力的提高逐渐学习接下来的模块。若初中生首次接触该项目,也得学模块一,这不是低级重复,而是基于学生对项目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于素梅说,“教程最大的亮点在于按照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总体构思来设计,按单元教学来呈现,配合教学案例和视频教学,也方便了老师授课。”

选自 | 《新华每日电讯》 2025年9月11日 第7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撑不住了?日方宣布:高市早苗在反省,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烽火观天下
2025-11-17 14:57:24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7:12:49
外交部谈G20会议: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外交部谈G20会议:李强总理没有会见日方领导人的安排

澎湃新闻
2025-11-17 15:30:27
为啥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解释?

为啥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解释?

国是直通车
2025-11-17 15:57:28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越来越疯了!高市早苗再有新动作,日本准备拥核,中俄要早做准备

头条爆料007
2025-11-16 21:21:37
卫冕冠军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女排,无缘全运会四强

卫冕冠军天津女排1-3不敌福建女排,无缘全运会四强

懂球帝
2025-11-17 19:18:16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血迹太空可见,苏丹这场大屠杀何以发生?

新京报
2025-11-17 13:13:52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网传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来了

台州交通广播
2025-11-17 01:13:46
孚日股份的4万股民迎来泼天富贵

孚日股份的4万股民迎来泼天富贵

看财经show
2025-11-17 10:58:06
成都人注意!预计明早最低气温将破下半年来新低,准备好厚衣服!四川多地下雪

成都人注意!预计明早最低气温将破下半年来新低,准备好厚衣服!四川多地下雪

鲁中晨报
2025-11-17 18:09:05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高市早苗天塌了,中方重提“敌国条款”,或清算中日百年恩怨

通文知史
2025-11-16 17:45:03
大瓜!女子出轨被抓:4年花光男友30万,开房用亲密付,现场火爆

大瓜!女子出轨被抓:4年花光男友30万,开房用亲密付,现场火爆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0:12:19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后成功退货,校方回应来了!商家:都脏得没法再次销售;有商家防“蹭穿”绝招亮了

学生网购40件演出服,7天后成功退货,校方回应来了!商家:都脏得没法再次销售;有商家防“蹭穿”绝招亮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7 16:51:08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

71岁成龙去世?最新消息

浙江之声
2025-11-17 13:16:48
江苏一72岁大爷再婚,摆了35桌,只来了5个客人!谁料,大爷对着空桌大骂,儿子无奈:两年结婚三次

江苏一72岁大爷再婚,摆了35桌,只来了5个客人!谁料,大爷对着空桌大骂,儿子无奈:两年结婚三次

上海约饭局
2025-11-16 11:42:16
日本自民党政要透露:高市早苗正在反省其涉台言论 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日本自民党政要透露:高市早苗正在反省其涉台言论 今后应该不会有类似发言

财联社
2025-11-17 14:38:05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网传电商开始补税,有公司被要求补税9500万

西虹市闲话
2025-11-17 15:49:41
京东三季报出炉:基本盘稳健,新业务拓展边界

京东三季报出炉:基本盘稳健,新业务拓展边界

陆玖商业评论
2025-11-15 13:08:37
北京最大山姆11月21日开业!排队线已架好,代购火速拉群

北京最大山姆11月21日开业!排队线已架好,代购火速拉群

北京商报
2025-11-17 12:45:44
震撼!杨兰兰澳洲案庭审惊天逆转,律师发言掀起轩然大波

震撼!杨兰兰澳洲案庭审惊天逆转,律师发言掀起轩然大波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53:13
2025-11-17 19:32:49
中国教科院
中国教科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官方订阅号
1868文章数 11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别不信!看看房间,就知道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头条要闻

媒体:日本着急派高官来华背后 中方回应有两罕见用词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有了通义和夸克,阿里为何再推千问App?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房产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行走的50万!”老师讲抗战被家长举报:我女儿可是中日混血!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