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广西忻城县欧洞乡龙都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由忻城县农业农村局与忻城县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此拉开帷幕,共同奏响“庆丰收、弘文化、兴乡村”的丰收赞歌。
![]()
丰收节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近年来,忻城县总工会围绕特色种养产业和壮锦文化产业,常态化开展思想文化引领活动、培育选树劳模工匠等工作,以劳模工匠的引领示范,技术创新、培训指导带动农户增收,在激活乡村振兴活力中彰显工会作为。
劳模引领,拓宽“兴农路”
“我们不仅要会种地,更要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把我们最绿色、最优质的农产品卖到更远的地方,卖上好价钱!”自治区劳动模范欧高龙说。
走进欧高龙的百香果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得益于马泗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产出的百香果饱满多汁、香气浓郁,成为丰收节上的一个亮眼产品。如何发挥“产业联农、就业带农”作用,带动乡里的群众获得稳定收入?
欧高龙带领的果蔬基地采用“工会+合作社+基地”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实行以销定产以订单合同约束和规范产供销三方行为,瞄准珠江三角洲、广西北部湾城市的连锁超市、高档水果市场,形成了集供苗、种植、技术、销售一体的产业链,以传帮带教、技术分享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就业,有效推动了马泗乡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工匠引领,织就“传承图”
近日,在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广西篇暨“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忻城县职业技术学校专场活动中,来宾工匠、壮锦代表性传承人梁恒源、兰培文和师生分享壮锦的历史渊源、纹样寓意与编织技法等,激发了师生对壮锦的喜爱。
在推动非遗+产业方面,忻城县总工会培养选树了梁恒源、兰培文两位来宾工匠。延续“工会搭台、工匠传承”的成熟模式,持续搭建劳模工匠与职校学生的交流对话平台,向学生传授壮锦织造技艺,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可触可感的文化传承载体。
梁恒源说:“壮锦的传承只靠我一个人拼命地织,是没有用的,一定要让更多人学会方法,才是真正地传承。”为此,他开展免费的技术培训,将织锦技艺传授给周边的群众和前来研学的学生。在当地,已经有1400余名“织娘”加入壮锦产业,通过“一针一线”过上了新生活,也织就了壮锦传承的新版图。
下一步,忻城县总工会将继续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携手各方力量,持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劳模工匠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助力农户走出“新路子”,织出乡村振兴的“新画卷”。(杨洋、蓝立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