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小镇女孩出走20年后,会遇到什么?文学大师托宾给出答案

0
分享至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故事之一,就是从小城镇或村庄到大城市的移民。无论是从爱尔兰小镇去纽约,还是从中国乡村去上海,人们面临的内心挣扎是相通的。

见到科尔姆·托宾本人,很难将眼前这位精力旺盛、妙语连珠的“爱尔兰说书人”和他笔下那些沉默、克制、情感深埋于心的角色联系起来。

他已经年近七旬,眼珠是深邃的绿色,穿着一件亮蓝色的长袖T恤,一副可以从中间打开、挂在脖子上的眼镜是他独特的标志。

他语速极快,思维敏捷,完全不需要提前看采访提纲,抛出的回答时常引得全场大笑。听他讲话,像是在听一场精彩的脱口秀。


事实上,科尔姆·托宾是当今英语世界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

他是布克奖的常客,三次入围最终短名单;凭借《布鲁克林》和《大师》等作品,他将科斯塔图书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等一系列重磅奖项收入囊中;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布鲁克林》,一举入围了三项重磅奥斯卡提名。

他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其文字精准、冷静,却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他的故事常常围绕着一群相似的人——离开封闭的小镇,来到纽约这样大都会的年轻人,在时代与命运的夹缝中寻找自我身份。

这不仅仅是关于“离乡”的故事,更是每一个离开“小镇”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的内心困顿。


从布鲁克林到长岛

一部女性迁徙史诗

在电影《布鲁克林》的结尾,女主角爱丽丝·莱西告别故乡恩尼斯科西,也告别了一段短暂却刻骨的恋情,选择回到美国,回到她与丈夫托尼的生活中。

这个结局让无数读者意犹未尽。十五年后,托宾令人意外地推出了续作《长岛》,再次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爱丽丝身上。


“我本身是很厌恶续集的,而且我很惭愧,我写了一部续集,”托宾坦诚地笑着说,“这完全在我自己的计划之外,也没有其他任何人叫我来写。”

那么,是什么让他打破了自己的原则?答案颇具戏剧性。“15年之后我走在街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想法就击中了我,于是我就开始写了,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写。”

这个“击中”他的想法,将爱丽丝的故事从1950年代的布鲁克林,推进到了1970年代的长岛。


当年二十多岁的爱尔兰少女,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个典型的美国中年中产家庭主妇。

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她带着孩子,时隔二十多年再次回到了故乡恩尼斯科西——那个在《布鲁克林》中她拼命想要逃离,却又魂牵梦绕的地方。

从布鲁克林到长岛,这个地理位置的变迁,本身就充满了象征意义。

“首先是纽约的上西区,然后搬到布鲁克林,再然后搬到了长岛。” 这不仅仅是爱尔兰移民的故事,也是意大利人以及许多其他族裔的故事。

人们离开拥挤的市中心,去郊区寻找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学校和一片可以装点花园的土地。这几乎是“美国梦”的一个缩影。


然而,对于爱丽丝而言,这个过程并非总是充满阳光。在长岛,她的生活围绕着丈夫、孩子和庞大的意大利姻亲家族展开。她看似融入了这里,却依然感觉自己是个外来者。

当一个携带着丈夫秘密的陌生人敲开她的家门时,她在长岛建立起的生活瞬间崩塌。这次回到爱尔兰,不再是《布鲁克林》中那个因为姐姐去世而短暂的返乡,而是一次主动的、带有某种决绝意味的“出走”。

托宾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时代变迁下个体的心理变化。

二十多年的岁月,足以让一个地方天翻地覆,也足以重塑一个人。再次回到故乡的爱丽丝,已经不再是那个懵懂、羞涩、凡事需要别人指引的年轻女孩。


她变得更加独立,更有主见,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里有她古板的母亲,有她曾经的恋人,还有那些窥探、议论的目光。故乡,既是疗伤的港湾,也成为了另一个围城。

这种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回归乡村的经历,在当下的中国也普遍存在。

托宾认为,今天世界上最大的故事之一,就是“从小城镇或村庄到大城市的移民”。无论是从爱尔兰小镇去纽约,还是从中国乡村去上海,人们面临的内心挣扎是相通的。

“你错过了什么?你注意到了哪些事情?这些都是值得探寻的,我认为这是21世纪伟大故事的一部分。”


离开故乡

才能更好地看清故乡

“乡愁”是托宾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但他的处理方式并不滥情。

他更像一个冷静的解剖师,将这种复杂的情感细细剖开,展示其矛盾、模糊甚至荒诞的一面。

要理解他笔下的乡愁,最好的例子或许来自他自身的经历。

他在爱尔兰小镇恩尼斯科西长大,二十岁开始外出漂泊,读书、工作,早早就体验了四海为家的生活。


但是有段时间,他突然开始疯狂地思念爱尔兰。

“我会希望我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能够吃上爱尔兰的食物,吃到爱尔兰的面包,喝到爱尔兰的茶,但其实我本身根本就并不喜欢爱尔兰的食物。” 他甚至开始想念那些自己根本不认识的爱尔兰人,盼望能在新闻里听到那些“其实并不有趣的爱尔兰新闻”。

这种体验的奇妙之处在于,当他真的回到爱尔兰后,那份浓烈的思念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他发现爱尔兰的圣诞节又湿又冷,远不如德克萨斯的温暖,于是他又“不知怎的又开始怀念德克萨斯”。


在托宾看来,“家”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种流动的、相对的精神状态。

“当你离开一个地方,回到那个地方,又离开你回去的那个地方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通常你都会发现自己被困囿于这种关于乡愁,关于家乡、关于怀念、关于爱等等复杂的无法说的清楚的这种感觉里面……我们确实总是需要有一个地方可以去想念的。”

作家刘亮程曾说:“我们都有一个土地上的家乡和心灵精神中的故乡。”对托宾而言,那个“心灵精神中的故乡”似乎只有在“远方”才能被清晰地感知。

一旦你真的回去了,你会发现故乡已经不是你记忆中的样子,而你也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你。


在《布鲁克林》和《长岛》中,爱丽丝两次从美国回到故乡,最终又两次选择离开。

对第一次离开的她来说,布鲁克林是异乡,恩尼斯科西是家;而当她在长岛生活了二十多年后再次回去,长岛在某种程度上也已经成为了她的“家”,恩尼斯科西反而带上了一丝“异乡”的色彩。

她在两个“家”之间徘徊、撕扯,寻找着自己的位置。这种动态的、非单一的故乡观,或许更能反映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女性、静默与言语的房间

在托宾的“小说工具箱”里,有三样最趁手的工具:个人经验、想象力,以及从文学传统中汲取的养分。

而他最擅长运用的,或许就是将这三者结合,去描摹女性丰富而隐秘的内心世界。从《大师》中的姐妹,到《诺拉·韦伯斯特》中的寡母,再到爱丽丝,他的主角常常是女性。


为什么偏爱写女性?这要追溯到他童年的家庭环境。

他回忆说,小时候在爱尔兰小镇的家里,楼上是属于母亲和姨妈、姑妈们的“女性天地”。她们聚在一起,家里就仿佛变成了“一个歌剧院或者是一场交响乐”。她们热烈地讨论着衣服、八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而楼下,则是父亲和叔叔们的“男性天地”,男人们坐在一起,半天不说一句话,只是吐着烟圈,偶尔谈论一下球赛里一个无关紧要的进球,显得“实在是太无聊了”。

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女性的声音中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小说家,他发现女性角色为他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

“作为一个小说家,你需要把你的人物放置在一些孤独的时刻,让他们在静默中存在,”他说,“你需要深入他们的内心,把这种寂寞给填充起来。”


在他看来,在那个年代,一个从爱尔兰去到纽约的年轻男性,可以去酒吧,可以去看球赛,街道是属于他的。但对于一个年轻女性来说,她的空间是受限的,她的主场更多是卧室、盥洗室等内部空间。

这种物理空间的限制,反而催生了更丰富的内心活动和自我意识,而这正是小说最擅长捕捉的东西。

爱丽丝虽然不像男性那样拥有广阔的外部自由,但她拥有“极度的智慧”,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感知世界,这让托宾能够更深入地写到她们的内心深处。


在《长岛》的结尾,爱丽丝再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

托宾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选择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之后发生了什么呢?”这是许多读者读完后会忍不住问的问题。这正是托宾想要达到的效果。

文学负责提出问题,但不负责解决问题。通过创造爱丽丝这样的意象,托宾探讨了移民、偏见、孤独与爱等宏大命题。

他认为,小说本身有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分裂的时代,它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去对抗一些偏见,让我们去帮助一些外来者。


采访结束时,托宾起身与我们一一击掌告别,虽然年过70,却充满活力。这位总是在书中书写“沉默”与“失去”的作家,本人却充满了“在场”的能量。

或许对他而言,写作本身就是一场场永不停止的“出走”。离开滔滔不绝的此地,去抵达一个感情上更加真实的彼岸。


最后,诚挚感谢此次支持托宾中国行的酒店朋友们

文化不是标签,是内心的热爱。

文、编辑:海带

摄影:思宇

©外滩TheBund

/ /

/ /

/ / /

/ / /

/ / / /

/ / /

特别企划

外滩 X AIGLE/ /


/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向40岁的莫德里奇致敬!米兰1-0罗马,前皇马核心又给出巨星表现

向40岁的莫德里奇致敬!米兰1-0罗马,前皇马核心又给出巨星表现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03 17:25:59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建军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1:13:13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李兰娟院士:天气渐冷,吃完他汀药后,请务必注意这6个隐患

白宸侃片
2025-11-02 06:02:22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你遇到过最尴尬的事是啥?网友:护士这活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00:15:03
Lisa被曝靠在三公子肩膀上撒娇,网友:两人会结婚吗?

Lisa被曝靠在三公子肩膀上撒娇,网友:两人会结婚吗?

韩小娱
2025-11-01 07:56:19
浙江一小三被原配活活砍死,原配判刑后给丈夫留了8个字

浙江一小三被原配活活砍死,原配判刑后给丈夫留了8个字

纪实录
2024-06-29 20:59:07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刘强东,能不能给“奶茶妹”买好点的Bra,衣服总感觉穿不合身

娱乐故事
2025-10-30 14:00:25
媒体人讨论中超29轮:假球疑云重重,反腐不力,浙江队处境堪忧

媒体人讨论中超29轮:假球疑云重重,反腐不力,浙江队处境堪忧

逗比演员说体育
2025-11-03 12:39:29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10轮0胜!60岁前米兰主帅遭解雇:仅带队4个月 短短1年半3次下课

风过乡
2025-11-03 07:15:34
惨绝人寰!“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就是一群披着官军皮囊的私兵?

惨绝人寰!“苏丹快速支援部队”,就是一群披着官军皮囊的私兵?

历史杂谈驿站
2025-11-03 00:00:05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潘石屹再次预判我国楼市!未来3年,楼市或迎来“三大”走向

爱看剧的阿峰
2025-11-02 16:02:00
太突然:中国门店将全部关闭!陆续打折清仓

太突然:中国门店将全部关闭!陆续打折清仓

浙江之声
2025-11-03 22:15:28
最低气温跌至11度!新台风生成!最强15级!广州未来天气……

最低气温跌至11度!新台风生成!最强15级!广州未来天气……

羊城攻略
2025-11-03 22:10:32
印度使用国产火箭发射迄今最重卫星:重达4410公斤,火箭升空浓烟滚滚

印度使用国产火箭发射迄今最重卫星:重达4410公斤,火箭升空浓烟滚滚

新京报
2025-11-03 15:44:00
预售价29.99万起 新款大众揽境将于8月上市

预售价29.99万起 新款大众揽境将于8月上市

车质网
2025-07-22 09:17:12
终于知道街上的丑衣服都卖给谁了!老公:给你买了,你又不穿

终于知道街上的丑衣服都卖给谁了!老公:给你买了,你又不穿

朗威谈星座
2025-10-29 10:55:54
12生肖一周运势(11.3~11.9)

12生肖一周运势(11.3~11.9)

白龙王
2025-11-03 20:13:24
你和同事干过最暧昧的事是啥?网友:大家公司都这么精彩的吗

你和同事干过最暧昧的事是啥?网友:大家公司都这么精彩的吗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06 00:10:03
反向做局!从公布全红婵不参加单人项目那一刻起,陈芋汐彻底输了

反向做局!从公布全红婵不参加单人项目那一刻起,陈芋汐彻底输了

安海客
2025-11-02 08:58:14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2025-11-04 00:24:49
外滩TheBund incentive-icons
外滩TheBund
见证潮流艺术,打卡城市地标。
9470文章数 6262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数码
公开课

TES惨败T1后再次发文:糟糕的对局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数码要闻

苹果邀请英国iPad用户共创“圣诞树”,获奖作品将在伦敦总部点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